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2:38:20
摘要:《饮膳正要》卷二方名熊肉羹组成熊肉1斤。主治中风手足不随;诸风脚气,痹痛不仁,五缓筋急。用法用量于豆豉中,入五味、葱、酱,煮熟,空腹食之。
查看全文 [ 69字 ]
治诸风,香港脚,痹痛不仁,五缓筋急。熊肉(一斤)上件,于豆豉中,入五味、葱、酱,煮熟,空腹食之。《饮膳正要》元忽思慧公元1314-1320年
〔食品〕熊肉一斤。〔主疗〕诸风香港脚、痹痛不仁、五缓筋急。〔方法〕于豆豉中八五味,葱、酱、煮熟,空腹食之。《食疗方》
心躁口干。面目偏。用乌驴皮一张。揉洗如法。蒸令极熟。条切于豉汁中。着五味调和。更煮过。空腹食之。羊头方(出圣惠方)治中风。头眩羸瘦。手足无力。用白羊头一枚。治如食法。蒸熟细切。以五味调和。作食之。熊肉羹方(出圣惠方)治中风。手足不遂。及风痹不仁。筋急。香港脚等疾。用熊肉一斤。去筋膜。熟煮细切。如常法调和作羹。入五味。任意食之。乌驴头肉方(出圣惠方)治中风头眩。心肺浮热。手足无力。筋骨烦痛。言语謇
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言语謇涩,大肠壅滞,筋骨疼痛。薏苡仁粥方薏苡仁冬麻子(捣碎)上二味等分,以水三升,研麻子取汁,用煮薏苡仁粥,空腹食之。治中风,头眩羸瘦,手足无力。羊头方上一味。蒸令熟,细切,以五味汁调和,作食之。治中风,手足不随,及风痹,不仁筋急。熊肉羹方熊肉(一斤去筋膜熟煮)上一味。细切,如常法调和作羹,或五味盐醋,任意食之。《圣济总录》宋·徽宗由政府组织编写公元1111-1117年
治水肿,浮气,腹胀,小便涩少。肉(一斤,细切)葱(一握)草果(三个)上件,用小椒、豆豉,同煮烂熟,入粳米一合作羹,五味调匀,空腹食之。《饮膳正要》元忽思慧公元1314-1320年
治肾虚衰弱,腰脚无力。羊肉(半斤,细切)萝卜(一个,切作片)草果(一钱)陈皮(一钱,去白)良姜(一钱)荜拨(一钱)胡椒(一钱)葱白(三茎)上件,水熬成汁,入盐、酱熬汤,下面子,作羹食之。将汤澄清,作粥食之亦可。《饮膳正要》元忽思慧公元1314-1320年
〔食品〕羊肉半斤细切;萝卜一个,切作片;草果一钱,陈皮一钱去白,良姜一钱,荜茇一钱,胡椒一钱,蒸白三茎。〔主疗〕肾虚衰弱,腰脚无力。〔方法〕以上诸药水熬成汁,入盐、酱,熬汤下面子,作羹食之,将汤澄清作粥食之亦可。《食疗方》
〔食品〕肉一斤细切,葱一握、草果三个。〔主疗〕水肿、浮气腹胀,小便涩少。〔方法〕用小椒、豆豉同煮烂熟,入粳米一合作羹,五味调匀,空腹食之。《食疗方》
【方歌】熊虎狼伤致成疮,内外服洗葛根汤,青布燃薰铁汤洗,独窠栗子嚼涂伤。【注】熊、虎、狼牙爪伤人皮肉成疮者,初宜葛根浓煎,内服一、二钟,外洗日十度;或煮生铁有味者洗之。又用青布急卷为绳,燃着纳竹筒中,注疮口薰之出毒水;次宜独窠粟子,生嚼涂伤口效。《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药品名称熊去氧胆酸片拼音名XiongquyangdansuanPian英文名URSODEOXYCHOLICACIDTABLETS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含熊去氧胆酸(C24H40O4)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鉴别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熊去氧胆酸10mg),加乙醇5ml,振摇使熊去氧胆酸溶解,滤过,滤液蒸干
近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熊猫的起源》一书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800万年前的史前地球,从始熊猫、小种熊猫、巴氏熊猫等熊猫的祖先们开始,精彩再现熊猫家族兴衰演化的历史。《大熊猫的起源》,黄万波、魏光飚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珍贵“外交大使级“国宝大熊猫常常作为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给所有见过它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而上世纪80年代初一首名为《竹子开花》的歌谣更是成为一
