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上气指人体上部之气,包括心、肺之气。因心、肺在人体上部,故名[1][2]。见《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
上气指肺气上逆喘咳[1]。指气逆壅上的证候,多由外感六淫,痰气凝结,肺道壅塞所致[2]。《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咳”。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肺高,则上气,肩息咳。”《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喘咳上气。”多由外感六淫,痰气凝结,肺道壅塞所致。《诸病源候论·咳嗽上气候》:“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壅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多涕唾而面目胕肿,气逆也。”《济生方·喘》:“亦有痰停胃脘,痰与气搏,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证治准绳·杂病》:“上气者,盖气上而不下,升而不降,痞满膈中,气道奔迫,喘息有音音是也。”治以宣肺祛邪,降气化痰为主。又指人体上部之气。见《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喘证为病名,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古称上气、喘息,一般统称气喘。以呼吸急促为特征。发病多与肺肾有密切关系。《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景岳全书·杂证谟·喘促》:“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外感六淫,水饮痰浊壅阻于肺,气失宣降者,多属实;素体虚弱或元气亏损,致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者,多属虚。治实喘以祛除病邪为主,虚喘以培本摄纳为主。亦有喘久病邪未除,元气已损,症见虚实夹杂,当扶正与祛邪兼顾,或在发病时用祛邪,间歇时用扶正。气喘发作时,一般多兼见咳嗽。如喘而声高气粗,喉中痰鸣如拉锯者称为哮或哮喘。治疗除服用药物外,并可选用针刺、灸法、药物穴位电离子透入法或敷贴疗法等。本症因致病原因和表现证候各有不同,故在实喘与虚喘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多种证型。[3]
及心律失常应及早重视。3、交叉过敏,病人对其他肾上腺能激动药过敏者,对本品也常过敏。【孕妇及哺乳期...
及心律失常应及早重视。3.交叉过敏,病人对其他肾上腺能激动药过敏者,对本品也常过敏。【孕妇及哺乳期...
标准来源:2000版药典WS-645(X-513)-98(1)(2)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
分混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挤压采血袋,避免袋内空气进入献血员的静脉。4.在采血管与血袋连接处的第一...
分混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挤压采血袋,避免袋内空气进入献血员的静脉。4.在采血管与血袋连接处的第一...
若。若为寒邪所伤。则肺气壅涩。不得宣通。故咳嗽而上气。其证喘咳多涕唾。甚者面目浮肿。久而不已。肺气虚...
满。穴魄户治咳逆上气。喘息。喉如水鸡鸣。穴扶突治上气咳逆。穴库房屋翳膏肓俞治吐逆上气。穴太溪中府治...
(上气又见咳逆)魄户、气舍、、(甲乙)期门、右手屈臂中横文外骨上。主咳逆上气。(千)天容等、主咳逆上...
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此就前条喘不得卧...
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消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人枣泻肺汤主之(方见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