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sān rì nuè
quartan malaria[WS/T 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quartan mala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三日疟(quartan malaria)是经按蚊传播,由三日疟原虫(Plamodium malariae)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隔两日发作一次,脾大和贫血均较轻,常有蛋白尿,尤其是儿童感染者[1]。
三日疟(quartan malaria[2])为病名[3]。疟疾之一[3]。是指疟邪深入,元气大虚,以寒热三日一发,缠绵不愈,倦怠食减,面色㿠白,脉虚弱,舌淡苔薄白等为常见症的疟疾[2]。亦称三阴疟[3]。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
《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三日疟,即经所云休数日作者。”
《张氏医通·寒热门》:“三日疟,初起发于夏秋者,宜用二陈去橘皮,加生术、槟榔、常山,逐去痰癖为先,稍加穿山甲以透经络;至于暑结营分,又当以香薷、鳖甲、茯苓、半夏、甘草、当归、生姜、大枣,祛暑为要,而前药为无益也;若元气大虚,只用补正,宜六君加草果、乌梅,名四兽饮,兼本经引使药;若元气下陷,日发渐晏者,补中益气汤,大剂参术姜枣为治,如常山、槟榔、山甲、草果皆为戈戟矣。”
疟疾(malaria[2][4])为病名[5][6]。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内经》称疟、痎疟;《金匮要略方论》称疟病[6]。俗称打摆子[5]。疟疾是指感染疟原虫、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以往来寒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反复发作,日久胁下有痞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7]。多发于夏秋季节[7]。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8]。
疟疾的治疗除服用辨证用药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6][9]。针灸治疗间日疟,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疾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详见疟疾条。
因体质强弱有别及所感病邪及流行特点、表现证候不同,大致分类如下[6][9]。
1.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6][9]。
2.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6][9]。
服药才能收效。【适应症】主要用于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按伯氨喹计...
用以治疗不能口服的对氯喹敏感的恶性疟及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患者,也可用以治疗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
症】用于治疗对氯喹敏感的恶性疟、间日疟及三日疟。并可用于疟疾症状的抑制性预防。也可用于治疗肠外阿米巴...
服药才能收效。【适应症】主要用于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按伯氨喹计...
症】用于治疗对氯喹敏感的恶性疟、间日疟及三日疟。并可用于疟疾症状的抑制性预防。也可用于治疗肠外阿米巴...
疟不能止,或劳或鼓,难免后忧。(《名医类案》)三阴疟者,惟太阴疟当用理中汤,然必加肉桂。若在少阴、...
,虽盛暑,寒冷不敢沾唇,故疟发而蛔动也。陈眉公三日疟,浃岁未瘥。素畏药饵,尤不喜人参。其脉浮之则濡...
疟在夜发三阴疟,桂麻柴物杏易桃,鬼疟尸注多恶梦,恐怖苏合效功高。【注】疟在夜发,名曰三阴疟疾。初热宜...
待仲春。仍用前药加桂枝汗之即愈。丹溪云。疟者。三阴疟也。三日一发。发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疟也。发于...
〕食滞加枳实、青皮。呕加竹茹、木瓜、枇杷叶。如三日疟,热渴甚者,加首乌、鳖甲、牛膝。此甘寒清暑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