【来源】 本品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Guvier或棕熊UrsusarctosLinnaeus的干燥胆。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皮膜(《药典77》)。取原药材,加少量温开水溶化去皮,即刻使用。日久则水分散失或腐臭(《集成》)。 二、切制 取原药材,除去皮膜,研成细粉(《规范》)。作者:
科学家新的研究发现,现代所有的北极熊都有一个距今2万到5万年前生活在今天英国和爱尔兰附近的雌性棕熊祖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tateUniversity)的生物学教授B.Shapiro介绍说气候的变化导致了北极熊和棕熊栖息地重叠,使得它们之间相互杂交,棕熊的母性遗传基因传到了北极熊中。 北极熊和棕熊是两类差异非常明显的物种,它们在体型大小、皮肤和皮毛颜色、皮毛类型及牙齿结构等物理特征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报道,科研人员通过DNA(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发现北极熊和棕熊在过去的10万年中曾经多次成功交配,如今的北极熊也拥有爱尔兰棕熊“血统”。这一研究对提请有关部门加强对北极熊与棕熊杂交后代的保护以维持该物种的延续有重大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现代生物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利用线粒体DNA测序来追踪北极熊的进化史。通过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化石中提取线粒体基因组并对其进行测序,
“花费上千万元人民币来做大熊猫的基因测序,还不如把钱投入大熊猫的栖息地和野外种群数量的保护上来。” ■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草图完成,“熊猫之父”坦言对大熊猫保护无实际意义 在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开幕前的一天,来自国内外的30多家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世界上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的诞生,其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绘制完成。 “大熊猫基因组的研究不仅
英国《独立报》网站2月18日报道题:黑熊能如何帮助人类登上火星(记者史蒂文·康纳) 美国黑熊可以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冬眠5至7个月,而且体温不会有明显下降。 科学家们对黑熊在冬眠中的生理特征进行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研究,并对“假死”有了重要的认识,这可能使未来的太空旅行者一次睡上几个月。 研究人员对美国黑熊每天的生理变化进行监测后发现,它们的确会经历真正的冬眠。在冬眠中,它们的基础代谢率(其
云南省在探究真兽类若干类群分子系统学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科学家帮部分哺乳动物“寻根”小熊猫是姓“熊”还是姓“猫”?马来熊和熊科的哪个物种关系更亲一些?老虎和豹子谁最早从豹属种中分化出来?这些有趣的问题不仅是博人们一笑的科普,更是动物保护及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的科学依据。中科院院士张亚平和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罗静副教授等云南省科学家瞄准“生命之树”这个全球关注的问题,从分子系统学的角度对真兽类若干类
