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6/3/16 13:13:25
摘要:食性为养生学术语。指食物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性能。包括食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升降浮沉、归经、主治、配伍、禁忌、用量、用法及食物的产地、采集、贮藏、加工、烹调等。与“药性”理论相似。
查看全文 [ 100字 ]
概述:蚕食性(或慢性匐行性)角膜溃疡(ulcuscornealrodens)是一种慢性、疼痛性角膜溃疡,初发于角膜周边部,沿角膜周边部延伸,再向中央匍行发展,最后累及全角膜,可侵及单眼或双眼,属于一种特发性角膜溃疡,与感染或全身胶原-血管性疾病无关。1849年Bowman首次描述了该病。1867年德国医生AlbertMooren对该病作了详细的报道,并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角膜病,故该病又称为Moo...
epatica)和巨片形吸虫(fasciolagigantica)寄生于草食性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或人体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牛、羊等动物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感染率高达20%~60%。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可数天至2~3个月不等。临床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异位损害。1.急性期主要有不规则发热(38~40℃)、右下腹痛、食欲缺乏、腹胀、腹泻或便秘。尚可有咳嗽、胸痛、右胸闻及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等。...
拼音:dānshíxìngdòngwù英文:monophagousanimals单食性动物指以特定种或属的生物为食物的动物,这种特性称为单食性(monophagy)。例如只选择特定的寄主的寄生、大多数的植食性昆虫、食蚁的食蚁兽和犰狳等。单食性动物的例子非常多。...
拼音:xiáshíxìngdòngwù英文:stenophagousanimals狭食性动物是指对食物选择范围狭窄的动物。这种性质称为狭食性(Stenophagy)。只适于啄食谷类的具粗短喙的鸟类就是一例。最极端的狭食性动物则成为单食性动物。...
拼音:shíxìng英文:qualityoffood食性为养生学术语。指食物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性能。包括食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升降浮沉、归经、主治、配伍、禁忌、用量、用法及食物的产地、采集、贮藏、加工、烹调等。与“药性”理论相似。...
拼音:jiáshéguīròu《*辞典》:夹蛇龟肉:出处:《食性本草》拼音名:JiáShéGuīRòu来源:为龟科动物夹蛇龟的肉。性味:①《食性本草》:寒,有毒。②《纲目》:甘,寒,有毒。功能主治:①《食性本草》:主筋脉,补损,肉生研厚涂。②《日华子本草》:肉可生捣,罯敷蛇毒。摘录:《*辞典》...
拼音:fǎnliúxìngshíguǎnyán英文:refluxesophagitis概述: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ealrefluxdisease,GERD)。反流性食管炎,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
拼音:hèfēishī英文: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全国稻区均有发生,长江以南发生较多,为害较重,目前是我国及亚洲许多国家水稻生产上的首要害虫。其食性专一,只有取食水稻和野生稻才能完成发育。取食时,成虫和若虫群集稻丛基部吸汁为害,唾液中分泌有毒物质,因而稻株不仅被吸食耗去养分,使谷粒千粒重减轻,秕谷粒增加,而且在虫量大时,引起稻株基部变黑、腐烂发臭褐飞虱识别成虫:雌雄均有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体...
拼音:cánshíxìngjiǎomókuìyáng英文:Moorenulcer;rodentcornealulcer曾用名慢性匍行性角膜溃疡(chronicserpiginouscornealulcer)。概述:蚕食性(或慢性匐行性)角膜溃疡(ulcuscornealrodens)是一种慢性、疼痛性角膜溃疡,初发于角膜周边部,沿角膜周边部延伸,再向中央匍行发展,最后累及全角膜,可侵及单眼或双眼...
五叶木通A.quinata(Thunb.)Decns.的果实。产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等地。出处:《饮片新参》拼音名:BáYuèZhá别名:燕蓄子(孟诜),畜蓄子、拿子(《本草拾遗》),桴棪子(《食性本草》),覆子(《日华子本草》),木通子(《本草汇言》),八月瓜(《分类草药性》),八月炸(《南京民间药草》),野毛蛋(《安徽药材》),冷饭包(《浙江中药手册》),野香蕉(《江苏植药志》),羊开口、...
