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6/3/16 13:13:25
摘要:食性为养生学术语。指食物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性能。包括食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升降浮沉、归经、主治、配伍、禁忌、用量、用法及食物的产地、采集、贮藏、加工、烹调等。与“药性”理论相似。
查看全文 [ 100字 ]
期指出,近千种植物具有肉食性。它们能够捕杀昆虫,为自己提供营养,其中就包括人们日常食用的几种蔬菜。植物“杀手”英国皇家植物园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植物会利用茎部的粘性茸毛捕获并杀死落在其上的小型昆虫,待昆虫腐烂并掉落在土壤之后再用根部吸收其营养。研究人员认为这是植物在野外生长时进化出的一种生存本领,以保证自身在贫瘠土地也能获得足够营养。但现在即便是人工养殖的植物也保持着这种特性。英国《独立报》12月5
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杏忠研究员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志强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捕食性子囊菌起源与进化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捕食性真菌是通过营养菌丝形成的特化捕食结构来捕获线虫、变形虫等微小生物作为营养源的一类特殊菌群。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特性,捕食性真菌的起源与进化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兴趣。在2007年,由刘杏忠研究员和安志强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对捕食性子囊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澳大利亚偏远山脉地区最新发现两支新物种,体型较大的荧光粉红色蛞蝓和一种肉食性蜗牛。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左图是Triboniophorusgraeffi蛞蝓,右图是肉食性蜗牛栖息两种新物种的卡普塔尔山脉丛林粉红色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肉食性蜗牛则以素食蜗牛物种为食,这两种奇异的新物种发现于新南威尔士
验,也是对引种技术水平的实际检验。因为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而导致工作失败的事例是很多的,所以应切实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习性调查 习性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因为只有摸清动物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规律,才能知道在家养时应提供动物那些生活条件,保证动物正常生活、繁殖、生长发育并获取优良的产品。习性调查的内容很多,特别是对动物的栖息环境、食性和行为的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1)栖息环境调查:通过调查
大赛璐公司(DAICEL)的子公司DAICELPOLYMER(总部:东京)于2012年11月29日宣布,开发出了非可食性生物树脂“CELBLENEC”系列。这是一种以木质为原料的纤维素酯类树脂,植物性成分占总质量的40~50%。与采用玉米等可食性材料为原料的聚乳酸相比,这种纤维素酯类树脂具有原料更易采购的优点。此外,其耐热温度及耐冲击性也比聚乳酸类树脂更高,拥有足够用作成型材料的强度。一般情况下,
据国外媒体报道,许多生物体内都存在大量的非编码DNA,这些DNA很多都是无用的“垃圾”。但据科学家的研究显示,有一种肉食性植物具有神奇的能力,可以对这些非编码DNA中的“垃圾”进行剔除。 据了解,这种植物名叫丝叶狸藻(Utriculariagibba),属于肉食性狸藻类植物,其基因组排序,是复杂的多细胞植物中最小的一种。排序该基因组的研究人员称,这种基因组有97%都由包含蛋白质编码的基因组成,而
及合作者发现,捕食性蚂蚁通过捕食寄生蜂,保护了榕树—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从而揭示了热带雨林中一种新的营养级联效应和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动物生态学杂志》。据介绍,蚂蚁能捕食取食植物的毛虫从而减少毛虫对植物的伤害,对植物起到间接保护作用。但蚂蚁也能捕食传粉昆虫,不利于植物授粉。这种由处于高营养级的捕食者导致的种间直接和间接作用被称为营养级联。黄猄蚁是一种凶猛的树栖性大型蚂蚁。在西双