报讯由中国TNC携手迪士尼公司、嘛咪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开发的“川西南大熊猫栖息地恢复项目继获得“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CCB标准)金牌认证后,于近日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熊猫标准平台完成注册。据了解,该项目是迪士尼公司与中国TNC在中国共同开展的第二个森林碳汇项目,于2013年启动。预计60年内可减排1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由迪士尼公司购买。(彭科峰)《中国科学报》(
英国一家智囊机构日前发起了一项民意调查,咨询公众对于生物燃料的意见,范围涵盖乙醇、未来海藻提取的合成碳氢化合物等。 据英国《卫报》报道,该调查由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理事会(NuffieldCouncilonBioethics)发起,目的就是要弄清,新一代生物燃料是否能保证人们在为汽车提供燃料的同时,不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或夺走贫困人口的粮食。纳菲尔德理事会专门研究生物和医药领域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
熊胆伪品——假熊胆(Jiaxiongdan) [来源] 1.用动物膀胱或肠衣扎成囊状,填入植物提成的膏状物等伪制而成。 2.采用猪、牛、羊等其他动物的胆伪充。 [性状] 1.伪制品呈扁长椭圆形,顶端用细线缠绕数圈扎成囊口,下端有一凹陷而中间稍凸成脐眼,有黑色物渗出,大小不等。表面黑色,平滑,少数有皱指,有的附有少量片状的淡黄色脂肪。囊内容物呈棕黑色膏状,具光泽,手捻逐渐软化,粘手。具焦
2009年上半年,澳大利亚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大堡礁寻找看护员,主要职责就是在大堡礁的汉密尔顿岛“放松6个月,喂喂鱼、撰写博客宣传该岛,半年薪水15万澳元(约合人民币75万元)。工作人员和熊猫幼崽交流。2012年10月30日,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举行仪式,欢迎18只大熊猫从碧峰峡基地重返卧龙,这是汶川大地震后4年多来,首批大熊猫返回卧龙的重建基地。中新社发酒店试睡员酒店试睡员
\r熊脂\pd389.bmp\r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食饮吐呕。久服强志,不饥,轻身,长年。生雍州山谷。十一月取。陶隐居云∶此脂即是熊白,是背上膏,寒月则有,夏月则无。其腹中肪及身中膏,煎取可作药,而不中啖。今东西诸山县皆有之,自是非易得物尔。痼疾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除愈。唐本注云∶熊胆,味苦,寒,无毒。疗时气热盛变为黄胆,暑月久痢,疳,心
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食饮吐呕。《药性论》云∶胆∶臣。恶∶防己、地黄。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熊脂∶君。治面上及治疮。日华子云∶熊白,凉,无毒。治风,补虚损,杀劳虫。脂,强心、脑、髓,去白秃,风屑,疗头旋,疳疮,耳鼻疮。《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元佚名公元1279-1368年
熊虎野狼伤致成疮,内外服洗葛根汤,青布燃熏铁汤洗,独窠栗子嚼涂伤。【注】熊、虎、野狼牙爪,伤人皮肉成疮者,初宜葛根浓煎,内服一二盅,外洗日十度;或煮生铁有味者洗之。又用青布急卷为绳,燃着纳竹筒中,注疮口熏之出毒水;次宜独窠栗子,生嚼涂伤口效。《外科心法要诀》清吴谦等公元1742年
味甘,无毒。主风痹,筋骨不仁。若腹中有积聚,寒热羸瘦者,不可食之,终身不除。熊白凉,无毒。治风补虚损,杀劳虫。熊掌食之可御风寒。此是八珍之数,古人最重之。十月勿食之,损神。《饮膳正要》元忽思慧公元1314-1320年
熊胆,味极苦。治男妇时气热蒸,变为黄胆,疗小儿风痰壅塞,发出惊痫。驱五疳杀虫,敷恶疮散毒。痔漏涂之,立建奇功。此物至寒,能退大热,可一用,而不可再用者也。存之以治火热而兼湿病者。熊胆必取人熊者始佳,人熊之胆长八寸,余胆不过长五、六寸耳。昔舍下演戏,邻人陈姓子年十三,侧楼观看,与同伴揪跌,误从楼遮阳堕下石板,仅闻一声,急视之,则两目反张出血,鼻口耳皆振出血。其父抱归,尚有微气。有人云得熊胆酒服可治
