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tiān xiān téng sǎn
天仙藤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香附散、天仙藤饮
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不须要天台者,但得软白、香而辣者良)各等分。
上为细末。
《妇人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之天仙藤散主治子气。妊娠自3月成胎之后,两足自脚面渐肿腿膝以来,行步艰辛,以至喘闷,饮食不美,似水气状,至于脚趾间有黄水出者。
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木瓜3片,紫苏3叶,同煎至7分,放温澄清,空心、食前服,每日3次。小便利,气脉通,体轻,肿渐消,更不须多服。
天仙藤、青蒿子(炒)、桑白皮(炒)、香附子(炒)、荆芥穗、前胡(生姜汁制.炒)、柴胡、桔梗、麻黄(去根.节)、苍术(炒)、干葛、陈皮,各十斤。茴香(炒)、秦艽、川芎、白芍药、黄半夏(为粗末.姜汁炙)、羌活,各二斤半。甘草(炒)、肉桂(去粗皮)、白芷、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各五斤。
上二十四味,为粗末。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天仙藤散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感冷冒寒气弱体虚,多倦少力。常服壮筋骨,肢体轻健,进食。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乌梅、枣子,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并两滓作一服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茯苓、白术、大腹皮、人参、紫苏、当归、杏仁、厚朴、白芍。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方之天仙藤散主治子气(亦名胎肿)。妊娠3月,两足自脚面渐肿至腿膝,行步艰辛,以致胸膈喘闷,饮食减少,似水气状,脚趾间有黄水出者。此系素有风气,或冲任二经有血风所致。
是方四君补正气,归、芍养胎血;附、陈、乌、腹利气消胀;杏、朴快膈温中,天仙佐之;紫苏主治妇人血风之气。肿消之后,当用四物、四君、杜仲、远志、山药、木香之属,峻补气血。
天仙藤1两,甘草(炙)1两,桔梗(炒)1两,青皮(去瓤)1两,香附子2两,天台乌药2两,川白芷2两,陈皮(去白)2两。
上为末。
《魏氏家藏方》卷四方之天仙藤散主治蒸热劳气,百骨痠痛,腰背拘急,小便赤黄,脚手沉重,胸中不快。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乌梅1个,煎至7分时,通口服。
天仙藤5两(炒焦)。
上为细末。
《妇人良方》卷二十引《经验妇人方》之天仙藤散主治产后腹痛不止,及一切血气腹痛。
每服2钱,产后腹痛,用炒生姜、小便和细酒调下;常患血气,用温酒调服。
独有方论治此病,方名初谓之香附散,李伯时易名曰天仙藤散也。〔薛〕前证若胸满腹胀,小便不通,遍身浮肿,...
也,独有论治此证,方名初谓之香附散,李伯时名曰天仙藤散也。(子气者,因子而肝脾气阻,土遂不能制水,故...
独有方论治此病,方名初谓之香附散,李伯时易名曰天仙藤散也。〔薛〕前证若胸满腹胀,小便不通,遍身浮肿,...
名曰子气,即水气,俗名皱脚。治此病者,先服加味天仙藤散,如不效,则服茯苓汤,再不效,服补中益气汤加茯...
,渐至腿膝,喘闷不安。或足趾缝出水,名水气。用天仙藤散。脾胃虚弱,兼用四君子汤。未应,用补中益气,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