害虫天敌是生物治虫的有效措施,成本低、效果好、节省农药、保护环境。我国20世纪50年代南方柑桔产区引进澳洲瓢虫防治柑桔吹绵蚧,北方果区引进日光蜂防治苹果绵蚜虫,均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利用瓢虫、蜘蛛、食蚜蝇、草铃虫等大面积防治小麦蚜虫和棉花蚜虫取得进展。以菌治虫是80年代新兴的生物防治技术。它是利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杀死害虫。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菌、原生物等,对人畜均无影响,使用时比较安全,...
拼音:dàimàoròu《*辞典》:玳瑁肉:出处:《食性本草》拼音名:DàiMàoRòu来源: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食性本草》:主诸风毒,行气血,去胸膈中风痰,镇心神,逐邪热,利大小肠,通妇人经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摘录:《*辞典》...
脑综合征(hypothalamicsyndrome,HTS)是由于占位、外伤、感染等多种病因累及下丘脑区域,导致以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特征,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以及体温调节、睡眠、饮食、性功能障碍,尿崩症,神经精神异常等表现。起病表现以尿崩症为最多,其次为头痛、视力减退、性功能紊乱(包括性早熟、发育延迟、发育不全及不发育)、肥胖和嗜睡为多见。少见的首发症状有发热、智力减退、摄食异常(...
aL.,为入仓年久而色变的米。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理脾助气,调胃止泻。主治脾虚胃弱,精神不振,烦渴久泄。用法用量:0.3~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陈仓米:出处:出自《食性本草》。1.陶弘景:陈廪米,此今久入仓陈亦者,汤中多用之,人以作醋酒,胜于新粳米。2.《本草衍义》:陈廪米,今《经》与诸家注说皆不言是粳米,为复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陈者性皆冷,频食之,令人自利,与...
,冬季在深水处越冬。为肉食性鱼类,食物种类因个体大小而异,一般幼鱼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大鱼以鱼、虾为食。繁殖期一般在5~7月,在静水或有流水处产卵。卵粘性,粘附于水草的茎叶上,个别种类产浮性卵。常见的种类有红鳍鮊、蒙古红鮊、翘嘴红鮊、青稍红鮊和黑尾近红鮊等。鮊类是天然渔获物中常见的种类,有一定经济价值。为中大型鱼类,如翘嘴红鮊体重可达10千克左右,是此类鱼中个体最大者。肉味鲜美、鲜食、...
拼音:hǎiluó出处:1.《食性本草》鹿角菜条载:“出海州,登、莱、沂、密州并有。”2.《品汇精要》始载其形态:“鹿角菜,茎长二三寸,红紫色,生海中石上,其茎中空而多歧,形类鹿角,故以名之。海人采鬻以作蔬茹,今笔家煮以制笔,盖取其粘滑而不散乱也。”3.《纲目》亦载:“鹿角菜,生东南海中石崖间。长三四寸,大如铁线,分丫如鹿角状,紫黄色。土人采曝,货为海错,以水洗醋拌,则胀起如新,味极滑美。若久浸...
拼音:mǎ英文:马是单胃草食性动物,生性急燥,多属于神经容易兴奋的类型,易受惊吓,具有较好的记忆能力,有特殊的消化系统,如容积较小的单胃、胃的贲门与幽门距离较近、有宽大如汽车内胎似的盲肠、有上升而又有三个急转弯的大结肠。马性情比较暴烈,为了自卫或是注射时由于痛疼而反抗,马会咬、拍、弹、踢。马性成熟年龄为1~2年,繁殖适龄期3~5年,性周期21天,多数为季节性多次发情,发情持续时间3~5天,发情后...
拼音:qiànshígēn《*辞典》:芡实根:出处:《纲目》拼音名:QiànShíGēn别名:役菜(《食性本草》)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根。7月采。性味:①《纲目》:咸甘,平,无毒。②《重庆草药》:辛,平,无毒。功能主治:治疝气,白浊,白带,无名肿毒。①《食性本草》:主小腹结气痛。②《重庆草药》:补脾益肾。治白带。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外用:捣敷。附方:①治偏坠气块:鸡...
甲每侧11枚,肛鳞甲2枚。腹面鳞甲12枚,淡黄色。背腹鳞甲在体侧相连。尾短而尖细。四肢较扁平,指,趾间具蹼,后肢第5趾无爪,余皆有爪。生境分布:多群居,常栖息在川泽湖池中,肉食性,常以蠕虫及小鱼等为食。生活力很强,数月断食,可以不死。分布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安徽、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主产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此外,广东、四川、贵州、福建、陕西、河南、上海等地亦...
