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wú gōng
centipede[朗道汉英字典]
chilopod[朗道汉英字典]
scolopendra[朗道汉英字典]
Scolopendra(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entiped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蜈蚣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 的干燥体[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Scolopendra(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centipede(《中医药学名词(2004)》)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 的干燥体[1]。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体[2]。
蜈蚣主产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陕西等地[2]。
蜈蚣治中风,惊痫,痉挛抽搐,破伤风,面神经麻痹,风湿疼痛,百日咳,骨结核,淋巴结结核,骨髓炎,风癣:煎服,1.5~3g;研末吞服:0.9~1.5g[2]。
蜈蚣现用治癌症[2]。
蜈蚣治疗疮肿毒,溃疡,瘘管久不收口,带状疱疹,疥疮,毒蛇咬伤:研撒或油调敷[2]。
蜈蚣治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几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
蜈蚣治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油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许,不可过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蜈蚣治破伤风: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等分为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热酒灌服。另以药末敷患处,出汗即愈。
蜈蚣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用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都要去掉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各药一起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热水调下。一天服一次。
蜈蚣治蝮蛇螫伤:用蜈蚣研末敷涂。
蜈蚣治天蛇头疮(生手指头上):用蜈蚣一条,烧因熏一、二次即愈。或研蜈蚣为末,调猪胆汁敷涂
蜈蚣治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雷丸一个、百部二钱,共研不末,调醋敷涂。
蜈蚣治瘰疬溃疮: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患处。再将药末敷上。
蜈蚣治耳出脓:用蜈蚣研末吹耳内。
蜈蚣治小儿秃疮:用大蜈蚣一条、盐一发,放油内浸七天,取油涂搽,即效。
蜈蚣治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加片脑少许,调征求谁敷涂。又方:用蜈蚣三、国条,浸入煮开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钱,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时,取油点涂,即时痛止。
蜈蚣治腹在如箕:用蜈蚣三、五条,酒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分为两份,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搅匀,红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连进三服可愈。
蜈蚣水及乙醇等提取物含组氨酸、精氨酸、8-羟基赖氨酸、谷酰胺等[2]。尚含甲壳质、谷氨酸、酪氨酸、蚁酸等[2]。
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另含有脂肪油、蚁酸、核弹甾酸等[3]。药理作用有抗真菌,抗结核,抗肿瘤,抗惊厥,抗炎,降压,镇痛,抗衰老,增强免疫及诱导血小板聚集[3]。
蜈蚣有溶血作用,还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3]
蜈蚣中毒潜伏期为30min到4h,中毒量为15~30g[4]。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意识障碍、心跳及脉搏缓慢、呼吸困难、血压体温都下降[4]。出现过敏反应者,可出现腰臀部瘙痒难耐、全身皮疹,严重的出现过敏性休克[4]。出现溶血反应者,尿成酱油色及溶血性贫血的表现[4]。
被咬伤者,局部炎症反应,疼痛难忍,可形成水泡及坏死;严重者引起淋巴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发生紫癜[4]。
蜈蚣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1.内服中毒后,用2%~3%的碳酸氢钠液洗胃,然后服用药用炭以吸附毒素;输液,给予5%的葡萄糖盐水或10%的葡萄糖液并加入维生素C。
2.对症治疗:给予阿司咪唑、糖皮质激素或氯苯那敏抗过敏治疗,如果出现过敏性休克,予抗休克处理,可将氢化可的松加入液体中静滴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如有呼吸困难, 给予吸氧、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心跳减慢的可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如出现急性溶血时,可给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必要时给糖皮质激素,减轻红细胞破坏,防止肾衰。
3.局部被蜇伤者,立即用火罐拔出毒液,并用3%氨水或5%的碳酸氢钠液或肥皂水清洗伤口;用0.5%普鲁卡因溶液局部封闭;用蛇药外敷。
蜈蚣
Wugong
SCOLOPENDRA
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L.Koch的干燥体。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
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一对,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不得过1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去竹叶,洗净,微火焙黄,剪段。
辛,温;有毒。归肝经。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3~5g。
孕妇禁用。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S3-B-0769-91处方:生马钱子?500g蜈蚣32条木鳖木(去壳)160g生川乌100g生草乌...
络石藤60g石南藤60g穿山龙45g乌梢蛇45g蜈蚣(去头尾足)9条全蝎45g土鳖虫45g牛膝15g...
0g赤芍60g木鳖子60g白芷60g血余炭30g蜈蚣1g肉桂60g阿魏12g乳香12g没香12g制法...
钱白花蛇、蕲蛇、红花、土鳖虫、乳香、没药、全蝎、蜈蚣、地龙等。风湿祛痛胶囊的功能主治:燥湿祛风,活血...
15g榛蘑1500g制马钱子100g狗骨胶15g蜈蚣15g甘草15g乌梢蛇50g制法:以上十九味,取...
(附论)凡蜘蛛、蜈蚣所伤。轻者肿疼痛。甚则溃而成疮。自非外以药涂敷。内以药疏导。未易得方四神膏治蜘蛛...
∶山东人呼蜘蛛一名蛆,亦能制蛇,而蜘蛛条无制蛇谓蜈蚣也。颂曰∶按∶《尔雅》∶蒺藜,蛆也。郭注云∶似蝗...
蜈蚣味辛,温,有毒。主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
调涂,干则以醋润之,痛立止。治恶指,谚云天蛇头。蜈蚣(一条,火上烧)上以烟熏病指,一二次,即安。治蛇...
)野鸽粪(炒)白僵蚕(各半两)雄黄〔一(二)两〕蜈蚣(一对)天麻(一两)上为细末。分作三分。二分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