,也检测到了以前研究中没有发现的正选择位点和平行替换位点,这为后续的功能实验奠定了基础。该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疣猴亚科RNASE1基因进化模式,而且更全面了解了疣猴亚科物种独特的以树叶为食的适应性进化遗传基础。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项研究不只对疣猴亚科物种的研究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其它灵长类,以及更广的科学领域也尤为重要”。胰核糖核酸酶(RNASE1)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期刊称,这类蜘蛛的每只足末端都有弯曲、状如镰刀的钳形爪,延展开时约有4厘米长。美国加州科学院(CaliforniaAcademyofSciences)的昆虫学家称,这种蜘蛛的进化特征非常独特,代表这不只是新属或新种蜘蛛,更代表一种新的蜘蛛科。据报道,虽然科学家尚未断定他们以什么为食,但从其可怕的钳形爪可初步判定“穴居猛蛛是食肉类。作者:
一项研究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感染鞭毛虫Cafeteriaroenbergensis的巨大海洋病毒。Cafeteriaroenbergensis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浮游生物捕食者,在海洋食物网中占据着一个关键的位置。自从发现多噬棘阿米巴模仿病毒(Acanthamoebapolyphagamimivirus)以来,所谓的巨病毒一直让进化生物学家感到迷惑。多噬棘阿米巴模仿病毒感染淡水阿米巴,拥有120万个碱
蛾幼虫(Manducasexta)攻击这些植物时,其唾液会引起一种该植物所产生的绿叶挥发性物质(GLVs)化合物的化学变化。这些改变的化合物接着会吸引捕食性的“蝽类昆虫”Geocoris,而后者会捕食天蛾的卵及幼龄幼虫。研究人员说,尽管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才能搞清该毛虫唾液中的分子究竟是如何引起绿叶挥发性物质(GLVs)的变化,但清楚的是,这一绿叶挥发性物质(GLVs)信号的变化是由毛虫本身引起的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两种同域分布的专食性近缘跳甲为研究对象,提出生态因子和内在因素都可能在跳甲物种形成过程中起到作用,这为从多角度分析物种形成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进化生物学知名期刊《JournalofEvolutionaryBiology》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杨星科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长期从事鞘翅目、脉翅目等昆虫类群的系统学、动物地理学、
uo;骨头不当肉,这一现象今后可能会被改写。记者7月25日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获悉,该所联合山东悦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骨素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研究,完成了可食性动物骨加工及高附加值营养提炼等的技术与装备突破,并开发出了骨素、高汤、骨油等新型产品,从而使以前无法很好利用动物骨蛋白质得到充分利用。项目成果目前已推广应用到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和越南的20多家企
(炒研能消食性峻利伤人真气勿久服)《炮炙大法》明缪希雍公元1622年
铜器盖食器上汗滴食中令人发恶疮内疽食性忌之也《医说》南宋张杲公元1127-1279年
滴食中,令人发恶疮,内疽,食性忌之也。《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没有互爱性,有互相残杀的本性。因此,在饲养过程中,放养密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养蝎的成败。限制蝎子的活动区域,采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养殖方法。或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和池于一体,便于管理,易于观察且清理方便。实践证明,此种养法具有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宜3龄蝎发育,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 3.饲养多样化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
