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0/10/22 16:57:28
摘要:中文名细柄芋属拼音名xibingyushu拉丁名Hapaline中国植物志13(2):65描述HapalineSchott细柄芋属,天南星科,5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我国有细柄芋H.ellipticifoliumC.Y.WuetH.Li1种,产云南。纤弱、矮小草本;叶和花序同时出现;叶片长,心状箭形;花序柄常比叶柄长;佛焰苞狭窄,管部短,席卷,檐部线状披针形,反折;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略短,下部雌花序紧贴于佛焰苞上,单侧着花;雄花序与雌花序以不育花相间;花无花被;雄花有雄蕊3枚,合生成盾状,盾面狭长六边形,药室悬于盾状体的边缘;雌花:子房1室,胚珠单生,倒生,着生于室内侧壁的中部以下。属下物种细柄芋
查看全文 [ 301字 ]
发明凿柄治妊娠难产,烧灰酒服,取其开凿孔窍也。铳楔烧灰服,取其迅发之疾也。《本经逢原》清张璐公元1617-1700年
(《拾遗》)【释名】千椎草《纲目》。【主治】难产。取入铁孔中木,烧末酒服(藏器)。刺在肉中,烧末,酒服二方寸匕(思邈)。【发明】时珍曰∶女科有千椎草散∶用凿柄承斧处打卷者,烧灰,淋汁饮。李魁甫言其有验,此亦取下往之义耳。【附方】新一。反胃吐食∶千槌花一枚烧研,酒服。(《卫生易简方》)《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拾遗》)【主治】鬼打,及强鬼排突人中恶者,和桃奴、鬼箭等,作丸服之(藏器。时珍曰∶务成子治瘟疾鬼病,萤火丸中亦用之)。《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无毒。主鬼打及强鬼排突人致恶者。和桃奴、鬼箭等,丸服之。《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1ml针管、培养箱。1.2方法用无菌棉拭子浸有生理盐水,往返涂抹呼叫器手柄表面,同时不停的旋转棉拭子,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下打开试管盖,将涂抹后的棉拭子头放入无菌盐水中并剪去手接触过的部分,然后加盖送细菌室同样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操作,用针管取1ml样品倾注在琼脂培养基中,然后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h后进行细菌计数、染色、做生化反应、鉴定细菌种类。2结果通过实验证明,未经消毒的呼叫器手柄感染率达10
针柄灸 针灸疗法之一。即温针灸。见该条。作者:
[中文名称]柄花菊素[英文名称]Ovatifolin[别 名][化学名称]Ovatifolin[分子式][分子量][物理性质][成分分类][药理作用]抗肿瘤[毒 性][不良反应][用 途][成分来源]菊科植物柄花菊茎.叶,米梯柄花菊茎和叶.作者:自动采集
【摘要】目的为经胸骨劈开径路行脊柱上胸部等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例干燥胸骨柄标本和2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胸骨柄湿标本上测量胸骨柄的长、宽、厚度,在计算机上测定50例胸部X线片上胸骨柄颈静脉切迹和胸骨角所平对的脊柱椎体平面。结果30例干燥胸骨柄标本的平均长度为(50.98±6.21)mm,平均最大宽度为(63.82±7.04)mm,平均最小宽度为(22.37±4.12)mm,平均厚度为(1
胸骨柄犄角状骨突较少见,笔者2000~2005年8月共搜集到7例,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2例,女5例;年龄28~50岁;均为体检时摄胸部正位片意外发现;双侧骨突3例,单侧4例;追溯病史:4例曾有上胸部不适感,1例2年前右胸疼痛诊断为泰齐综合征,但治疗后疼痛消失。 1.2X线表现见图1~3。自胸骨柄一侧或两侧发出犄角状的骨性突起,向外上方斜插入锁骨与第一前肋间
[中文名称]芒柄花甙[英文名称]ononin[别 名][化学名称]ononin[分子式][分子量]430[物理性质]Retentiontime(t)values(min):16.0;[M+H]+:431;Fragmention(m/z):269;UvλofthestandardsRmax(nm):255,301sh[成分分类]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毒 性][不良反应][用 途][成分来
[中文名称]芒柄花黄素[英文名称]formononetin[别 名][化学名称]formononetin[分子式][分子量]268[物理性质]Retentiontime(t)values(min):32.6;[M+H]+:269;Fragmention(m/z):-;UvλofthestandardsRmax(nm):250,303sh[成分分类]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毒 性][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患者施行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对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6例患者疗效满意,随访1~60个月,平均随访36.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0.6分,优20例(76.9%),良4例(15.3%),可2例(7%),优良率92.2%。[结论]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由于保留了全部的股骨颈和部分股骨头,力学传导与分布更接近于人体的自然生物
