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shí jiǎn
石碱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补遗》,为《本草纲目》记载的灰碱之别名[1]。
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2]。
咸、苦,温[2]。
软坚,消积[2]。
1.治积块,噎膈反胃[2]。内服:3~9g,入丸、散[2]。
《本草衍义补遗》
Shí Jiǎn
花碱(《圣济总录》),碱(《本草衍义补遗》),灰碱(《纲目》),水碱(《本经逢原》),枧砂、干饼药(《疬科全书》)。
为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
传统的石碱主要含碳酸钾、碳酸钠等无机物质,又含淀粉及蛋白质等。
咸苦,温。
①《纲目》:"辛苦,温,微毒。"
②《医林纂要》:"辛涩,寒。"
软坚,消积,化痪,去翳。治积块,噎膈反胃,目翳,疣赘。
①《本草衍义补遗》:"去湿热,消痰,磨积块。"
②《纲目》:"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点撒或调敷。
《本草经疏》:"作泄,胃薄者忌服。"
①消积破气:石碱三钱,山查三两,阿魏五钱,半夏(皂荚水制过)一两。为末,以阿魏化醋煮糊丸服。(《摘元方》)
②治拳毛倒睫,用刀微划动,以药泥眼胞上,睫自起也:石碱一钱,石灰一钱。醋调涂之。(《摘元方》)
④治痣黡疣赘:花碱、矿灰,以小麦秆灰汁煎二味,令干,等分为末。以针刺破,水调点之,三日三上,须新台乃效。(《圣济总录》)
《*辞典》
石、醋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之类,石碱白术汤下之。瓦龙子能消血块,又能消痰。治块当降火...
时珍曰∶状如石类碱,故亦得碱名。【集解】时珍曰∶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
醋煮三棱、蓬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之类为丸,石碱白术汤吞下。瓦楞子能消血块,次消痰。石碱一物,有...
微毒石碱主去湿热止心痛消痰磨积块化食滞洗涤垢腻(衍义补遗)杀齿虫去目翳疗噎膈反胃同锻石烂肌肉溃痈疽瘰...
茇半两为末,醋调捏成团子吞之。又方∶桂枝、麻黄、石碱等分为末,姜汁浸,炊饼为丸,用热辣姜汤下十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