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zhū shā wán
朱砂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十五首。
上药为细末[1]。
先以桃、柳枝煎汤浴儿,后看儿大小,以绿豆大填儿脐中,后用纸片可脐中贴之,用青衣盖儿,看虫出来。
朱砂(细研,水飞过)1两,羚羊角屑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药为末,人朱砂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朱砂丸主治伤寒后虚损,心气不安,梦寐失精。
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朱砂2两(细研,水飞过),人参1两(去芦头),鬼箭羽2两,雄黄2两(细研,水飞过),赤小豆2两(炒熟)。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十六方之朱砂丸主治时气转相染着,延及外人,人不敢视者。
每服5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朱砂1两(细研),太阴玄精半两,牛黄半两,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白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天南星半两(末,生用),金箔50片,龙脑1分,麝香半两,不灰木1两(以牛粪火烧1炊时)。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方之朱砂丸主治热病,毒热在脏,心神狂乱,壮热烦躁,不得睡卧。
每服1丸,以新汲水嚼下,不拘时候。
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铁粉1两(细研),远志半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茯神1两,牛黄1分(细研),龙脑半分(细研),虎睛1对(酒浸1宿,微炙),琥珀半两(细研),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
上药为末,入研了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之朱砂丸主治脉极。惊悸不安、神心烦满、恐畏。
每服30丸,煎金银汤送下,不拘时候。
忌羊血。
朱砂半两(细研),青羊胆1枚。
上以朱砂末入胆中,悬屋角,阴干,百日取出,为丸,如小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方之朱砂丸功在能令彻视见远。主治眼昏暗。
每服10丸,食后,以粥饮送下。
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川升麻1两,雄黄1两(细研),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鬼臼2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射干1两,麝香半两(细研)。
上药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朱砂丸主治尸咽喉,痒痛不利。
每服5-7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朱砂2分(细研),木香1分,槟榔1分,丁香1分,乳香1分(细研),阿魏半分,皂荚1钱(炙),麝香1钱(细研),肉豆蔻1分(去壳),巴豆20粒(去皮心,以醋煮半日,取出研令细)。
上药为细末,以糯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方之朱砂丸功在消宿食。主治一切气。
朱砂1分,砒霜1分,马牙消1分,猢狲头骨1分(末),麝香1钱。
上药为细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九方之朱砂丸主治瘅疟,发作不定,但热不寒。
每服2丸,于发时前以冷生姜茶送下。
忌食热物。
砒霜半两,朱砂1分,雄黄1分,阿魏1分,麝香3分(以上并细研),虎头骨1分(涂酥,炙黄),蛇骨1分(酒浸,炙微黄),恒山1分(锉),猢狲头骨1分(炙黄),天灵盖1枚(烧令白色,上用朱砂点作7星,取5月1日夜作)。
上药为末,用醋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方之朱砂丸主治劳疟,发歇寒热,体瘦,四肢疼痛,或时须渴。
