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09/12/10 20:34:50
摘要:《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组成朱砂五10两,罗参5两,远志(去心,甘草煮)5两,熟地黄(酒蒸,焙)5两,白术5两,石菖蒲5两,黄耆5两,当归(酒浸,焙)5两,麦门冬(去心)5两,茯苓5两,茯神5两,柏子仁5两,木鳖子(炒,去壳)5两,石莲肉5两,益智仁5两。主治男子妇人心气不足,神志不宁,怔仲惊悸,一切心疾。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参汤、枣汤、麦门冬汤任下。制备方法上先以人参等14味,各如法修制,锉碎拌匀,次将朱砂滚和,以夹生绢袋盛贮,线缚袋口,却用瓦锅1口,盛水7分,重安银罐1个于锅内,入白沙蜜20斤,将药袋悬之中心,不令着底,使蜜浸过药袋,以桑柴火烧令滚沸,勿使火歇,煮3日蜜焦黑,再换蜜煮,候7日足,住火取出,淘去众药,洗净朱砂,令干,入牛心内,仍用银罐子重汤内蒸,如汤干,复以热水从锅弦添下,候牛心蒸烂,取砂再换牛心,如前去蒸,凡7次,其砂已熟,即用沸水淘净,焙干,入乳钵玉杵研至十分细,米棕为丸,如豌豆大,阴干。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法丹”。
查看全文 [ 446字 ]
C法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100-5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甲醇-1%甲酸溶液(10:3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丹酚酸B在0.08~1.6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2.0%(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冠心丹参胶囊丹
ords:GuanxindanshenDroppills;SalvianolicacidB;HPLC 冠心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降香油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丹酚酸B为丹参中酚性酸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纤溶和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1]。我们以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建立了冠心丹参滴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1仪器和试药 Agilent1100HPLC
nm。结果本品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X=99.6%,RSD%=1.043%。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关键词】液相色谱;冠心丹参滴丸;丹参酮ⅡA冠心丹参滴丸是由丹参、三七、降香油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疗效显著。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冠心丹参滴丸中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 1试剂与试药 丹参酮ⅡA对照品,中国药品生
辨证分型:(1)眩晕:心肾阴亏、清阳失养。(2)痰浊:心肾阴亏,痰浊中阻。(3)胸痹、心痛:心肾阴亏,胸痹痹阻。(4)中风:肝肾阴亏,水亏风动证型。分别施治:(1)滋阴宁神;(2)滋阴降浊、宁心;(3)养阴清热、养血宁神;(4)滋阴活血通络。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结果4例患者疗效显著。结论天王补心丹辨证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易行。【关键词】天王补心丹辨证施治天王补心丹又名补心丹,源于《摄生秘剖》卷一
惊悸者,痰迷心窍也,多因恐惧所致,治用二陈汤加茯神、远志、当归、柏子仁、酸枣仁、人参。或用八物定志丸、补心丹。二陈汤见7页八物定志丸八物定志安心神,镇惊补气牛黄(人)参,远志茯神菖(蒲)(茯)苓(白)术,麦冬蜜丸朱(砂)衣吞。补心丹前人遗下补心丹,善治惊悸睡眠难.(当)归(生)地(天麦)二冬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丹人元)三参(茯)苓桔(梗)(五)味(子)为丸。作者:刘一仁