二穗短柄草、水稻和拟南芥NAC家族成员进化树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distachyon)是一种温带禾本科植物,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早熟禾亚科基因组被测序的第一个成员(这个亚科的成员还包括小麦、大麦和柳枝稷)。二穗短柄草植株矮小,自花授粉,生活周期短,生长条件简单,基因组小,易于进行遗传转化,是新的禾本科模式植物。目前,二穗短柄草功能基因组,特别是抗逆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才刚刚开始。NA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柄占位性病变的分次X刀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垂体柄占位性病变的分次X刀治疗过程。患者2例,女性,年龄14岁、16岁。分别在9天、17天内分次X刀治疗3次、4次。1例单纯CT薄层扫描定位,1例核磁共振薄层扫描与CT薄层扫描图像融合,分别采用美国RSA第三代X刀和美国RSA第五代X刀治疗,利用非共面弧交角聚焦技术,准直器分别为0.4cm+0.75cm和1.25cm。中心剂量分别
[中文名称]芒柄花黄素-7-氧-b-D-葡萄糖苷-60-氧-丙二酸盐[英文名称]formononetin-7-O-b-D-glucoside-60-O-malonate[别 名][化学名称]formononetin-7-O-b-D-glucoside-60-O-malonate[分子式][分子量]516[物理性质]Retentiontime(t)values(min):24.3;[M+H]+:
【关键词】垂体微脉瘤;MRI诊断垂体微腺瘤诊断临床报道较多,但对无垂体柄移位的垂体微腺瘤的研究报道较少。无垂体柄移位的微腺瘤,单从形态学上分析,易与青春期正常垂体混淆,容易漏诊或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怀疑微腺瘤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现将我院发现的10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们选择15例临床高度怀疑垂体微腺瘤的患者行MRI检查,男4例,女11例,年龄11~
[中文名称]圆叶肿柄菊素F[英文名称]TagitininF[别 名][化学名称]Propanoicacid,2-methyl-2,3,3,4,5,6,9,11a-octahydro-9hydroxy-6,10-dimethyl-3-methylene-2-oxo-6,9-epoxyeyclodeca[b]furan-4-ylester[3aR-(3aR*,4R*,6S*,9R*,10Z,11a
【摘要】[目的]评价新型记忆合金无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成人股骨的螺旋CT图像,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股骨的三维模型,根据股骨模型的结构设计新型记忆合金股骨假体。建立三维股骨模型、传统有柄假体及新型记忆合金无柄股骨假体有限元模型。在静态载荷及行走载荷下,对各种模型的VonMises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记忆合金无柄股骨假体股骨上的应力分布与正常股骨相近。记
【关键词】微创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是一种成功、成熟、标准的骨科治疗技术,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因感染、脱位、松动、下沉、断裂、骨折等原因而失败的病例增多,需要翻修的有柄人工关节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无柄人工髋关节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很好的减少了上述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产生,微创小切口在髋关节置换术
【摘要】目的探讨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患者施行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对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0例患者疗效满意,随访5~24个月,平均12.6个月,平均Harris评分92.1分,优16例17髋,良3例3髋,可1例2髋,优良率90.9%。结论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易于翻修,疗效满意可靠,较适合高龄及年轻患者。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关键词】髋关节;
摘要: [目的]探讨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患髋后外侧切口显露髋关节,使股骨头脱位,清除关节内病变组织,用中心定位器定位打入中心针,用塑骨器塑骨,安装罩体,用中心钉和大、小粗隆松质骨螺钉固定。以有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同样方法安装髋臼假体。[结果]本组9例,平均随访时间1a8个月。按Harris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估,优5例,良2例,可1例,差无,优良率为7/9。[结论]无柄人工髋
2007年04月19日海南经济报8日前,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骨科主任蒙美运等首次采用无柄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为一骨病患者成功地实施手术治疗,此项技术将骨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方法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目前,患者的恢复状况良好。据悉,来自海口的魏某患左髋关节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症状,已有18个月有余。4月初,他慕名来到该科骨科求治,经影像检查和病情分析,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达到了Ⅲ期。该科精心组织病例