2008年04月02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年23卷5期-452-453页医学空间(MEDcyber.com)4月2日消息,饮食性肥胖大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原基因表达降低;肾上腺增食欲素受体2mRNA表达上调并且与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基因表达水平、血皮质酮水平间存在相关性。作者:
牛、鼠类等。昆虫中虽有很多属于害虫,但也有益虫,对益虫应加以保护、繁殖和利用。因此,认识昆虫,研究昆虫,掌握害虫发生和消长规律,对于防治害虫,保护药用植物获得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各种昆虫由于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也不相同,主要有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害虫,如甲虫、蝗虫及蛾蝶类幼虫等。它们都取食固体食物,危害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如缺刻、孔洞、折断、钻蛀茎
(《食性》)【释名】蹶泄(《尔雅》。名义未详)。【集解】士良曰∶苦枣处处有之。色青而小,味苦不堪,人多不食。实【气味】苦,大寒,无毒。【主治】伤寒热伏在脏腑,狂荡烦满,大小便闭涩。取肉煮研,和蜜丸服(士良)。《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阿滕伯勒猪笼草(Attenborough‘spitcher)上面有许多像杯子一样的陷阱,每一个都有美式橄榄球那么大,令其是已知最大的猪笼草之一。杯状结构内有吸引昆虫的液体,帮助捕获昆虫,供这种肉食性植物食用。惠勒说:“我是昆虫学家,对能吃昆虫的植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兴趣。阿滕伯勒猪笼草发现于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命名于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戴维·阿滕伯勒(DavidAttenbor
%)。3天内大便1次31例,7天内大便1次80例,10天内大便1次9例。 1.2临床分类(1)神经性:用泻剂、过度吸烟、饮咖啡等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肠壁痉挛而致肠腔狭窄引起的便秘;(2)机械性:因肠粘连、肠道肿瘤、肠道先天性疾病等部分或全部肠道被阻塞引起的便秘;(3)饮食性:膳食中长期缺乏食物纤维、进食过少、食物过于精细等引起的便秘;(4)无力性:因年老体弱、过于肥胖、营养不良、慢性消化性
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采者当辨之但茎斑花紫者乃是也又有白亦曰鬼芋根都似天南星但南星小柔腻肥细炮之易裂差可辨尔【地】〔图经曰〕生江南吴蜀阴地〔道地〕扬州【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日干【用】根【质】类芋头【色】黑白【味】辛【性】寒散【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主】消肿毒【制】捣碎或摩汁用【禁】生不可食戟人咽喉出血【赝】斑杖根为伪《本草品汇精要》元王好古公元1279-1368年
利用这种酶,枯木和废纸等都可成为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在线科学刊物《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他们2009年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采集到大量的短角双眼钩虾。为了研究这种虾的食性,研究人员分析了它们体内的消化酶,结果检测到4种能分解植物的酶。这种虾能食用沉淀到海底的植物碎片,从中汲取营养。研究人员发现,其中有一种此前未知的酶能够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使其转变为糖分,而糖分是制