适当的展开剂系统,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与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以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关键词】薄层层析法;冠心丹参滴丸;三七皂甙R1;丹参酮ⅡA;丹酚酸B冠心丹参滴丸是由丹参、三七、降香油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疗效显著。为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本文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以上三味中药进行了定性鉴别。1试剂与试药丹参酮ⅡA对照品
适当的展开剂系统,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与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以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关键词】薄层层析法;冠心丹参滴丸;三七皂甙R1;丹参酮ⅡA;丹酚酸B冠心丹参滴丸是由丹参、三七、降香油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疗效显著。为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本文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以上三味中药进行了定性鉴别。1试剂与试药丹参酮ⅡA对照品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的,方药组成:生地黄、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研末,蜜合为丸。 本方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用。临床用于阴亏血少,心肾之阴不足所致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者。 方中重用生地滋肾水以补阴,使水胜能制火;入血分以养血,血不燥则津自润,是为主药。玄参、天门冬、麦门冬甘寒
店有售,其组成为: 生地黄200克,玄参25克,天冬50克,麦冬50克,丹参25克,当归50克,党参25克,茯苓25克,甘草25克,朱砂10克,石菖蒲25克,远志25克,五味子50克,柏子仁50克,酸枣仁50克,桔梗25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适用于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
附录ⅠO),用9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浓缩至稠膏状,药渣加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上述细粉及稠膏,搅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降香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于冠心病所致的胸闷,胸痹,心悸气短。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贮藏密封。作者:自动采集
丸剂省份:黑龙江申请编号:1999243公告号:26公告日期:2000-12-21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2000-12-21保护终止日:2007-12-21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2000227证书号:2000126保护品种号:ZYB2072000126是否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强心益气,芳香开窍的功能。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胸痹心痛,胸闷气短和心悸等症。