拼音:dìhújiāo英文:概述:地胡椒为中药名,出自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食性本草》记载的鹅不食草之别名。别名:地胡椒、球子草、散星草。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minima(L.)A.Br.etAschers.的带花全草。分布东北、华北、华南、中南、西南及陕西。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通窍散寒,散瘀消肿。1.治感冒,头痛,寒哮,百日咳,疟疾,风湿痹痛,煎服:...
拼音:shíshǒuyú《*辞典》:石首鱼:出处:《食性本草》拼音名:ShíShǒuYú别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原形态:①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
背部杂有黑色的毛。腹面灰白色,毛的基部灰褐色。足背具白毛。尾毛两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栖于住宅、阴沟、草堆、耕地、菜园、坟地、河堤等处。它的洞系复杂,分支多而且长。午夜活动最活跃。杂食性,常盗食农作物。每年可繁殖6~10次,每胎产5~14仔或更多。分布我国东北、西部及西南部。②黑家鼠体色全黑或近黑。原产于欧洲,由船舶而输入我国沿海各地。③黄胸鼠上体呈黑色和黄褐色相杂;下体较淡近黄色;腹毛具...
方。有胸鳍无腹鳍。背、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体背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侧乳白色。背、臀、尾鳍边缘均黑色,胸鳍灰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万粒,卵球形,径1.6-1.7mm。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节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
概述: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到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以及继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消化性炎症表现(图5.6.4.1.2-0-1)。反流性食管炎是西方国家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8%。以往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在亚洲国家不很常见,但近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群中反流性食管炎并不十分少见。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原因包括食管裂孔疝、原发性食管下括约肌关闭不全、妊娠、胃食管手术后、先天...
概述: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到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以及继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消化性炎症表现(图5.6.4.1.2-0-1)。反流性食管炎是西方国家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8%。以往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在亚洲国家不很常见,但近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群中反流性食管炎并不十分少见。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原因包括食管裂孔疝、原发性食管下括约肌关闭不全、妊娠、胃食管手术后、先天...
拼音:Belsey4hàowèidǐzhédiéshù英文:belseymarkⅣtechnique概述: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到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以及继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消化性炎症表现(图5.6.4.1.2-0-1)。反流性食管炎是西方国家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8%。以往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在亚洲国家不很常见,但近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群中反流性食管炎并不...
鳍5,很小。臀鳍77-83,与毛鳍相连。幼小时背侧部一般为黄绿色,随着个体成长体色逐步加深变成黑褐色,额部为灰白色,各鳍灰黑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性味:味甘;咸;性平功能主治:止血;敛疮。主呕血;阴疮;瘘疮用法用量:内服:炙,研末,每次6g。外用:适量,煅炭研末敷。摘录:《中华本草》...
virus,HSV)Ⅰ和Ⅱ(HSV-Ⅰ、HSV-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ZV)、巨细胞病毒(CMV)和Epstein-Barr病毒(EBV)等5种可引起人类疱疹性食管炎,其中以HSV较为常见,在食管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白色念珠菌。1986年,Salahuddin等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疱疹病毒6(humanherpesvirus-6,HHV-6),但目前尚无致食管炎的报告。此外,亦有人称非疱疹病毒...
方。有胸鳍无腹鳍。背、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体背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侧乳白色。背、臀、尾鳍边缘均黑色,胸鳍灰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万粒,卵球形,径1.6-1.7mm。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节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
雌雄异体,产卵期4-5月,角质卵囊黄褐色,长卵圆形,每囊一卵,一螺所产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粗大的柱状卵群,高约230mm,径约110mm,俗称“红螺塔”。卵孵化后,幼螺破囊而出。肉肥味美,可供食用。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性状:性状鉴别,卵群呈圆柱形,高约23cm,直径约11cm,由外部卵囊彼此粘在一起而成。卵囊角质,长卵圆形,黄褐色,每外卵囊只含1枚卵子。气微腥,味微甘。化学成份...