器的优点是使用安全,鼠尸容易清除,适用于不能使用灭鼠剂、中毒鼠类死于难以清除的角落而引起尸臭的场所,以及需要捕鼠做流行病学调查的场所。为了使灭鼠效果良好,应保持以下条件:①断绝鼠粮;②诱饵须适合鼠种食性;③捕鼠器的引发装置须灵敏;④在鼠类经常活动场所布放,并于鼠类活动高峰前放好;⑤捕鼠器保持清洁,无恶臭。 挖洞法:适于捕捉洞穴构造比较简单或穴居的野鼠,如黄鼠、仓鼠等。 水灌法:适于洞穴简单,洞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血渴、产后渴(《食性本草》),止霍乱(《日华本草》),清心去热(《本草纲目》附。)(莲薏即莲子中青心。)《本草崇原》清·康熙十三年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公元1674年
带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牙齿发达且尖利,背鳍很长、胸鳍小,鳞片退化,它游动时不用鳍划水,而是通过摆动身躯来向前运动,行动十分自如。既可前进,也可以上下窜动,动作十分敏捷,经常捕食毛虾、乌贼及其他鱼类。带鱼食性很杂而且非常贪吃,有时会同类相残,渔民用钩钓带鱼时,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钩上钓一条带鱼,这条带鱼的尾巴被另一条带鱼咬住,有时一条咬一条,一提一大串。用网捕时,网内的带鱼常常被网外的带鱼
须鲸类。该物种在水下清扫觅食的附器以收集小至0.5毫米的自由游动的生物体(和今天的鳃足虫大小相当),而非通过追逐猎物的方式觅食。研究人员将该发现在线发表于近日的《自然》杂志上。该物种及其自由游弋的滤食性方式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5.42亿年前,生物多样性突然爆发式地出现)不断进化,作为滤食动物,Tamisiocaris如此大的体形表明寒武纪时期的生态系统比先前认为的更适合生存。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生物
量显著提高。研究组目前已经完成了精细图谱和分子连锁图谱的整合,已将大部分基因片段和基因定位到了家蚕染色体上。夏庆友指出,随着家蚕基因组精细图的完成,一些新的信息也被解密出来,让人们能更深地认识吐丝、食性、发育及变态等家蚕特异的生物学过程。该成果将为识别、筛选具有重要价值功能基因提供重要支撑。据悉,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昆虫学界的高度评价,国际昆虫学著名杂志《Insect biochemistr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可食性组织和牛奶中氨苄西林残留量检测的制样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猪、牛、鸡的肌肉,猪的肝脏和肾脏、牛的肾脏及牛奶中氨苄西林残留量检测。 全文下载作者:佚名
俗名:海鲢产地及产期:全世界的热带海域均有分布。栖秘于沿岸砂底。介绍:可食用,小刺较从。肉食性:鱼类。作者:
还可作为诊断试剂,用于妇女早孕检测[36]。表2为部分植物表达的抗体。表2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抗体(略)1.3转基因植物表达抗原自从乙肝疫苗(HBV)生产和试验以来,在水果叶片及种子等植物器官中表达的可食性疫苗变得越来越广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借助于植物细胞壁的保护,植物疫苗可通过人体胃肠道而不易失去生物活性,通过与机体黏膜结合产生免疫应答。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传统疫苗,发展到重组疫苗
(《食性》)【释名】猴葵。时珍曰∶按∶沈怀远《南越志》云∶猴葵一名鹿角。盖鹿角以形名,猴葵因其性滑也。【集解】士良曰∶鹿角菜生海州、登、莱、沂、密诸处海中。时珍曰∶鹿角菜,生东南海中石崖间。长三、四寸,大如铁线,分丫如鹿角状,紫黄色。土人采曝,货为海错。以水洗醋拌,则胀起如新,味极滑美。若久浸则化如胶状,女人用以梳发,粘而不乱。【气味】甘,大寒,滑,无毒。诜曰∶微毒。丈夫不可久食,发痼疾,损腰肾、
重痛小儿气癃溃○肉主少气吸吸足不立地(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地】〔图经曰〕生南海池泽今江湖极多即鼍也形似守宫陵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善攻岸夜则鸣吼舟人甚畏之其皮亦中冒鼓其最大者为鼋江中或有阔一二丈食性须无除带下积聚祛百邪鬼魅【助】蜀漆为之使【反】畏狗胆芫花甘遂【制】生剥其甲火炙令黄用【治】〔疗〕〔图经曰〕鼋甲主五脏邪气及妇人血热〔药性论云〕鼍甲治妇人带下消腹内血积聚伏坚相引结痛〔日华子云〕鼍疗齿