患者以1丸,男左女右,把之愈,带之亦愈,以醋汤发前服1丸亦愈,插在耳内鼻里亦愈。
服药即忌食热物。
朱砂半两(细研),白矾半两(烧为灰),藜芦半两(去芦头,炙),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雄黄半两(细研),蜈蚣1枚(微炙,去足),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入)。
上药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方之朱砂丸主治诸疰,鬼击客忤,心痛上气,魇梦蛊毒。
每服2丸,以暖酒送下,不拘时候。
朱砂1分(研),蛤粉半两(研),巴豆1分(去皮心,炒令黄),硫黄1分(研),乌头末半两(炒令黄),麝香半钱(研),砒霜半分(研)。
上药为细末,用煮枣肉为丸,如黍米大。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朱砂丸主治一切痢,久不愈。
每服3丸,以冷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忌食热物。
朱砂1分(细研),腻粉1分,粉霜1分(细研)。
上药为末。用鸡子白为丸,如梧桐子大。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六方之朱砂丸功在内消。主治瘰疬结核肿痛。
每服3丸,于五更初煎葱汤送下。良久当利,如未利再服之。
朱砂2两(细研,水飞过),硇砂2两(细研),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木香1两,当归1两(锉,微炒),巴豆1分(去皮心,用纸裹,压去油)。
上药为末,都研令匀,先以酽醋1升,和狗胆1枚汁,煎如稀饧,为丸如绿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方之朱砂丸主治妇人血海风冷,月水每来,攻刺脐腹疼痛,面色萎黄,四肢无力。
每服2丸,食前以醋汤送下。
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乳香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铅霜1分(细研),赤箭1两,独活1两,桑螵蛸半两(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琥珀半两,桂心半两,麝香1分(细研)。
上药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朱砂丸主治产后中风,恍惚,语涩,口角涎出。
每服15丸,以竹沥酒送下.不拘时候。
朱砂1分(细研),丁香1分,麝香1分(细研),人参1分(去芦头),犀角屑半两,黄耆半两(锉),石膏半两(细研,水飞过),五灵脂半两,牛黄1分(细研),甘草1分(炙微赤,锉)。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三岁以下,胃口闭,不吃乳。
每服3丸,以熟水送下,日4-5次。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蛜(虫祁)半两(去足,微炒),白僵蚕半两(微炒),天南星半两(炮裂)。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中风,口眼牵急。
每岁1丸,以薄荷汤送下。
朱砂15克(细研,水飞过)牛黄7.5克(细研)麝香15克(细研)天麻15克 天南星15克(炮裂)干蝎15克(微炒)白附子15克(炮裂)干姜15克(炮裂,锉)巴豆15克(去心、皮,研,压去油)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慢惊风,四肢拘急,心胸痰滞,身体壮热。
每服1丸,以奶汁或荆芥汤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牛黄1分(细研),龙脑1分(细研),干蝎半两(微炒),腻粉1分,水银半两(以铅1分,结为砂子),硇砂1分(细研)。
先研水银砂子令细,即与诸药同研,入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慢惊风,抽搦,发歇不定,喉中涎聚,时作声,渐觉虚羸,不下乳食,眼涩多睡。
每服100日以上小儿1丸,1岁儿2丸,2-3岁儿3丸,以薄荷汤送下。取下粘涎恶物为效。
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熊胆1分(细研),芦荟1分(细研),蜗牛1分(炒令微黄),使君子1分,五灵脂1分,胡黄连1分。