壳面乳白色,背面中部有一条宽褐色带。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头部宽,吻短,触角长而尖,眼突出,位于触角的外侧。足部发达。生活于低潮线附近岩石或珊瑚礁的洞穴内。肉食性,以海绵、有孔虫及小的甲壳类动物为食。分布海南岛、西沙群岛一带。②山猫宝贝贝壳中型,壳长约4.3厘米,宽约2.7厘米,高约2.2厘米,周缘及底部呈白色;背面呈褐色,上布有不规则的深褐色及淡蓝色的斑点。壳口唇周缘各有齿26~29个,齿间...
,内壳壳长4mm,宽2mm。体表呈灰色、黄褐色或暗褐色,有的个体有浅的和不明显的暗带纹或斑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多的地方。畏光怕热,白天匿藏,夜晚及阴雨天活动,杂食性,喜食蔬菜、瓜果、植物叶及幼苗等,也食人们食物的残渣。为农业害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新疆、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北京、上海等地。2.生活习性同上种。资源分布:1.分布于黑龙江、...
文:leiomyomaofesophagus概述:食管良性肿瘤少见,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5~0.8。因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常不求医,或为临床医师所忽视。近年由于X线及其它检查技术进步,发现的病例才逐渐增多,其中90%为食管平滑肌瘤。发病率: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在食管良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占食管壁内型良性肿瘤的3/4,与食管癌之比为1∶127~233。食管平滑肌瘤一般都比较小,常...
aloesophagealstricture疾病代码:ICD:Q39.3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描述:先天性食管狭窄(congenitalesophagostenosis,CES)是指生后即已存在的因食管壁结构内在狭窄的畸形。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多于幼年时发病,常需要手术治疗。临床上应注意与继发的食管狭窄相区别。症状体征:先天性食管狭窄的特征表现是进餐后的食物反流,摄取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时症状更加明显...
拼音:shíwěnxún英文:匙吻鲟是北美(美国)产的一种名优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其食性类似我国的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饵料,属滤食性鱼类,但也能摄食水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匙吻鲟是淡水鱼中生长较快的鱼类之一,10cm左右的鱼苗当年可达0.5kg以上,是池塘,尤其是水库、湖泊养殖的优良品种。匙吻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成鱼肉多刺少,鱼肉含蛋白质18.1%,肉质细嫩鲜美,可直接加工成菜肴或加工成高级的生鱼...
紫色。前端稍宽,前、后沟短,两唇缘的齿粗壮,稀疏,延伸到基部,齿数各12枚左右。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珊瑚礁及岩石下。2.生活于潮间带中区的珊瑚礁及岩石间。资源分布:1.肉食性,雌雄异体,春、夏季产卵,卵囊黄色。我国分布于南海。2.我国分布于南海。性状:性状鉴别,贝壳略呈扁圆形,表面光滑,灰黄色或黄白色,背部蓝灰色,有白色细纹,多数具橙红色细纹,有的背部灰绿色或蓝灰色,少...
合线浅,肩角较明显,肩部斜平。肩角棘的高度不超过前一螺层之上。3.钩棘骨螺,与浅缝骨螺相似,叭缝合线凹陷成沟状,肩角较不明显,肩部膨凸。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浅海50-60m深的泥沙质海底。肉食性,为贝类养殖业的敌害。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2.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3.生态和分布均与栉棘骨螺相似。性状:性状鉴别,1.骨螺,贝壳呈球形,表面螺旋肋及纵肋交织成方格状。螺层7层,较膨...
河达关中;朝鲜西、南亦产。为底栖凶猛肉食性鱼类。喜栖息于水草丛生的缓浅水区。平时游泳缓慢。鳃上腔具辅助呼吸器官,水体缺氧时能在水面进行呼吸,故离水后还能生活相当长时间。冬季到深水处于淤泥中越冬。产浮性卵,卵径2.0~2.2毫米。怀卵量14000~34000粒。以在水草茂盛的静水浅滩为产卵场,生殖期成熟的亲鱼成对地在水草中营产卵巢。产卵后,亲鱼在巢附近守护,经过约20天,小鱼开始分散自由生活。春秋...
布:生态环境:为近海底栖小型鱼类,肉食性。春季产卵,于5-6朋幼鱼进入淡水生长育肥。冬季游向河口及近海。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主脾虚食少;胃脘疼痛;形瘦乏力;大便溏泄;小儿疳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主治小儿差颓。用此鱼掰开,口咬之,七下即消。2.《中国药学大辞典》:性质甘温,无毒。主治补脾...