【关键词】静脉输液;针柄;固定法静脉输液在临床中是最常见且为人们熟悉的一项治疗方法。针头固定对输液过程的成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针头固定均采用针柄右侧固定法,笔者对我科2008年4~6月的部分静脉输液患者进行了针柄左侧固定法与右侧固定法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300例静脉输液患者,年龄15~73岁,平均42.3岁。将患者分2组,试验组150例,男72例,女7
胸骨柄胸锁关节部骨折,大多由直接暴力撞击肩部着地所引起,且同时伴有对侧多根肋骨骨折,临床上十分少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女,16岁。因车祸致右侧肩部及左侧胸部受伤急诊入院。查体:T36.8℃,P116次/min,R28次/min,BP90/50mmHg。右侧胸锁关节处明显隆起、肿胀,局部压痛。左侧胸部压痛,可闻及骨擦音,间接挤压征阳性,双肺呼吸音减弱。X线检查:(1
非骨水泥锥形钛合金多孔涂层股骨柄应用8~12年后随访研究(pdf)【摘要】目的研究锥形钛合金多孔表面涂层股骨柄远期生存率和并发症。方法总共124例患者,行136侧全髋置换术,其中1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自然死亡,另有22例在随访中失去联系,余下的90例(96侧THR)平均随访9.6年。从临床疗效和X线检查两方面来分析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平均Harris评分从58分提高到93分,大腿痛的发
喉针 医用器械名称。《外科正宗》卷四:“喉针长六寸,细柄扁头,锋尖,刺破脓血者皆善。”作者:
05年实地调查采到的9种野生薯蓣(柴黄姜D.nipponicavar.、绵萆薢D.septemloba、薯蓣D.opposita、福州薯蓣D.futschauensis、黄独D.bulbifera、细柄薯蓣D.tenuipes、日本薯蓣D.japonica、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薯莨D.cirrhosaLoar),对其地上茎叶、地下部分(根茎或块茎)的组织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分
五、松果体 松果体又称脑上腺,呈扁圆锥形,以细柄连于第三脑室顶。松果体表面包以软膜,软膜结缔组织伴随血管伸入腺实质,将实质分为许多小叶,小叶内主要由松果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等组成。 松果体细胞(pinealocyte)与神经内分泌细胞类似,在HE染色片中,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胞质少,弱嗜碱性。在银染色切片中,可见细胞具有突起,短而细的突起终止在邻近细胞之间,长而粗的突起多
披针,古之多用马衔铁为之,此性软不锋利,用之多难入肉,今以钢铁选善火候铁工造之,长二寸,阔二分半,圆梗扁身,剑脊锋尖,两边芒利,用之藏手不觉,入肉深浅自不难也。如脓深欲其口大,直针进而斜针出,划开外肉,口则大矣;喉针长六寸,细柄扁头、锋尖,刺喉脓血者皆善。《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年
D.oppositaThunb.)、黄独(D.bulbiferaL.)、绵萆薢(D.septemlobaThunb.)、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细柄薯蓣(D.tenuipesFranch.etSav.)、福州薯蓣(D.futschauensisUline)、柴黄姜(D.nipponicaMakinovarrosthorniiPrainetBur
获2006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周俊院士是第五位荣获此项殊荣的著名科学家。此前被授予云南省科技界最高奖励的四位著名科学家分别是蒋志农、吴征镒、戴永年、张亚平。此外,昆明植物所还有“天南星科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与分类学研究”和“重要天然产物植物环肽的系统化学研究”两项成果获2006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周俊院士40多年来扎根云南长期从事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的研究,率先在国内系统
治风牙疼,牙龈宣烂,牙齿动摇,腮颔浮肿,皆能治之。红椒(去目,炒)鹤虱牙皂荜茇(古方治牙疼为要药)缩砂(去壳,各半两)荆芥上捣为细末。每用少许,于痛处擦之,有涎吐出,不得咽,少时用温水漱口,频频擦之立有神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刊于宋·元丰年间太平惠民和剂局所公元1078年-1085年
防风毒,流泪不止。细辛川芎(各一两)菊花桑白皮旋复花石膏苍术(各一两)蒺藜(二两)上为末,木贼煎汤送下。《明目至宝》
治眼睛打伤,有妨瞳仁,睛疼出血。荆芥穗茯苓车前子地骨皮细辛没药(各二钱)上为末,空心温酒调下。《明目至宝》
细辛。前胡、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各等分。为末,乳香汤调服。《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清李子毅公元1644-1911年