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请编号:2000448公告号:延长保护期第2号公告日期:2001-5-18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2001-6-7保护终止日:2008-6-7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2001198证书号:20011080保护品种号:ZYB20720011080是否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胸痹,心悸气短;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冠心丹参胶囊处方为:丹参200g,三七200g,降香油1.75ml。2005版《中国药典》新增HPLC法测定参酮IIA的含量。2005药典冠心丹参胶囊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IIA峰计应不低于2000。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
,健忘征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证。 【组成】人参 酸枣仁 当归 生地黄 麦冬 天冬 柏子仁 远志 五味子 丹参 玄参 白茯苓 桔梗 以上为末,炼蜜丸如椒目大,白汤下。 【集注】柯琴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主之者,神也,火盛则神困,心藏神,补神者必补其心,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补心丹故用生地黄为君,取其下足少阴以滋水,主水盛,可以伏火,此非补心之阳,乃补心之神耳,凡果核之有仁,犹心之有神也,
并求得平均重量。 每份重量与平均重量相比较,应不得超出±10%,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份,并不得有1份超出重量差异限一倍。 其他 应符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 强心益气,通阳复脉,芳香开窍,活血镇痛。 用于心动过缓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及冠心病心绞痛,对某些心功能,对某些心功能不全及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也有一定疗效。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4丸,一日3~4次,饭
并求得平均重量。 每份重量与平均重量相比较,应不得超出±10%,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份,并不得有1份超出重量差异限一倍。 其他 应符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 强心益气,通阳复脉,芳香开窍,活血镇痛。 用于心动过缓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及冠心病心绞痛,对某些心功能,对某些心功能不全及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也有一定疗效。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4丸,一日3~4次,饭
四神丸故纸(四钱)、吴萸(三钱)、肉蔻(三钱去油)、五味(一钱)各等分,为末,蜜丸,治脾肾虚泻。金箔镇心丹胆南星(一钱)、朱砂(三钱)、琥珀(三钱)、竹黄(三钱)、牛黄(五分)、珍珠(一钱)、麝香(少许)、金箔(一钱)蜜丸,金箔为衣,薄荷汤下,治癫惊悸怔忡,一切痰火之疾。黄耆五物汤即桂枝汤,加黄耆。作者:唐宗海
专治因惊失心,或因思虑过当,心气不宁,狂言妄语,叫呼奔走。朱砂一分雄黄一分(二物共研)白附子一钱(为末)上拌匀,以猪心血为丸,如梧子大。更别以朱砂为衣。每服二丸,临卧用人参菖蒲汤下。常服一丸,能安魂魄,补心气,镇神灵。《华佗神方》汉华佗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治忧思恶虑过多,致神志不宁,魂魄失守,虚阳外泄,则自汗呕吐,泻利频数,诸阴不生,则语言重复,忪悸眩晕。兼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羸瘦困乏;及妇人胎前产后,悉能主之。常服安心神,调血脉,镇惊补心。黄(蜜炙)茯神人参酸枣仁(炒)熟地黄(各一两)远志(去心炒)五味子柏子仁(各半两,别研)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用辰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米汤、温酒任下。盗汗不止,麦麸汤下;乱梦失精,人参龙骨汤下;卒暴心痛,乳