(《唐本草》)【校正】自菜部移入此。【释名】菝(音跋活)、蕃荷菜(蕃,音鄱)、吴菝(《食性》)、南薄荷(《衍义》)、金钱薄荷。时珍曰∶薄荷,俗称也。陈士良《食性本草》作菝,扬雄《甘泉赋》作茇,吕忱《字林》作茇,则薄荷之为讹称可知矣。孙思邈《千金方》作蕃荷,又方音之讹也。今人药用,多以苏州者为胜,故陈士良谓之吴菝,以别胡菝也。宗曰∶世称此为南薄荷,为有一种龙脑薄荷,所以别之。机曰∶小儿方多用金钱薄荷
双眼浴霸光源致视网膜病变,未给予药物治疗,14天后复诊。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2,双眼黄斑区白斑消失,黄斑中心区呈暗红色,中心凹反光弥散,余未见异常。 2讨论 浴霸光源所致视网膜病变,其实就是日食性视网膜病变,是指未戴护目镜长时间直视光源。其可见光聚焦于黄斑,引起黄斑损伤(机械损伤、光凝作用、光化学损伤综合作用)[1]。其发病机制为蓝光紫外线释放自由基,通过光化学反应损伤光感受器细胞,超出视网
”。叶绿体——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官——曾经是一类独立的微生物,但后来却被另一种微生物吞噬,或者说征服,这一事件为植物和藻类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一类名为二次内共生的过程中,掠食性原生动物又吞下了这些绿藻。如今,一种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结果显示,后一个过程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至少发生了两次。这项研究将目光聚集在chlorarachniophytes上,这是一种生有鞭毛的阿米巴状细
功区分了蚯蚓本身的入侵性(Invasiveness)和生境的可入侵性(Invasibility)在蚯蚓入侵过程中的贡献。借助于稳定性同位素(13C和15N)和微生物磷脂脂肪酸技术,研究人员发现蚯蚓的食性特点对其入侵能力影响巨大,而且亚洲环毛类蚯蚓的取食过程对于欧洲正蚓的生存非常不利。具体说来,虽然亚洲环毛类蚯蚓偏好取食土壤(包括其中的生物),而欧洲正蚓偏好取食凋落物,但是,欧洲正蚓取食凋落物的过程
A片段,具有标准、有足够变异、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等特点。植物DNA条形码的主要作用就是物种鉴定,尤其对一个区域内物种快速鉴定的作用很大。此外,据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分子生态研究组组长葛学军介绍,对于昆虫的食性,如普食性昆虫还是专一食性昆虫,它们吃什么植物,以前很难进行准确定性,仅靠观察进行估计。目前,可以采用植物DNA条形码引物,从昆虫整体DNA中进行扩增,然后对目标片段进行序列测序、鉴定,从而了解昆虫
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DaleGreenwalt率领的研究小组,在10月15日出版的《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了这一化石发现。尽管科学家之前也曾发现过疑似的吸血昆虫化石,但这些生物的食性大部分是依据它们的解剖学特征或消化道内存在的血源性寄生虫而推断的。然而Greenwalt研究团队发现的雌蚊化石所包含的分子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将远古昆虫的吸血食性回溯至距今4600万年前,不过它生存
棉花种植可促进对害虫的生物控制”榜上有名。吴孔明研究团队基于长期的田间系统生态学试验研究和华北六省32个点1990-2010年的观测数据分析,发现伴随Bt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杀虫剂的减少使用,三类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瓢虫、草蛉和蜘蛛)的种群数量显著上升,并通过它们的捕食作用显著降低了棉花伏蚜的自然种群数量。同时,这些天敌还从Bt棉田进入邻近的玉米、花生和大豆等田地,对多种蚜虫发挥了自然控制作用。相关研
概述小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酶的活力差,胃酸及消化酶分泌较少,而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当食物质与量不合适时很易导致消化紊乱,表现为呕吐,腹泻。治疗措施主要是调整饮食,混合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则用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牛奶或奶制品喂养两天,然后恢复正常饮食。可服用消化酸或酵母片等消化剂。作者:
