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穴位 | 阳溪 | ||
汉语拼音 | Yangxi | ||
罗马拼音 | Yanghsi | ||
美国英译名 | Sunny Stream | ||
各 国 代 号 | 中国 | LI5 | |
日本 | 5 | ||
法 国 | 莫兰特氏 | GI5 | |
富耶氏 | |||
德国 | DI5 | ||
英国 | Li5 | ||
美国 | LI5 |
阳溪为经穴名(Yángxī LI5)[1][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1][2]。别名中魁[1][1]。阳溪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火[1][2]。阳为阴之对,指阳经;溪即沟溪,此穴属手阳明经,局部呈凹陷,像山间沟溪,故名阳溪[2]。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耳聋,耳鸣,舌本强,吐舌,齿痛,龋齿痛,咽喉肿痛,鼻衄,鼻鼽,泄泻,消化不良,癫狂,痫证,肩臂疼痛,半身不遂,偏瘫,腕痛连肘,腕臂痛,肘臂不举,手腕疼痛无力,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五指拘挛,掌中热,身热,热病心烦,疟疾,神经性头痛,扁桃体炎等。
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
阳为阴之对,指阳经;溪即沟溪,此穴属手阳明经,局部呈凹陷,像山间沟溪,故名阳溪[2]。
溪,同谿[3]。《黄帝内经素问》云:“肉之小会为溪。”凡经气行至凹隙处,取名溪、谷、渊、池、泉、海。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所行,居手腕的背侧,其位属阳,当伸拇长肌腱与伸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形似溪涧,故名阳溪[3]。
腕[4]
标准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5][6]。
阳溪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咽窝”凹陷中[2]。
阳溪位于腕关节桡侧,拇指上翘时,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中;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拇指尽处是穴[1]。
图62(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阳溪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阳溪穴的位置
阳溪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阳溪穴的位置(肌肉)
阳溪穴的位置(骨骼)
在手腕桡侧,拇指上翘,当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腕关节桡侧处取穴。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咽窝”凹陷中[2]。
拇指上跷,手腕桡侧,当两筋(拇长伸肌肌腱与拇短伸肌肌腱)之间凹陷中取穴[7]。
快速取穴:手掌侧放,拇指伸直向上翘起,腕背桡侧有一凹陷处即是[8]。
阳溪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腕背支。分布着桡神经浅支。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皮下组织较疏松,有桡动脉的背支经过。手背深筋膜在腕背侧增厚形成腕背侧韧带,针穿该韧带在拇短、长伸肌腱之间达桡侧腕长伸肌腱背侧。以上该穴三肌(腱)均包有指腱鞘,并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前方[2]。
皮肤→皮下组织→伸肌支持带(拇长、短伸肌腱之间)[6]。
浅层有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经过并分布;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动脉分布[6]。
布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1]。
阳溪有清热散风,通利关节的作用。
手阳明经脉、经别、络脉、经筋均与头、目、耳、齿有联系,故阳溪穴可治疗头面五官病[7]。
癫、狂、痫证多由心、肝痰火蒙蔽清窍所致,阳溪为五输穴中的经穴,五行属火,火乃肝之子、土之母,泻之可清心肝之火,补之可健脾祛痰,故阳溪可用于癫、狂、痫证的治疗[7]。
阳溪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耳聋,耳鸣,舌本强,吐舌,齿痛,龋齿痛,咽喉肿痛,鼻衄,鼻鼽,泄泻,消化不良,癫狂,痫证,肩臂疼痛,半身不遂,偏瘫,腕痛连肘,腕臂痛,肘臂不举,手腕疼痛无力,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五指拘挛,掌中热,身热,热病心烦,疟疾,神经性头痛,扁桃体炎等。
阳溪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腕臂痛、齿痛[6]。
阳溪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腕部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鼻衄、鼻鼽、龋齿痛、咽喉肿痛、半身不遂、肘臂不举、热病心烦、癫狂痫等。
现代又多用阳溪治疗神经性头痛、扁桃体炎、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偏瘫、小儿消化不良等[2]。
阳溪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耳聋,手腕痛等[1]。
阳溪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耳聋,耳鸣,舌本强,吐舌,齿痛;泄泻,消化不良;癫狂,痫证;肩臂疼痛,半身不遂,腕痛连肘,手腕疼痛无力,五指拘挛,掌中热;身热,疟疾[7]。
其它: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扁桃体炎
《备急千金要方》:主臂腕外侧痛不举。
《医宗金鉴》:主治热病烦心,瘾疹痂疥,厥逆头痛,咽喉肿痛及狂妄,惊恐见鬼等证。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𥌰目,目痛泣出,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阳溪主之。疟,寒甚,阳溪主之。痂疥,阳溪主之。
《针灸大成》:主狂言喜笑见鬼,热病烦心,目风赤烂有翳,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寒热疟疾,寒嗽呕沫,喉痹,耳鸣,耳聋,惊掣肘臂不举,痂疥。
《针灸资生经》:牙痛,屈手大指本节后陷中(阳溪穴),灸三壮,初灸觉病牙痒,再灸觉牙有声,三壮痛止,永不复作,左痛灸右,右痛灸左。
又木原生在寅,可取胆原穴丘墟。庚辰时开穴,大肠经阳溪,或合肝经中封。相生。胃经解溪,脾经商丘,膀胱经...
心邪癫狂∶攒竹尺泽间使阳溪癫狂∶曲池小海少海间使阳溪阳谷大陵合谷鱼际腕骨神门液门冲阳行间京骨肺俞(百...
心邪癫狂∶攒竹尺泽间使阳溪癫狂∶曲池(七壮)小海少海间使阳溪阳谷大陵合谷鱼际腕骨神门液门冲阳行间京骨...
寸当脐右回十六曲手阳明是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行合谷阳溪两筋内灵枢第十篇云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
。三里合土。大肠之商阳井金。二间荥水。三间俞木。阳溪经火。曲池合土。膀胱之至阴井金。通谷荥水。束骨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