天门冬麦门冬当归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朱砂丹参元参人参茯神远志五味桔梗心者,神明之官。过于思虑忧愁,久久则成心劳,心劳而神明伤矣。是以怔忡健忘,目暗羞涩。且心主血,血燥便难,血濡便润。心火不能生土,则不时不利。心虚火内灼,则口舌生疮。生地、丹、元参解心热者也。砂、神、柏、枣仁安心神者也。天麦冬、五味合人参,清心气以生心津。远志、桔梗得当归,宽心郁而养心神。诸药专于补心,故名。久病不瘥,必有隐情,情极则
治癫症与怔忡症。生地(八钱)人参(五钱)元参(三钱)丹参(三钱)枣仁(一钱)茯神(三钱)远志肉(菖蒲(各五分)炼蜜为丸。桐子大。辰砂为衣。《医方简义》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俱见心经病)《医方简义》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大黄、红花、丹皮、木耳各三钱,当归、生地各一两,桃仁三十粒,白芥子二钱,一服血散。外用∶大黄、当归、龟板(醋炙黄)各二两,乳香、没药、三七根各三钱,骨碎补五钱伤处《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心肾不足,体热盗汗,健忘遗精,及服热药过多,上盛下虚,气血不降,小便浊不清。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益丹田,秘精气。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干)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三两)茯苓(去不见火)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吞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刊于宋·元丰年间太平惠民和剂局所公元1078年-1085年
补益心气常服安神去百邪调顺营卫补养肾气菖蒲紫石英茯神苁蓉远志麦门冬豆卷柏子仁当归细辛卷柏干姜人参石膏泽泻薯蓣秦艽丹参熟地黄桔梗白蔹前胡防风白术半夏桂(各一两)牛黄铁粉精麝香朱砂(各一分)金箔银箔(各百片)(一方多山药甘草芍药各一两)上为细末用枣肉为丸如绿豆大以牛黄等为衣人参汤下三十丸铁粉精乃炉内铁烟如紫粉《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又名法丹)此丹颗粒辰砂加心药煮炼。主男子、妇人心气不足,神志不宁,忧愁思虑,谋用过度,或因惊恐伤神失志,耗伤心气,恍惚振悸,差错健忘,梦寐惊魇,喜怒无时不省人事,及治元气虚弱,唇燥咽干,潮热盗汗,或肺热上壅,痰唾稠粘,咳嗽烦渴,或大病后心虚烦躁,小儿心气虚弱,欲发惊痫,或直视发搐,应是一切心疾并宜服之。常服养心益血,安魂定魄,宁心志,止惊悸,顺三焦,和五脏,助脾胃,进饮食,聪明耳目,悦泽颜色,轻
天王补心丹出处:《摄生秘剖》本方由生地黄、五味子、当归身、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白茯苓、远志、桔梗组成为丸,朱砂为衣,龙眼肉汤送下。用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之虚烦心悸,健忘失眠等症。有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之功。“天王,指邓天王。相传唐终南宣律师(道宣)讲经劳瘁,梦邓天王授此方。实则是他患病后所创制出来的验方,而托名于邓天王。“补心。即补养心血作用。本
:广东省申请编号:1999263公告号:27公告日期:2001-5-10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2001-5-10保护终止日:2008-5-10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2001085证书号:2001075保护品种号:ZYB2072001075是否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胸痹、心悸气短,及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当归(三钱)、熟地黄(五钱)、生地黄(三钱)、远志(一钱)、人参(三钱)、丹参(三钱)、天门冬(三钱)、麦门冬(三钱)、元参(三钱)、桔梗(钱半)、酸枣仁(三钱)、柏子仁(三钱)、云茯苓(三钱)、五味子(一钱)陈修园曰,心字篆文,只是一倒火耳,火不欲炎上,故以生熟地补水,使水上交于心,以元参丹参二冬,使火下交于肾,又佐参苓以和心气,当归以生心血,枣仁以安心神,远志以宣其滞,五味以收其散,更假桔梗之
属性:方面肿气喘,呛不止,音渐哑,周身之气降,全在乎肺。酒客久蓄之湿,湿中生热,气必熏蒸及上,肺热为肿为喘,声音闭塞矣。按《内经》云∶湿淫于内,治以淡渗,佐以苦温。渗则湿从下走,酒客恶甘宜苦,温以通湿,湿是阴邪耳(湿不下行,聚于中宫,化热上蒸,熏灼肺气上逆,气机失降,见症如是。)活水芦根米仁浓朴滑石块浙茯苓杏仁六味药俱降下渗湿之品。邹(四十六岁)辛能入肾,肾恶燥。凡辛能入血,则补辛以气走,通泄则燥