主风入五脏,闷绝,常自燥痛,或风注入身,冷注鬼注飞尸恶气肿起,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内或外,针灸流移,无有常处,惊悸腹胀,气满,又心头痛,或恍惚悲惧,不能饮食,或进或退,阴下湿痒,或大便有血,小便赤黄,房中劳极方∶附子(二分,炮去皮)秦艽(三分)人参(三分)牡蛎(三分,熬)蜀椒(三分,汗,去目、闭口者)干姜(五分)桂心(五分)茯苓(一两)桔梗(一两)防风(一两半)白术(一两)当归(一两)独活(一两
细脉一丝牵,余音不绝然。真阴将失守,加数断难痊。(举之极微,按之不绝。天麦二冬,清金生水;生熟两地,滋阴养阳。)《三指禅》清周学霆公元1872年
治胸痹达背痛短气方。细辛甘草(各二两)枳实生姜栝蒌实干地黄白术(各三两)桂心茯苓(各三两)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东南方所用皆杜衡也,又谓之马蹄香。色黄白,拳局而脆,干则圆,非细辛也。细辛出华山,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于椒,故《本草》云。细辛水渍令直,是以杜衡伪之也。襄汉间,又有一种细辛。极细而直,色黄白,乃是鬼督邮,非细辛也。《苏沈良方》北宋沈括及苏轼撰公元960-1127年
辛温性烈,肾经本药,心经引经药,散风寒浮热,温经发汗,能行水气以润肾燥,专治少阴经头痛,北产者良。《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曰〕凡使细辛,切去头、土了,以瓜水浸一宿,曝干用。须拣去双叶者,服之害人《濒湖炮炙法》南北朝刘宋、雷学所着公元420-581年
嗽,法皆禁用。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服过一钱,使人闷绝,因其气浓而性烈耳。双叶者,服之害人。恶黄、野狼毒、山茱萸,忌生菜,畏硝石、滑石。反藜芦。〔利〕辛温香燥,善开窍,散风寒,入心肺肾三经,能行心下水停,宣通游风浮热,口疮喉痹,利九窍。〔修治〕二八月采根纯阳,切去头子,以瓜水浸一宿,曝用。北产华阴者,细而香最佳。南产者,名土细辛,稍大而不香,又名马辛。《本草害利》清凌奂公元1644-1911年
辛温无毒。轻清上浮而升。阴中阳也。入足厥阴少阴血分。为手少阴引经之药。(入煎剂不可过一钱。多则令人气闷。)【主治】散咳逆头痛风湿痹痛。温中下气。益肝胆明目。利九窍。治恶风头风。止迎风泪下。除齿痛。故水停心下不行。则肾气燥。宜细辛之辛。以行水气而润燥。邪气自里之表。则胆气不足。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清少阴之症。恶(山茱萸黄)忌(生茱)畏(滑石)反(藜芦)《本草择要纲目》清蒋介繁公元1644-1911年
细辛汤,辛温能散。故凡风寒风湿头痛、口疮、喉痹、齿诸病用之,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发之之义也。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之。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则肝气有余,惊痫眼目诸病宜之。辛能润燥,故通少阴,诸经及耳窍闭塞者宜之。又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凡口舌生疮者,用细辛、黄连末掺之。凡血虚内热火郁,头痛发热,咳嗽者戒用;以其辛烈耗真气也。细辛辛之极者,用不过五分。《本经逢原》清张璐公元1617-1700年
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核】曰∶出华阴、高丽山谷中者为上,今处处虽有,皆不及也。南阳临海者亦可用。山海经云∶浮戏之山多少辛。管子云∶五沃之土群药生,细辛是矣。春生苗,一根则一叶相连,今多以杜衡为之。博物志云∶杜衡能乱细辛,振古已然颐为能乱细辛者,不止杜衡,当以根苗色味细辨之。叶似小葵,茎柔根细,端直而长,色紫味辛,嚼之习习如椒者,细辛也。叶似马蹄
壳属金,糠之性则热也。【主治】卒噎,刮取含之(《别录》。亦可煎汤呷之)。烧研,水服方寸匕,令妇人易产(时珍。出《子母秘录》)。【发明】弘景曰∶治噎用此,亦是舂捣义尔。天下事理,多相影【附方】旧一,新一。膈气噎塞,饮食不下∶用碓觜上细糠,蜜丸弹子大,时时含咽津液咽喉妨碍,如有物吞吐不利∶杵头糠、人参各一钱,石莲肉(炒)一钱,水煎服,日三次。《圣济总录》)《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治心腹俱痛附子细辛人参(各二分)干姜(四分)吴茱萸(一合)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饮下《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治肺经不足,胃气怯弱,或冒风邪,或停寒有饮,咳嗽倚息,不得安卧气减食,干呕作热,嗽唾结痰,或吐涎沫,头目昏眩,身体疼重,语声不出面脚膝,时带虚浮,痰咳不止,痛引胸胁,不问新久,并宜服之。北细辛(去苗)半夏(洗七次,各一两)甘草(炙)乌梅(去核,各一两半五味子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二盏半,生姜十片,煎至一盏,用纱帛滤去滓,温服。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刊于宋·元丰年间太平惠民
气温。味辛。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细辛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肺属金而主皮毛。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气不降。而咳逆上气之症生矣。细辛辛入肺。温能散寒。所以主之。风为阳邪而伤于上。风气入脑则头痛。脑动风性动也。其主之者。风气通肝。入肝辛散也。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百
此名蚁(又名鼠),用穿山甲十四片,烧枯研末,猪油调敷,神效。如若不愈,照卷十一瘰门鼠各方治之。《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苦甘微寒,泻热清神,善消油腻,为清利头目专药。空腹忌之。茶子∶捣汁,洗衣去腻。《药性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