上药为末,以烧饭为丸,如绿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方之朱砂丸功在益颜色,长肌肉,消积滞,杀疳虫。主治小儿气疳。
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
朱砂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夜明砂半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鳖甲半两(涂酥,炙焦黄,去裙襕),干虾蟆半两(涂酥,炙令焦黄),槟榔1分。
上药为末,以糯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奶疳,肚胀,四肢瘦弱,不欲乳食。
每服7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龙脑1钱(细研),雄黄1钱半(细研),寒水石1钱(细研),腻粉1钱,槟榔1钱(末)。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乳癖,壮热体瘦。
2-3岁儿每服3丸,以生姜汤送下,日2次。
朱砂1分,硫黄1分,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蟾头灰3钱。
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疳痢,四肢干瘦,腹胁胀满,食不能消。
每服3丸,以甘豆汤送下。
朱砂半两,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麝香1钱,雄黄1钱,硫黄1钱。
上药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久赤白痢,肌体羸瘦,四肢烦热。
每服2丸,以新汲水送下,日3次。
辰锦砂10两。
用白砂糖十斤,炼令去尽白沫,用长项瓷甕子1枚,贮上件蜜,其朱砂用夹生娟袋子盛,以线系悬于密甕子内,去底2寸以来,用三五重油单子封系甕子口,后于静室内,泥灶一所,灶上安一深大釜,又用新砖一口,安在釜内,以衬甕子底,更用新砖一口,压甕子口,须用东流河水,以文火昼夜不停煮七复时,旁边别泥一口小锅子,别煎水,亦不住火,常令水热,候药釜内水耗,则旋旋添此热水,长令甕子水及7分以来,前之煮七复时讫,候灶自冷,将此朱砂净洗令干,研三复时,用糯米饭为丸,如黄米大。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方之朱砂丸功在利五脏,安魂定魄,养心益气,悦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长肌肉,补丹田,聪明耳目。
每日空心以温酒送下5丸,或3丸,不论老小,并宜服之。
朱砂丹(《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八)。
朱砂2字,雄黄2字,麝香1字,槟榔1分,大南星末1字,白附子1字,蝎梢7个,巴豆霜5个(水浸,研出油、瓦上泣尽)。
上药为末,煮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幼幼新书》卷八引《庄氏家传》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五惊积。
1岁2丸,常服、荆芥汤送下;浑身热亦可服3-5丸。
朱砂(细研,急水飞过,熟灰池渗干尤佳),白僵蚕(择去丝,取直者,洗过,焙干)半两,新罗白附子半两(以湿纸煨裹,候令纸干,取出油,切成片子,焙干),天南星(炮裂,去皮脐,切成片子)半两,麝香半钱(研入,和匀),干蝎1两(铫子内慢火炒,令极热,不可太过)。
上药各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幼幼新书》卷十引《张氏家传》方之朱砂丸功在镇心,压惊,坠涎。
每服10丸,用煎金银薄荷汤吞下,如遇惊取下后,且以此药服1-2服,无不效;或有虚汗,用麻黄根煎下。
朱砂3钱(研),青黛1两(研),黄连半两,郁金半两(为末),夜明砂(炒焦黑)半两,麝香1钱,熊胆(用冷水1鸡子多,浸1宿)1钱。
上药为细末,次入浸熊胆水为丸,如绿豆大。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仙人水鉴》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惊疳。
每服3-5丸,空心、临卧金银薄荷汤送下。
忌生冷、油腻。