清神汤(狂门)平补正心丹(颤振门)凉膈散(方祖)小承气汤(方祖)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养正丹(金液丹下)《张氏医通》清·康熙三十四年张璐公元1695年
属于肝。若肝木实热。泻青丸。肝木虚热。六味丸。肝木虚弱。逍遥散加参、术、钩藤。挟痰。导痰汤加竹沥。脾胃虚弱。六君子汤加芎、归、钩藤。卫虚多汗恶寒。加黄二钱。附子五分。脾虚。补中益气加钩藤。心血虚少而振。平补正心丹。心气虚热而振。本方去肉桂、山药、麦冬、五味。加琥珀、牛黄、黄连。名琥珀养心丹。心虚挟痰而振。本方去龙齿、肉桂、山药、麦冬、五味。加琥珀、川芎、胆星、麝香、甘草。为秘方补心丹。心虚挟血而振
惊伤 病证名。因受惊吓所致的疾病。《张氏医通·神志门》:“惊则气乱,郁而生火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或自汗,或眠多异梦,随即惊觉。”治有温胆汤加熟枣仁,或选用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等方。《医醇剩义·惊伤》:“惊则气浮,真阳外越,真阴不守,心悸筋惕,大安汤主之。”参见惊条。作者:
)绿萼梅(钱半)石莲子(三钱,杵)砂壳(钱半)谷芽(四钱)清煎五帖。介按∶肾阴久亏,阳升无制,冲肺则呛,精滑则遗。治法于摄固之中,参以补脾养胃而清肺,乃是上损从阳,下损从阴之义。某咳嗽较减,脉虚细,心肾并亏,湿未净,屡次滑精。宜清养肝肾,佐清肺渗湿。(四月十八日。)钗斛(三钱)桑寄生(三钱)甜杏仁(三钱)冬瓜子(三钱)生牡蛎(四钱)怀药(三钱)川贝(钱半)草(三钱)炒杜仲(三钱)生米仁(四钱)丝
虽有仲师之桔梗汤、苇茎汤等可取用。但这些方药,或失之峻猛,或失之杂合,不如就地取材,简易效廉。故田氏以蕺菜一握,水煎,如茶频频饮之,治疗肺痈痰热症,屡获良效。 6 豁痰清宫,益气安神法 方药:醒心丹(茯神 龙齿 菖蒲 远志 人参 白术 丹砂)。 该方为精神恍惚,如痴如醉,语言错乱,或哭或歌,甚则似狂不知秽洁,积月累年不愈之癫疾(俗曰心疯)而设。癫疾的致病因素很多,但不外阴阳失调,情志抑郁,气
茯苓补心丹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陈皮桔梗前胡半夏干葛茯苓甘草枳壳紫苏生姜大造丸紫河车(一具,米泔净去红筋,砂锅煮烂捣)败龟板(童便浸,酥炙,二两)黄柏(盐酒炒,一两五钱)杜仲(二两,盐炒)牛膝(二两)地黄(三两,酒煮,入砂仁六钱)茯苓(二两)天冬(一两二钱,去心)麦冬(一两二钱,去心)五味(七钱)加当归(二两)为末,捣河车、地黄膏,少加米糊丸,每服八十丸。莲子清心饮莲肉黄芩麦冬车前子茯苓黄柴胡地骨皮人
头目昏花,四肢疲软无力,羸瘦,不长肌肉,少年气血两虚,色欲过度,耳鸣者,宜服补阴补心丹。老年血气虚损者,宜古庵心肾丹,还少丹。上诸方,俱见古方括内。诸症补遗,大都痰火症中所必有者,采择数款,亦须以主治方中,随所见症,根据经络量加一二味,以治其标可也。其间有阙略者,以俟后之君子参补焉。《痰火点雪》明龚居中公元1368-1644年
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症。天王遗下补心丹。为悯山僧请课难。归地二冬酸柏远。三参苓桔味为丸。(道藏偈云。昔志公和尚日夜讲经。邓天王悯其劳。锡以此方。酸枣仁当归各一两。生地黄四两。柏子仁麦门冬天门冬各一两。远志五钱。五味子一两。白茯苓人参丹参元参桔梗各五钱。炼蜜丸。每两分作十丸。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灯心枣汤化下。食远临卧服。或作小丸亦可。各书略异。)陈修园曰。小篆。心字篆文。只是一倒火耳。火不欲炎上。
心中烦懑不宁者是也。责之心虚有火。简易方以竹叶汤主之。若左手寸脉微弱。则服柏子养心丸。或调补心丹。临卧服。《女科秘旨》清轮印禅师公元1771──公元1711年
平补正心丹(局方)治心血虚少。惊悸颤振。夜卧不宁。龙齿(通红醋淬。水飞净。一两。形如笔架。处理如石。中白如粉。之粘舌者真)远志(甘草汤泡。去骨)人参(各一两)茯神酸枣仁(炒。各两半)柏子仁归身石菖蒲(各一两)生地(二两。一作熟地)肉桂(一两。不见火)山药(两半)五味子(半两)麦门冬(去心。两半)朱砂(另研。水飞净。半两)上十四味。为末。炼白蜜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五十丸。米汤、参汤、龙眼汤、
遇事易惊或无故自惊之证。出《素问·大奇论》。亦称喜惊、惊伤。因火热烁动于心,而心动神乱,或正虚触事易惊。《张氏医通·神志门》:“夫惊虽主于心,而肝胆脾胃皆有之。惊是火热烁动其心,心动而神乱也。若因内气先虚,故触事易惊,或卒然闻响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皆使人有惕惕之状也。”治用温胆汤加熟枣仁,或选用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等方。《杂病源流犀烛》卷六治因大惊而病者,用黄连安神丸;由肾
