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zǐ wǎn
aster[朗道汉英字典]
Aster tataricus Linn.[朗道汉英字典]
radix asteris[朗道汉英字典]
asteris radi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atarian aster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Asteri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tarian aster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adix Aster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tarian aster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 的干燥根及根茎[1]。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根及根茎[2]。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
紫菀主产河北、安徽等地[2]。
除去杂质(《药典85》)。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药典85》)。
1.蜜制
(1)取紫菀片,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紫菀中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凉。每紫菀100kg,用炼蜜25kg(《药典85》)。
(2)将蜜倒入锅内加热熔化,滤去杂质待用。将锅加热,取紫菀置锅内,随即将蜜淋入,搅拌均匀,炒至不粘手,取出置容器内待凉即得。每紫苑500g,用蜜120g(《天津》)。
2.炒制 取紫菀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老黄色或微焦(《针灸集成》)。
3.蒸制 取紫菀净片,置蒸笼内,蒸约1小时(以上气后算起)取出,干燥(《针灸集成》)。
4.麸制 先将锅烧热,倾入麦麸,待烟起,加入紫菀片,炒至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紫花100kg,用麦麸25kg(《针灸集成》)。
煎服,4.5~9g[2]。
紫菀
Ziwan
RADIX ET RHIZOMA ASTERIS
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质稍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长3~15cm,直径0.1~0.3cm,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
(1)本品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多萎缩或有时脱落,内含紫红色色素。下皮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侧壁及内壁稍厚,有的含紫红色色素。皮层宽广,有细胞间隙;分泌道4~6个,位于皮层内侧;内皮层明显。中柱小,木质部略呈多角形;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弧角间;中央通常有髓。
根茎表皮有腺毛,皮层散有石细胞及厚壁细胞。根和根茎薄壁细胞含菊糖,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菀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不得过15.0%(附录Ⅸ H)
不得过15.0%(附录Ⅸ K)。
不得过8.0%(附录Ⅸ K)。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45.0%。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9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0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紫菀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500。
精密称取紫菀酮对照品适量,加乙腈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40℃温浸1小时,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15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紫菀酮(C30H50O)不得少于0.15%。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或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或段。根外表皮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切面淡棕色,中心具棕黄色的木心。气微香,味甜,微苦。
同药材。
取紫菀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本品形如紫菀片(段),表面棕褐色或紫棕色。有蜜香气,味甜。
同药材,含紫菀酮(C30H50O)不得少于0.10%。
同药材。
辛、苦,温。归肺经。
5~10g。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40g五味子170g法半夏160g陈皮300g紫菀40g浮海石40g罂粟壳160g制法:以上十一味...
ngsǎn处方生地5两,通草1两半,人参1两半,紫菀2两,灯心1两半,当归3两,车前子3两,麦冬3两...
108g罂粟壳216g麦冬108g款冬花324g紫菀108g苦杏仁108g百合108g浙贝母54g制...
号:WS3-B-0334-90处方:桔梗100g紫菀100g地龙120g知母150g蒲公英150g黄...
g兔耳草40g秦艽花40g榜嘎50g角茴香35g紫菀花40g乌奴龙胆45g绿绒蒿50g水柏枝50g巴...
为咳嗽。五脏各以其时受之。为五脏之咳。久不寒气方紫菀贝母丸治积年咳嗽。喉中呀声。一发不得坐卧。紫菀贝...
。三曰痹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干姜桂心踯躅花芎紫菀芫花根皮(各二分)人参细辛甘草(炙)半夏鬼日三治...
花丸治三十年上气咳嗽。唾脓血。喘息不得卧。款冬花紫菀细辛防风芎人参当归本甘草蜀椒白术半夏天雄菖蒲钟乳...
)黄(锉炒)桂(去粗皮)人参(二两)五味子款冬花紫菀(去苗土)贝母(去心各二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五...
)秦艽桂心薯蓣杜仲人参细辛防己(各三十铢)甘菊花紫菀(各一十四铢)贯众(三枚)附子(七分)上药捣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