天灵盖(炙)1个,柴胡(烧)1钱,白术1钱,麝香1钱,槟榔1个。
上药为末,蒸枣肉为丸,如麻子大。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洪州张道人方之朱砂丸主治脊疳,十指甲痒痛,头发焦干,腹肚虚鸣,脊骨如锯,时时下利,状如青淀或脓或血。
本方名“朱砂丸”,但方中无朱砂,疑脱。
朱砂1分,硇砂1分,麝香1分,雄黄半两,黄丹半两,腻粉3筒子,巴豆30个(去皮,出油后烂研,又用醋半盏熬成膏为度)。
《鸡峰普济方》卷九方之朱砂丸主治(厌手)食气,遍身黄肿,多年不愈;及一切积块。
每服5-7丸,用水半盏,煮1沸,取出,临卧温酒送下。至晚但微泻2-3行是效。
砒霜1两6钱(研,入垍盒子,以赤石脂固缝,盐泥固济,烧令赤,候冷取出),杏仁70个,巴豆70个,木鳖子(炒焦)10个,黄蜡1两3钱,黄丹2两半,朱砂半两,乳香6钱半。
上药为末,熔蜡为丸,如黄米大,作120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方之朱砂丸主治大人、小儿一切泻痢,无问冷热,赤白连绵不愈,愈而复发,腹中疼痛者。
每服1丸,小儿半丸,水泻新汲水,赤痢甘草汤,白痢干姜汤,赤白痢甘草、干姜汤,并放冷临卧服。
忌热物1-2时。
杏仁20粒(汤浸去皮尖),巴豆20粒(去心核,油令尽)。
上药为细末,蒸枣肉为丸,如芥子大,朱砂为衣。
《杨氏家藏方》卷七方之朱砂丸主治大人、小儿暴下水泻及积痢。
每服1丸,食前倒流水送下。
硫黄1两,白矾半两,雄黄半两以上3味入瓷合子内,水调蚌粉固4缝,外用盐泥固济,候干,炭火烧通赤,取出放地上去火毒,后入下项药:麝香1钱(别研),穿山甲1两(新瓦上炙令黄赤色),甘草半两(炙),肥皂1枚(去子,焙),蜗牛7枚(炙,去壳,焙干)。
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每服1丸,食前酒送下。
丁香1钱,白术1钱,天南星1钱(生姜汁制1宿,炒焙),白茯苓1钱(去皮),人参(去芦头)1钱。
上药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干哕,恶心,呕吐不定。
每服20丸,乳食前煎生姜汤送下。
好信不以多少。
上药为末,烧干饭为丸,如米大,朱砂为衣。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烟霞圣效方》之朱砂丸主治一切痢。
每服大人2-3丸。
朱砂1钱,麝香1钱,干蝎4个(全者),豆豉49粒,巴豆7个。
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方之朱砂丸主治惊。
每服1丸,金银薄荷汤送下;伤冷、葱汤送下;吐逆,丁香汤送下。
轻粉2钱,雄黄(另研)2钱,桑白皮3钱,半夏3钱(姜制),郁金3钱,甜葶苈(隔纸炒)3钱。
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普济方》卷一六三引《杨氏家藏方》之朱砂丸主治老人小儿、喘嗽(??)痰等证,昼夜不得眠。
每服6-7丸,食后睡时生姜汤送下;病大者30丸。
黄丹1两,白面4两,巴豆50粒(去壳,去油,研细)。
上药三味,合和一处,用砂锅炒黄色,倾出,煮数沸,去水,冷定入木香3钱,朱砂2钱,前后五味,共捣为丸,如黍米大。
《普济方》卷一七二方之朱砂丸主治大人小儿,百物所伤。
每服大人30丸,小儿15丸,2岁3丸,生姜汤送下。
朱砂、巴豆霜各等分。
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普济方》卷二○六方之朱砂丸主治食积吐逆。
每粒以针刺一窍子,以针穿定,灯上度过,卧以热熟水吞之。
枯白矾、黄丹各等分。
上药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大豆大,朱砂为衣。
《普济方》卷二○八方之朱砂丸主治大人、小儿或上格吐逆,下注泄泻。
每服3-4丸,以针扎药丸,灯上烧熟,研烂,凉米泔水调下;泻者食前,吐者不拘时候。
南星、白矾(生用)、巴豆(去油)、杏仁(炒,别研)、赭石、朱砂、半夏各等分。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粟壳大,朱砂为衣。
《普济方》卷三六七方之朱砂丸主治中风痰涎壅盛。
每服20丸,葱白薄荷汤送下。
寒水石2两,甘草1两,马牙消4两,朱砂1分。
上药为极细末,次入脑、麝香各3分,炼蜜为丸,如龙眼大,用瓷罐盛之。
《普济方》卷三八四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惊热。
每服1丸或半丸,薄荷汤候冷调下。
朱砂半钱,人言半钱,黄丹3钱。
上药为细末,水为丸,如粟米大。