梦遗 病证名。睡梦中遗精的病证。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梦失精、梦泄精、梦泄。多因见情思色,相火妄动,或思考过度,心火亢盛所致。《类证治裁》:“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焉。”治宜清心宁神,或兼滋肾固精。方用清心莲子饮、妙香散、静心汤、补心丹、知柏八味丸等。气实火旺者,用龙胆泻肝汤直折其火。湿热下扰者,用秘精丸,大、小分清饮。详梦精条。作者:
张镜人理中活血汤3.蒲辅周两和散4.岳美中清暑益气生津汤5.邓铁涛化痰愈心汤6.孟百三宁心汤7.金梦贤 活血定心汤8.李斯炽 补心丹9.高省身 参楼薤桂汤10.张学文 通脉疏经汤11.庞贵三 脑心痛II号12.乔仰光 益心汤13.武明钦 益气化瘀通痹汤14.方药中参茂丹鸡黄精汤15.陈道隆 柔肝化瘀汤16.张子义 通脉宁心汤17.姜春华 温阳通痹汤18.柯雪帆 冠心通痹汤 19.沙星垣 通浊汤
张镜人理中活血汤3.蒲辅周两和散4.岳美中清暑益气生津汤5.邓铁涛化痰愈心汤6.孟百三宁心汤7.金梦贤 活血定心汤8.李斯炽 补心丹9.高省身 参楼薤桂汤10.张学文 通脉疏经汤11.庞贵三 脑心痛II号12.乔仰光 益心汤13.武明钦 益气化瘀通痹汤14.方药中参茂丹鸡黄精汤15.陈道隆 柔肝化瘀汤16.张子义 通脉宁心汤17.姜春华 温阳通痹汤18.柯雪帆 冠心通痹汤 19.沙星垣 通浊汤
火所在脏器、经脉之不同,虽同是经闭,但出现之兼证不同,治方亦异。内火炽灼肺经,气壅热闭,以致经闭,兼见喘嗽肩痛,治宜清金利气,方用清肺饮合地骨皮饮。火灼心经,兼见夜寐多梦、烦躁,治宜清心火,养心血,实火用三和汤、导赤各半汤,虚火用清心莲子饮、补心丹。肝经火旺者,兼见胁肋刺痛,小腹火热上冲,治宜清血室之火,方用芩连四物汤合小柴胡汤。脾经血燥者,兼见大便干结,治宜滋阴清脾,方用《证治准绳》当归饮、栀连
”药方,方中有十七味中药,每一味药均用得恰到好处,无懈可击。难怪贾蓉将这张方子和证情讲给他父亲贾珍听后,贾珍笑道:“他原不是那种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 再如第二十八回,黛玉说大夫叫自己吃“天玉补心丹”。天王补心丹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由熟地、白茯苓、人参、远志、当归、杜仲等十八味中药制成。功能为补心、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神志不宁、心悸、盗汗、心烦、失眠诸症。而林黛玉幼时即“怯弱不胜
服之能宽神消虑全志通神明不老不忘光明朱砂明净乳香(各一分)酸枣仁雪白茯苓(各半两)上为细末以枣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清净水吞下一丸《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应。 3失眠 患者某,男,56岁。2006年8月19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经常不易入寐,或寐而不安,多梦易醒,近日来发展为彻夜不寐,晨起头晕耳鸣,肢倦乏力,竞至难以完成日常工作。曾服中药归脾汤、补心丹等皆不见效,又服西药眠尔通、舒乐安定等亦未曾见效。诊其舌质淡,舌苔白腻且厚,脉无力而滑,寸部微弱。处方如下: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2g,枳实10g,竹茹10g,茯神15g,酸枣仁12g,甘草
凡产后运闷有四种有下血太多虚极运闷宜服羊肉汤兼黑神散有血下少血上逆于心亦令运闷如心腹刺痛宜服四物汤加桂黑神散芎散有体中素多风疾因产损伤气血乘虚而运闷四物汤加防风羌活热多者与独活柴胡汤并治风痰药有心气将温过度邪热上乘于心亦令人言语错乱运闷者宜服镇心补心丹生姜生地黄散至宝丹桃奴丸《医说》南宋张杲公元1127-1279年
,气滞而不寐者,则当疏肝养血。有因胸膈痰壅,气逆而不寐者,则当涤痰降气。有因病后血少,或劳症阴虚而不寐者,则当滋阴养目。此尚大略,然虚实不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加减补心丹生地白芍丹皮枣仁〔养血。〕麦冬〔同竹叶以清心。〕茯神远志石斛〔安神。〕加竹叶圆肉调服朱砂末。有痰加竹沥,心火甚者加犀角、黄连,虚者加人参。此方养血、清心、安神,宗仲淳法甚效,随症加减治之。《顾松园医镜》清顾靖远公元1644-1
治心虚诸疾干山药人参茯苓菖蒲(各四两)熟地黄黄紫石英(各二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辰砂一两为衣临卧白汤化下一丸《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