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yīn shì
Yīnshì ST33[中国针灸学词典]
yīnshì[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3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3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穴位 | 阴市 | ||
汉语拼音 | Yinshi | ||
罗马拼音 | Yinshih | ||
美国英译名 | Fair in Shade | ||
各 国 代 号 | 中国 | ST33 | |
日本 | 33 | ||
法 国 | 莫兰特氏 | E33 | |
富耶氏 | |||
德国 | M33 | ||
英国 | S33 | ||
美国 | St33 |
阴市为经穴名(Yīnshì ST33)[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2]。属足阳明胃经[2][1]。阴为阳之对,指寒症,市是集聚之意,穴位居下,易为寒湿所聚,故名阴市[1]。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水肿,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疝气,腿膝痿痹,脚气,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消渴,糖尿病等。
阴鼎(《针灸甲乙经》)。
阴为阳之对,指寒症,市是集聚之意,穴位居下,易为寒湿所聚,故名阴市[1]。
《说文》:“阴,暗也。”与阳相对[3]。阴,指人体的前阴部[3]。市,为芾(fú)之误[3]。上古遮蔽阴部的短裳谓之芾[3]。阴市者,遮蔽阴部,今皆以阴市为“阴芾”,传抄讹误,由来已久矣[3]。本穴治腰膝如注水、寒疝、痿痹、风湿、阴湿等诸阴寒疾患,犹治诸阴病之市集也,亦命名“阴市”之义也[3]。揣本穴性能,属阳经,为阳为热,富于火力,故能消散阴翳,故别名又称“阴鼎”[3]。鼎,炉灶也[3]。
标准定位:阴市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5][6]。
阴市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正坐或仰卧取穴[1]。
阴市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3寸处[2]。一说阴市“当伏兔下行二寸,临膝取之”(《备急千金要方》)[2]。
阴市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阴市穴的位置
阴市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阴市穴的位置(肌肉)
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外上缘上3寸,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取穴。
阴市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1]。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屈膝或仰卧,当膝盖外上缘直上4横指(一夫法)处取穴;或于伏兔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中点处取穴[7]。
快速取穴:正坐屈膝,髌底外侧直上量4横指,按压有痛感处即是[8]。
阴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外侧肌。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富有脂肪组织。大腿的阔筋膜坚韧致密,上方附于腹股沟韧带及髂嵴。髂嵴前缘的纵行纤维特别发达,增厚呈带状,称髂胫束。其上1/3分为两层,夹有阔筋膜张肌,向下止于胫骨外侧髁。所以行针时,髂胫束有抵抗感。
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腱与股外侧肌之间→股中间肌[1]。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股外侧肌→股中间肌[6]。
同伏兔穴[6]。
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并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过[2]。
阴市主治寒疝、膝冷如冰[3]。古《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寒痛少腹有胀满,腰已下伏兔上寒如注水。”
阴市穴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水肿,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疝气,腿膝痿痹,脚气,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消渴,糖尿病等。
阴市穴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6]。
阴市主治股、膝、腹等疾患:如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腹胀、水肿、腰痛、消渴、心痛等[1]。
现代多用阴市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等[1]。
阴市主治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水肿,疝气等[2]。
阴市穴主治腿膝痿痹,屈伸不利,脚气;腹胀,腹痛[7]。
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其它:糖尿病,水肿。
直刺1~1.5寸[2][6][7],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至膝关节周围[7]。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扩散至膝关节周围。
可灸[1]。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针灸大成》:禁灸,《针灸甲乙经》:不可多灸。用热远热也。若遇阴极之证,必不得已而用之,可遵《针灸甲乙经》不可多灸之戒。
《针灸甲乙经》:阴市禁不可灸。
《针灸大成》: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中满,痿厥,少气。
《玉龙歌》: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本无此语。甲乙曰太阴内市千金。千金翼。外台。并作阴市内。盖字之讹。太阴内市。疑是入阴股内。暂记俟来哲...
泽小海间使大陵腋下肿∶阳辅丘墟临泣腰痛∶肩井环跳阴市三里委中承山阳辅昆仑腰痛难动;风市委中行间腰腿如...
腋下肿者阳辅宜。足临泣兮与丘墟。腰痛肩井环跳穴。阴市三里委中煨。承山阳辅昆仑穴。复兼腰俞与肾俞。两腿...
小海间使大陵腋下肿∶阳辅丘墟足临泣腰痛∶肩井环跳阴市三里委中承山阳辅昆仑腰俞肾俞两腿如冰∶阴市挫内腰...
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