湖南、香港、浙江。国外分布于印度支那。生态生物学资料:舟山眼镜蛇栖息于平原、丘陵和低山。见于耕作区、路边、池塘附近、住宅院内。多于白昼活动。被惊动时体前部能竖起,颈部膨扁并发出“呼呼”声向前攻击。食性广泛,以蛙、蛇为主,鸟、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鳅、鳝鱼及其他小鱼等。卵生,交配期5~6月,产卵期6~8月产卵数7~19枚,孵化期47~57天。有毒/泌毒部位:前钩牙毒素类型:混合毒类毒性:神经毒素是眼...
层约9层,缝合线处呈附梯或红褐色的四方形斑块,体螺层上有3行斑块,上面一行斑块较大。壳口呈半圆形,壳内面白色,可透视壳面斑块颜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于7-30m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肉食性。2.生态环境及分布与前种同。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性状:性状鉴别(1)泥东风螺壳,贝壳呈卵圆形,高.0-7.0cm,宽3.0-4.0cm,壳宽约为壳高的2/3。外表面光滑,黄褐色,外有一...
拼音:sānhuàmíng英文: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稻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平原地区受害严重。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三化螟识别成虫:体长9~13毫米,翅展23~28毫米。雌蛾前翅为近三角形,淡黄白色,翅中央有一明显黑点,腹部末端有一丛黄褐色茸毛...
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稻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平原地区受害严重。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三化螟识别成虫:体长9~13毫米,翅展23~28毫米。雌蛾前翅为近三角形,淡黄白色,翅中央有一明显黑点,腹部末端有一丛黄褐色茸毛;雄蛾前翅淡灰褐色,翅中央有一较...
。还称颊龙类。生存于石炭纪后半期到三迭纪末。这一类是爬行纲适应放散的基干族群,具有两栖类坚头类的特征。不过只是槽齿(thecodont)和有一个枕髁(occipitalcondyle),这点与坚头类梢有区别。杯龙类分为基于的Seymo-uriamorpha(蜥螈亚目)和比较小形的肉食性的Captorinomorpha(大鼻龙亚目)及草食性的Dia-dectomorpha(阔齿龙亚目)等三个亚目。...
ngousesophagitis)的病原菌以念珠菌最为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和克鲁斯念珠菌。主要症状为咽疼、吞咽疼和咽下困难。其症状的轻重与炎症发生的缓急和程度有关。可有厌食、呕血甚至出血。婴儿常伴发口腔鹅口疮,成年念珠菌性食管炎可以在没有念珠菌性口炎的情况下发生。疾病描述:真菌性食管炎(fungousesophagitis)的病原菌以念珠菌最为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
拼音:shíèrzhǐchángwèifǎnliújídǎnzhīfǎnliúxìngwèiyán疾病代码:ICD:K31.8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本病为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50岁以后多,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胰酶及碱性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内称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reflux,DGR),碱性反流或胆汁反流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患者常有贫血、...
拼音:wèishíguǎnfǎnliújífǎnliúxìngshíguǎnyán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粘膜发生的消化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吞酸、吐酸、胸骨后烧灼不适感或灼痛,以及吞咽障碍等。治疗:1.抗酸剂;2.抑酸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1)西咪替丁(2)法莫替丁(3)奥美拉唑:(4)雷尼替丁:3.胃动力药物:(1)多潘立酮(2)甲...
雌雄异体,产卵期4-5月,角质卵囊黄褐色,长卵圆形,每囊一卵,一螺所产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粗大的柱状卵群,高约230mm,径约110mm,俗称“红螺塔”。卵孵化后,幼螺破囊而出。肉肥味美,可供食用。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性味:味咸;性平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主眩晕;目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制酸止痛、解热的功能。主治胃痛、...
方。有胸鳍无腹鳍。背、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体背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侧乳白色。背、臀、尾鳍边缘均黑色,胸鳍灰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万粒,卵球形,径1.6-1.7mm。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节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
拼音:shíěrxìng(yǐnshíxìng)fùxièbìng概述:小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酶的活力差,胃酸及消化酶分泌较少,而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当食物质与量不合适时很易导致消化紊乱,表现为呕吐,腹泻。治疗措施主要是调整饮食,混合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则用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牛奶或奶制品喂养两天,然后恢复正常饮食。可服用消化酸或酵母片等消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