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五痫为按牲畜叫声和发病形态命名的痫病[1]。《丹溪心法》、《古今医鉴》等均认为痫病发作时的似猪羊叫声,为痰涎阻塞诸窍所致,治法不需细分[1]。
五痫按五脏分属命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五脏痫(《婴童百问·惊痫》)[1]。即肝痫、心痫、脾痫、肺痫、肾痫。
肝痫为病证名[2]。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2]。《医学入门·痫》:“肝痫,面青,摇头,喜惊,作鸡鸣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者曰肝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怒而起,怒不得越,痰涎壅盛,口多喊叫,面青目瞪,右胁作疼而中气作闷者为肝痫[2]。
心痫为病证名[3]。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3]。《医学入门·痫》:“心痫,面赤,口张,摇头,马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曰心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证因惊而发,心烦闷乱,躁扰不宁,舌多吐出,涎沫满口,来时速而去亦速者为心痫[3]。
脾痫为病证名[4]。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4]。《医学入门·痫》:“脾痫,面黄,下利,吐舌,羊吼。”《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色痿黄,目直,腹满自利。四肢不收,其声如牛者曰脾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饮食失节,饥饱无时,痰蓄气逆而发,手足搐搦,唇口掀动,痰沫外出,卒然而仆者为脾痫[4]。
肺痫为病证名[5]。五痫之一[5]。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医学入门·痫》:“肺痫,面白,吐沫,腹胀,牛吼。”《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如枯骨,目白反视,惊跳反折,摇头吐沫,其声如鸡者曰肺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忧悲太重,痰涎入肺而发,声嘶啼泣,旋运颠倒,目睛上瞪,恶寒拘急,气下则甦者为肺痫[5]。由肺气虚,或阴虚火旺而发[5]。其症面如枯骨,目白反视,惊跳反折,摇头吐沫等。气虚者用五味异功散;阴火上冲于肺者,用地黄丸[5]。
肾痫为病证名[6]。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6]。《医学入门·痫》:“肾痫,面黑直视,如尸,猪叫。”《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黑,目振,吐涎沫,形体如尸,其声如猪者曰肾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淫欲太过,内气空虚,相火妄动,郁而生涎,因恐而发,腰背强直,头眩旋运者为肾痫[6]。
五痫指风痫、食痫、惊痫、痰痫、饮痫等五种[1]。
风痫指痫证发作由本虚蓄热,风邪乘袭,或肝经有热引起者[7]。《圣济总录》卷十五:“风痫病者,由心气不足,胸中蓄热,而又风邪乘之。病间作也,其候多惊,目瞳子大,手足颤抖,梦中叫呼,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涎沫,无所觉知是也。”治宜用麻黄饮、茯神汤、钩藤丸、丹砂丸等[7]。
食痫为病证名[8]。指痫因小儿伤乳或伤食而发者[8]。《诸病源候论·痫候》:“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症见发热,或不发热,或吐后发热,嗳吐馊气即发搐,大便酸臭等[8]。治宜下之[8]。用四味紫丸等[8]。《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食痫为病,伤肉食,手足搐动,角弓反张,或拳挛,或张狂大声,如羊如犬大叫,吐出饮食方定。其饮食尽被痰涎包裹在其中。”
惊痫为痫因受惊而发者[9]。《诸病源候论》痫候:“惊痫者,因惊怖大啼乃发。”治宜钱氏蛇黄丸等[9]。
痰痫为病证名[10]。《奇效良方》卷六十四:“痰痫为病,此患似张狂,作之不常,或半年一作,或一年,或一月,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一身惊搐,不废手足,不废头目,其人张狂如梦中,如半醉,灯下不知人,皆从梦寐中作,所以无常也,忽耳不能闻,其目不能视,如狂。”
饮痫为病证名[11]。《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饮痫为病,此患吃食不知饱,忽然连三五日不甚思食,手足搐动,多自梦寐中作,食之太饱,亦便发作。”
合,不可备用,然大黄不得阙。《葛氏肘后》小儿二十五痫。大黄汤方大黄甘草(炙)当归(各一两)细辛(二分...
三因云古方有五痫五脏痫六畜痫等名证不同难于备载别录有五痫之证一曰马痫作马嘶鸣以马属在午手少阴君火主之...
云古方有三痫五脏痫六畜痫等名证不同难于备载别录有五痫之证一曰马痫作马嘶鸣以马属在午手少阴君火主之故其...
,遂立此名。可见癫痫无二,而诸家于癫证之外,又有痫证,诚属牵强,无足凭也。(《景岳》)痫字从病从间,...
《三因》云∶古方有五痫、五脏痫、六畜痫等,名证不同,难于备载。《别录》有五痫之证,一曰马痫,作马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