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约交配后10天开始产卵。一只雌虫一生可产卵鞘数个或数十个不等。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因虫种、温度、营养等不同而异,一般需数月或一年以上。雌虫寿命约半年,雄虫寿命较短。 生态 1.食性 蜚蠊为杂食性昆虫,人和动物的各种食物、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垃圾均可为食,尤嗜食糖类和肉食类,并需经常饮水。蜚蠊的耐饥力较强,德国小蠊在有水无食时可存活10~14天,在无水有食时存活9~11天,在无水
气味辛平,无毒。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木通《本经》名通草,茎中有细孔,吹之两头皆通,故名通草。除士良撰《食性本草》改为木通,今药中复有所谓通草,乃是古之通脱木也,与此不同。始出石城山谷及山阳,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皆有,绕树藤生,伤之有白汁出,一枝五叶,茎色黄白,干有小大,伤水则黑,黑者勿用。)木通藤蔓空通,其色黄白,气味辛平,禀土金相生之气化,而通关利窍之药也
气味辛、平,无毒。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木通,《本经》名通草。陈士良撰《食性本草》,改为木通。今复有所谓通草,即古之通脱木也,与此不同。)张隐庵曰∶木通藤蔓空通,其色黄白,气味辛平,禀土金相生之气化,而为通关利窍之药也。禀土气,故除脾胃之寒热。藤蔓空通,故通利九窍、血脉、关节。血脉通而关窍利,则令人不忘。禀金气,故去恶虫。防己、木通,皆属空通蔓草。防己取用在下之根
余尝治一少年,素好火酒,适于夏月,醉则露卧,不畏风寒。此其食性脏气,皆有大过人者,因致热结三焦,二便俱闭。余先以大承气汤,用大黄五七钱,如石投水。又用神佑丸及导法,俱不能通,且前后俱闭,危剧益甚。遂仍以大承气汤加生黄二两,芒硝三钱,加牙皂二钱,煎服。黄昏进药,四鼓始通,大便通而后小便渐利。此所谓盘根错节,有非斧斤不可者,即此之类。若优柔不断,鲜不害矣。《景岳全书》明张介宾公元1640年
代饮膳太医官书也。明景泰间重刻于内府。此本《宋楼藏书志》作元刊元印,余向见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同出一刻而楮印较逊。有景泰年序,知此为明本而非元本,特佚去景泰一序耳。其书详于育婴,妊娠、饮膳卫生、食性宜忌。诸端虽未合于医学真理,然可考见元人之俗尚。旧时民间传本极稀,近世藏目以钞本为多,究不若此刊本之可信。余求之有年,十七年冬始觏之于东京静嘉文库,因得借印流传,偿余夙昔之愿焉。民国纪元十有九年十月
薄荷,唐本草治贼风伤寒发汗,食性本草治阴阳毒伤寒头痛,苏颂、王好古亦皆谓治风寒,外此诸家则皆谓治风热,究将何从?考古方多用于风热,鲜用于风寒,煮汁饮之,则洁古所谓去高巅及皮肤风热者甚验。气味辛凉而不似荆芥之温,终当以治风热为断。邹氏解贼风伤寒,谓夏之贼风乃北风,定是夏令伤北风之寒,此于薄荷之治,亦尚有合。但邹氏专主此说而于风热不推及之,且以薄荷根不畏寒,苗不畏暑,为消息之所在,则泥之至矣。惟其根不
一名火麻。润燥滑肠。甘平滑利。缓脾润燥。治阳明病胃热。汗多而便难。(汗出愈多、则精枯而大便愈燥、仲景治脾病、有麻仁丸、成无己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之甘以缓脾、润燥、子和曰∶诸燥皆三阳病。)宣风利关节。催生而通乳。陈士良食性本草云。多食损血脉。滑精气。痿阳事。妇人多食。即发带疾。以其滑利下行。走而不守也。肠滑者尤忌。极难去壳。帛裹置沸汤中。待冷。悬井中一夜。晒干。就新瓦上去壳。捣用。畏牡蛎、
∶葱生山谷,不入药用。颂曰∶《尔雅》云∶,山葱也。《郭注》云∶葱生山中,细茎大叶。食之香美于常葱,宜入药用。时珍曰∶葱,野葱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葱,生水泽者名水葱,野人皆食之。开白花,结子如小葱头。世俗不察胡葱即蒜葱,误指此为胡葱(详见胡葱下)。保升言不入药用,苏颂言入药宜用山葱、胡葱。今考思邈《千金食性》,自有葱功用,而诸本失收,今采补之。【气味】辛,微温,无毒。时珍曰∶佛家以葱为五
缘衰老之人不同年少年少之人真气壮盛虽汗吐转利未至危困其老弱之人若汗之则阳气泄吐之则胃气逆泻之则元气脱立致不可救此养老之大忌也大体老人药饵止是扶持之法只可用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药治之不可用市肆赎买它人惠送不知方味及野狼虎之药与之服饵切宜审详若身有宿疾或时发动则随其疾状用中和汤药调顺三朝五日自然无事惟是调停饮食根据食医之法随食性变馔治之此最为良也(养老奉亲书)《医说》南宋张杲公元1127-12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