《普济方》卷三九六引《杨氏家藏方》之朱砂丸主治一切小儿泄泻,痢疾。
每服5-7丸,干姜、甘草汤送下。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外台秘要》卷五引《救急方》之朱砂丸主治疟、瘴疠,经百日或一年以上诸药不能愈者。
候疟发日,平明服7丸,饮送下;欲觉发时,更服7丸,当日不断,更作1服。
丹砂丸(《普济方》卷一九九)。
丹砂丸
朱砂1两,蜀常山3两。
上药为细末;别取朱砂,瓷器中细研,可一日研如面,白蜜和童便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外台秘要》卷五引《古今录验》方之朱砂丸主治疟疾。
每服3丸,用清酒送下,行50余步,随意坐卧;无酒,汤送下亦得,唯须暖将息。病人气力强,仍不废行动者,则须于当发日服之。如似日西发者,临发之日勿食,平旦服3丸,巳时服3丸,午后更服3丸则愈;若不愈,必定轻微,更服则愈。余时发者准此,日西1时,任意消息。其病人气力微弱者,不得临发日服,应予先1日服之。如似明日发者,今日平旦空腹服3丸,至斋时食1碗粥,至日西更服3丸,至日暮后食1碗淡粥,并不得饱食;至1更尽,更服3丸,至平明食粥1碗,至斋前更进3丸,不得食,至午时更进3丸,必愈。愈后3日以来,唯得食甜粥饮浆。病人15以上者,1服3丸;15以下,7岁以上者,1服2丸;7岁以下者,1服1丸;如小者,分此1丸作2小丸服之。
忌生冷,酢,滑腻,面及饱食,生血物.生葱,生菜。
丹砂丸(《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丹砂丸
光明朱砂1大两,桃仁10枚(去皮尖双仁,熬),麝香3分(研)。
研朱砂、麝香令细末,别捣桃仁如脂,合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其和不合,以蜜少许合成讫。
《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广济方》之朱砂丸功在辟诸鬼气恶疰。主治瘦病伏连;伤寒心中硬痛,不可忍,或腹胀满,欲成结胸。
每服1-7丸,清饮送下,日2次。
忌生血物。
丹砂丸(《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
朱砂(水飞.一两) 犀角屑(一两) 羚羊角屑(一两) 人参(去芦.一两) 茯神(去木.一两) 远志(去心.一两) 龙齿(研.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半) 铁粉(另研.一两半) 防风(去芦.七钱) 黄芩(七钱) 汉防己(去皮.七钱) 秦艽(去土.七钱) 天麻(七钱) 升麻(七钱) 铅霜(另研.半钱)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和捣三四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朱砂丸主治心脏中风,手足惊掣,心神狂乱,恍惚烦闷,言语蹇涩,并宜服之。
每服二十丸,粳米汤送下。不拘时服。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朱砂5钱(水飞,用猪心1个割开,入砂末,湿纸包,慢火炙热,取朱净,入后药;猪心病人空心食),南星2两(沸汤浸3次,锉,姜制),巴豆仁5钱(石灰1碗,炒红入仁在内,灰冷取仁,将灰又炒,又以仁在内再炒,揀出用草纸捶去油,灰不用),全蝎2钱(去头足尾,炙),龙胆草2两。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方出《寿世保元》卷五,名见《一盘珠》卷三方之朱砂丸主治五痫。
每服15丸,生姜汤送下。
朱砂1钱,乳香1钱,半夏21个(洗净7次,姜汁浸1宿,切,焙)。
上药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黄米大。
《卫生总微》卷十方之朱砂丸主治惊吐不止。
每服5-7丸,乳香汤送下,不拘时候。
铁粉1两,天竺黄1两,金银箔20片,人参2钱,脑子半钱,生麝香1钱,轻粉2钱,真犀角2钱,海金沙1两,朱砂5钱。
上药为末,水为丸,朱砂为衣,共丸作600丸。
《世医得效方》卷八方之朱砂丸功在镇心神,化痰涎,退潮热,利咽膈、止烦渴。主治心恙热证。
每服1-5丸,痰盛潮热,薄荷、砂糖、生葛自然汁井水送下;狂言谵语,涎壅膈上,地龙3两薄荷及砂糖水研下;心神不宁,金银箔薄荷汤化下。
腊月牛胆南星末2两,朱砂2钱(水飞),麝香1钱,甘草(炒)半两。
上药为细末,水为丸,如粟米大。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袁当时《大方》方之朱砂丸主治惊风搐搦,目睛上视,涎盛不省人事。