味苦,性寒无毒,入胆经。主时气热盛,变为黄胆,小儿风痰壅寒,惊痫疳,杀虫散毒,可敷恶疮及痔。入水分尘,如练不散者真,恶防己地黄。按∶熊胆入胆,从其类也,清火定惊之功,较胜诸胆。雷公云∶凡收得后炼就器中安,每一斤熊胆,入生椒十四个,炼去滓,并椒入瓶中心,任用之。《雷公炮制药性解》明李士材公元1588~1655年
性味苦寒,清肝凉心,明目杀虫。熊肉∶补虚羸。熊掌∶御风寒,益气力。性善辟尘扑尘水面,投胆少许即开。《药性切用》
\r熊脂\ph401.bmp\r并胆,出雍州山谷,今雍、洛、河东及怀卫山中皆有之。熊形类犬、豕、而性轻捷,好攀缘上高木,见人则颠倒自投地而下。冬多入穴而藏蛰,始春而出。脂谓之熊白,十一月取之,须其背上者。寒月则有,夏月则无。其腹中肪及它处脂,煎炼亦可作药,而不中啖。胆阴干用,然亦多伪,欲试之,取粟颗许,滴水中一道若线不散者为真。其足蹯,为食珍之贵,古人最重之,然之难熟,多食之,令人耐寒;脑髓作油
味甘微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久服强志。不饥轻身。生山谷。威示共侯。行知适馆。导气枝悬。蛰冬穴暖。玉共酥凝。膏流霜满。燃照争明。短檠休伴。周礼。大射诸侯则共熊侯。李时珍曰。熊行山中。虽数千里必有伏之所。山中人谓之熊馆。诗。适子之馆兮。汉书传注。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若熊之攀枝自悬也。酉阳杂俎。冬蛰不食。陶弘景曰。熊脂乃背上肪。色白如玉。陆游词。雪暖酥凝。沈约
(《本经》上品)【释名】时珍曰∶熊者雄也。熊字篆文象形。俗呼熊为猪熊,罴为人熊、马熊,各因形似以为别也。《述异记》云∶在陆曰熊,在水曰能(即鲧所化者)。故熊字从能。《续搜神记》云∶熊居树孔中,东土人击树,呼为“子路”则起,不呼则不动也。又狒狒亦名人熊,见本条。【集解】《别录》曰∶熊生雍州山谷。十一月取之。弘景曰∶今东西诸山县皆有之,自非易得。颂曰∶今雍、洛、河东及怀庆、卫山中皆有之。形类大豕,而
胆主治。明目去翳平肝。退热。时气热盛。变为黄胆。蛔虫。心痛。(和水服)疳。暑月久痢。痔疮。(涂敷)小儿惊痫。(竹沥化两豆许服。去痰涎甚效)诸疳。疗耳鼻疮。恶疮。熊胆丸。熊胆朱砂麝香蚺蛇胆蜣螂(炒)瓜蒂各五钱。研末。猪胆汁和丸绿豆大。先用桃柳枝煎汤浴儿。后以米饮下三丸。青衣覆之。自有虫出。治五疳出虫。又方。熊胆黄连密蒙花羌活各一两五钱。蛇蜕(炙)地骨皮仙灵脾木贼龙胆草各一两。旋复花甘菊花瞿麦各五钱
肉甘温无毒。《本经》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上。发明熊禀雄毅之性,故其脂可开风痹不仁等疾。可服,可摩,但不可作灯,烟气熏目,使人不能远视。《本经》所主不出风痹筋急之用。风为阳邪,熊为阳兽,其性温润,能通行经络,开通血气也。熊筋亦能壮筋强力,与虎骨之搜风壮骨无异。熊肉振羸,其气有余,痫病患食之终身不愈。《本经逢原》清张璐公元1617-1700年
(一)熊脂∶微寒,甘滑。冬中凝白时取之,作生,无以偕也。脂入拔白发膏中用,极良。脂与猪脂相和燃灯,烟入人目中,令失光明。缘熊脂烟损人眼光。〔证〕(二)肉∶平,味甘,无毒。主风痹筋骨不仁。若腹中有积聚寒热者,食熊肉永不除差。〔证〕(三)其骨煮汤浴之,主历节风,亦主小儿客忤。〔证〕(四)胆∶寒。主时气盛热,疳,小儿惊痫。十月勿食,伤神。〔证〕(五)小儿惊痫,熊胆两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
治风痹不仁,香港脚。熊肉(二脚子,煮熟,切块)草果(三个)上件,用胡椒三钱,哈昔泥一钱,姜黄二钱,缩砂二钱,咱夫兰一钱,葱、盐、酱一同调和。《饮膳正要》元忽思慧公元1314-1320年
阴干用。苦,寒,无毒。凉心平肝,明目杀虫。治惊痫五痔,疗恶疮诸疳。十年痔疮,用熊胆涂之,大效。(验方第一。)小儿惊痫,水服豆许。(第二。)《本草易读》清汪讱庵公元1644-1911年
苦,寒。市中多伪,通明者佳,但取一粟许滴水中若线不散,运转如飞者真,余胆亦但缓耳。恶防己、地黄。周密齐东野语云∶熊胆善辟尘,试之以净水,一器尘幕其上,投胆米许,则凝尘豁然而开也《炮炙全书》
《圣惠方》云∶熊掌难(义同烂),得酒、醋、水三件同煮,熟即大如皮球也。《濒湖炮炙法》南北朝刘宋、雷学所着公元420-581年
雷公云∶凡收得后,炼过,就器中安生椒,每一斤熊脂,入生椒十四个,炼了,去脂革并椒,入瓶中收,任用。《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雷学所着公元420-581年
