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穴位 | 人迎 | ||
汉语拼音 | Renying | ||
罗马拼音 | Jenying | ||
美国英译名 | Welcomed by Man | ||
各 国 代 号 | 中国 | ST9 | |
日本 | 9 | ||
法 国 | 莫兰特氏 | E9 | |
富耶氏 | |||
德国 | M9 | ||
英国 | S9 | ||
美国 | St9 |
人迎为经穴名(Renyíng ST9)[2]。别名天五会、五会[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2]。人迎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此穴在人迎脉部位,故名人迎[2]。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头痛,瘰疬,饮食难下,胸满气喘,胸满气逆,呼吸喘鸣,瘿气,喘息,食不下,支气管哮喘,扁桃体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咯血,眩晕,胸闷气喘等。
天五会(《针灸甲乙经》),五会(《铜人针灸经》)。
人迎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
颈[4]
标准定位:人迎在颈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5][6]。
人迎位于颈部,喉结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颈总动脉处[3]。
人迎穴位于颈部,横平喉结,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2]。
人迎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人迎穴的位置
人迎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人迎穴的位置(肌肉)
人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颈动脉三角。皮肤由颈丛的颈横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颈丛的皮神经以外,还有颈前浅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支配的颈阔肌。针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在喉结水平,穿皮肤、皮下组织深进颈动脉三角。该三角内,有颈深筋膜形成的颈动脉鞘,鞘内包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二者之间后方的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襻位于颈动脉鞘的表面或鞘内。
皮肤一皮下组织和颈阔肌一颈固有筋膜浅层及胸锁乳突肌前缘一颈固有筋膜深层和肩胛舌骨肌后缘一咽缩肌[2]。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6]。
浅层有颈横神经、面神经颈支和颈前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舌下神经和甲状腺上动脉分布;再深层有颈血管鞘(鞘内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干),鞘后有颈交感干经过[6]。
布有颈皮神经及面神经颈支,深层为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的分歧处[3]。
人迎、寸口、趺阳3大动脉,在中医脉诊中居于重要地位。人迎者,胃脉也。人得天地之气而成,水谷之气而生。《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迎位高可以迎受天气,经穴属胃可以迎受地气。胃为水谷之海,阳明多气多血。五脏六腑既可迎受其气,使“气凝为人”。[8]
人迎穴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头痛,瘰疬,饮食难下,胸满气喘,胸满气逆,呼吸喘鸣,瘿气,喘息,食不下,支气管哮喘,扁桃体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咯血,眩晕,胸闷气喘等。
人迎穴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头痛、瘰疬、饮食难下、胸满气喘[6]。
人迎主要用于治疗胸肺、颈项等部疾患:如胸满气逆、呼吸喘鸣、咽喉肿痛、瘿气、喘息、食不下,以及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扁桃体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等[2]。
人迎主治咽喉肿痛,咯血,喘息,瘰疬,瘿气,以及高血压等[3]。
人迎穴主治头痛,眩晕,咽喉肿痛;瘰疬,瘿气;胸闷气喘[7]。
2.呼吸系统疾病:咽喉炎,扁桃腺炎,声带疾患,哮喘,肺结核,咯血;
3.其它: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肿大,雷诺氏病。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2~0.4寸[6][7],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肩部发散散[7]。
一般直刺0.3~0.5寸,避开动脉[2]。
注意:人迎穴不宜深刺或强刺激,或留针时间过长,以免发生反射性休克[2]。
禁灸[2]。
不宜灸[6]。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针灸甲乙经》:阳逆霍乱,刺人迎。胸满呼吸喝,穷诎窘不得息,刺入人迎,入四分,不幸杀人。
《备急千金要方》:凡霍乱,头痛,胸满呼吸喘鸣,穷窘不得息,人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吐逆霍乱,胸满喘呼不得息,项气闷肿,食不下。
降压作用:
针刺人迎对血压的影响十分显著,无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血压或实验性高血压(如夹闭麻醉家兔一侧颈动脉,使血压反向性增高)都有明显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明显[7]。
指压或针刺人迎穴,均能使血压显著下降,心率减慢,后者可被阿托品阻断[2]。
治疗急慢性咽喉炎:
于人迎穴注射清开灵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药物,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0%以上[7]。
选取双侧人迎,配合双侧颊车、廉泉,人迎直刺1寸,平补平泻,留针20 min,每日1次,共治疗30 d,总有效率达90.47%[7]。
疼头痛。百证赋云∶兼临泣,可治泪出。人迎(一名天五会)在颈下挟结喉旁一寸五分,大动脉应手,仰而取之...
,灸三壮。(气府论注云∶刺入三分。)人迎,一名天五会,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以候五脏气,足阳明脉...
入发际以督脉中行神庭穴旁开四寸半禁灸人迎(一名天五会)从头维下行颈下侠结喉旁一寸五分大动脉应手伸头...
阳明胃经(人迎,在结喉两旁,应手之动脉也,又名天五会。《灵枢》曰∶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
在颈大脉应手,侠结喉旁,以候五脏气(原注∶又名天五会)。灸之不幸伤人。《西方子明堂灸经》元·至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