1岁小儿1丸,热汤磨化下。
朱砂5钱,归身5钱,白芍5钱,侧柏叶(炒)5钱,川芎2钱,陈皮2钱,甘草各2钱,黄连(炒)1钱半。
上药为末,猪心血为丸服。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卷二方之朱砂丸主治劳役心跳,大虚证。
口服。
《证治准绳·幼科》本方用法:猪心血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百丸,龙眼汤送下。
朱砂1钱,白茯苓1两。
水为丸。
《宁坤秘籍》卷上方之朱砂丸主治经来未止,兼牛膜色一般,昏迷倒地。
生姜汤送下。
黄牛胆1枚,天南星、朱砂3钱,麝香1钱。
将天南星研末,入牛胆内,悬透风处四十九日,取合时再用朱砂、麝香同南星末研细,以牛胆皮子煎汤为丸,如鸡头子大。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朱砂丸功在镇心压惊。主治伤寒及小儿惊热。
每服5丸,用新汲水嚼下;薄荷汤亦得。
朱砂定惊丸
朱砂1钱,天南星1钱,巴豆霜1钱。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粒大。
《宣明论方》卷十四方之朱砂丸功在取惊积。主治小儿急慢惊风,及风热生涎,咽喉不利。
看病虚实大小,每服2丸;或天钓戴上眼,每服4-5丸,薄荷水送下。
朱砂定惊丸(《摄生众妙方》卷十)。
半夏5钱(制),辰砂5钱,杏仁30粒(去皮)。
上药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扁鹊心书·神方》之朱砂丸功在消痰。主治小儿膈热。
每服10丸,或5-7丸,食后薄荷汤送下。
朱砂半两(研),乳香1两(研)。
上药为末,须用端午日取猪心血为丸,如梧桐子大。
《朱氏集验方》卷十方之朱砂丸功在催生,救危急。
每服1丸,乳香汤送下。
朱砂2钱,马牙消2钱,川灵脂1钱半,芦荟1钱半,麝半钱,脑1字。
上药为细末,甘草膏为丸,如绿豆大,金薄为衣。
《直指小儿》卷一方之朱砂丸主治惊风痰盛。
每服1丸,薄荷汤调下。
朱砂(为细末)。
以雄猪心生血为丸,如麻子大,晒干。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方之朱砂丸主治打扑惊忤,血入心窍,不能语言。
每服7丸,更蒲汤煎汤送下;枣汤亦可。
黑附子半两,桂心半两,白姜半两,巴豆1钱(醋浸,煮去皮,研)。
上药为末,入巴豆研停,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妇人良方》卷十八方之朱砂丸主治产后虚中有积,结成诸疾。
每服3-5丸,冷茶送下。取泻为度。
硼砂(研)1分,朱砂(研,飞)50两,麝香(研)半两,梅花脑(研)半两,脑子(研)1两,牙消(枯)1两,甘草(浸汁熬膏)5斤,寒水石(烧通红,研)4两。
上药为末,用甘草膏为丸,每两作100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朱砂丸功在镇心神,化痰涎,利咽膈,止烦渴。
每服1丸,含化;小儿夜多惊啼,薄荷水化下。
朱砂2钱,雄黄1钱5分,苦参3钱,荆芥穗3钱,天麻3钱,麻黄3钱,牛蒡子3钱,面粉3钱,槐角子3钱。
上药为细末,用糖心鸡蛋为丸,如梧桐子大。
《杏苑》卷八方之朱砂丸主治杨梅疮肿发甚不可言者。
每服30丸,用鸡汤或牛肉汤送下,1日1服。表出毒气,再不服。
忌房事劳碌。
朱砂1钱(好者,水飞过)。
枣肉为丸,如龙眼核大。
《便览》卷二方之朱砂丸主治疟疾。
临发之日五更酒送下。有痰吐痰,有积祛积。
朱砂1钱匕(称重1钱),当门子1枚(如皂子大,重1分5厘),石燕子(烧,醋淬5遍)1钱,木香3字,使君子(末)1钱,诃子(炮,去核,末)1钱。
上药为细末,用米饮为丸,如黍米大。
《御药院方》卷十一方之朱砂丸主治小儿疝气。
每服1-7丸,薄荷汤送下,日2次,早晚乳食前各1服。
》治小儿慢惊风,四肢拘急,心胸痰滞,身体壮热。朱砂丸方朱砂(细研,水飞过)麝香(细研)天南星白附子...
草、石膏,酒、水浸服。)芫花(久疟结癖在胁,同朱砂丸服。)醉鱼花(鲫鱼酿煨服,治久疟成癖,并捣花贴...
次治小儿中风。口眼偏斜。筋脉拘急。及胎中疾病。朱砂丸方。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牛黄(细研)麝香(细...
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朱砂丸治大人小儿一切泻痢无问冷热赤白连绵不瘥愈而复发...
。滴在鼻内。治小儿急惊风。痰涎口噤。手足抽掣。朱砂丸方。朱砂(一分细研)犀角屑(一分)铅霜(一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