微温,无毒。主治食饮呕吐。久服长年。生雍州,十一月取。《本经》原文∶熊脂,味甘,微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名医别录》魏晋陶弘景公元220-450年
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食饮呕吐。久服强志,不饥,轻身,长年。生雍州山谷。十一月取。此脂即是熊白,是背上膏,寒月则有,夏月则无。其腹中肪及身中膏,煎取可作药,而不新修》一九一页,《大观》卷十六,《政和》三七○页)《本草经集注》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肘后疗熊虎爪牙所伤毒痛方。烧青布以熏疮口,毒即出,仍煮葛根汁令浓,以洗疮。日十度,并捣葛根为散,煮葛汁以服方寸匕,日五甚者夜二(文仲备急姚方短剧删繁古今录验并同千金方治虎咬)又方嚼粟涂之。(姚方文仲备急古今录验千金同)又方煮生铁令有味以洗疮。(姚方文仲备急古今录验千金同)又凡猛兽毒虫,皆受人禁气,今人将入山草中,自宜先作禁以防之,可不俟备而后疗也。其经术云,到山下先闭气三十五息,所在山神将虎来到
退翳膜遮障,除昏涩隐痛;及风毒上攻,肉侵睛,或暴赤肿痛。羯羊胆(一枚,大者)白沙蜜(半两)杏仁(七枚,去皮尖,研)黄连(去须,三寸,捶研)钱,别研)上先将胆汁并蜜倾在瓷盏内,次入黄连、杏仁,浸一宿,绵滤过,次下余药。用纸两、三重《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见心寒。《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r熊胆\pq135.bmp\r性本苦寒。功归肝胆。退热邪而明目。耳疳鼻蚀并相宜。搽痔漏与诸虫。惊痫牙疼悉主治。(熊胆。熊之种类甚多。胆之真伪不一。据云此胆善辟尘。试以净水一盏。尘幕其上。投胆少许。其尘豁然而开者良。苦寒无毒。清心肝胆之热。善治目。能杀虫治痔。与夫耳疳鼻蚀等证。皆外用为功。无非取苦寒凉润之力耳。)《本草便读》清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
熊伤人,烧青布熏疮中毒出,仍煮葛根浓汁以洗之,日十次;并捣葛根汁为散,煮葛根汁方寸匕,日五服瘥。《证治准绳·疡医》明王肯堂公元1368-1644年
\r熊脂\pj438.bmp\r味甘,气微寒。一云微温。无毒。出雍洛河东,及怀卫山谷。形肥盛类豕,(状貌亦与豕同。)性轻捷过猿。暖日向高木攀援,见人反颠倒投下。寒冬入深穴藏蛰,充饥舐自掌为飧。其性恶盐,食之即死。寿经五百岁,能化狐狸。猎游欲得之,须发弩箭。但资治病,宜制精详。脂如玉在熊当心,一名熊白;(或云∶腹中肪,他处脂通共为是。)釜中炼去脂革滓,务如生椒。(雷公云∶每脂一斤,入生椒十四粒,炼
治熊虎爪牙所伤毒痛方。烧青布以熏疮口,毒即出。仍煮葛根汁令浓,以洗疮,日十度。并捣葛根为散,煮葛汁以服方寸匕,日五,甚者夜二。(《外台》卷四十)又方嚼粟涂之。(《外台》卷四十)又方煮生铁令有味,以洗疮。(《外台》卷四十)治熊虎伤人疮方。取蒴一大把,锉碎,以水一升渍,须臾,取汁饮之,余泞以敷疮上。(《外台》卷四十)入山辟虎法。烧牛角、羊角,虎不敢近人。(《外台》卷四十)《集验方》宋洪氏公元960年
味甘,微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久服,强志、不饥、轻身。生山谷。《名医》曰∶生雍州,十一月取。案∶《说文》云∶熊兽似豕,山居,冬蛰。《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公元1644-1911年
葛氏方,烧青布以熏疮口,毒即出。仍煮葛根令浓,以洗疮。捣干葛根,末,以煮葛根,汁。服方寸匕,日五,夜一。则佳。又方,嚼粟,涂之,姚同。又煮生铁令有味,以洗疮上,姚同。凡猛兽毒虫皆受人禁气,将入山草,宜先禁之,其经术云。到山下先闭气三十五息,存神仙将虎来到吾前。乃存吾肺中有白帝出,把虎两目塞。吾下部又乃吐肺气,白通冠一山林之上。于是良久,又闭气三十五息。两手捻都监目作三步,步皆以右足在前,乃止祝曰。
泻热。苦寒。凉心平肝明目。杀虫。治惊痫五痔。(涂之取瘥。)实热则宜。虚家当戒。通明者佳。(性善辟尘、扑尘水上、投胆米许、即开。)肉、补虚羸;掌,御风寒。又益气力。《本草从新》清·公元1644-1911年吴仪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