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pú huáng
pollen typhae, typha[朗道汉英字典]
cat-tail poll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ngbract cattail poll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YPHAE POLLEN[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Pollen Typh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ttail polle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蒲黄
蒲黄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1]。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蒲黄炭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2]。
蒲黄味甘,性平[2]。归肝、心包经[2]。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2]。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3]。蒲黄生品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1]。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或宽叶香蒲T. latifolia L. 等的花粉[4]。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的花粉。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和同属植物的花粉亦作蒲花入药。
沼泽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茎匍匐,有多数须根。叶扁平,线形,宽4~10mm,质稍厚而柔,下部鞘状,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0~60cm,雌雄花序间有间隔1~15cm;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状苞片,花被鳞片状或茸毛状,雄蕊2~3。雌花序长10~30cm,雌花小苞片较柱头短,匙形,花被茸毛状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头圆柱形,小坚果无沟。花期6~7月,果期7~8月。
宋代仍用炒法,并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纸包炒(《苏沈良方》)[2]。
清代则沿用炒黑(《医宗说约》)和蒸法(《本草述钩元》)[2]。
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2]。
蒲黄为花粉类药物,质轻松,炒制时火力不可过大,出锅后应摊晾散热,防止复燃,检查确已凉透,方能收贮[2]。如喷水较多,则须晾干,以免发霉[2]。
蒲黄为黄色粉末[2]。体轻,放水中漂浮水面[2]。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2]。气微,味淡[2]。
蒲黄炭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2]。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2]。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2]。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2]。
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2]。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2]。其生、炒品均有止血作用,但蒲黄炭具有加快血小板凝聚速度的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2]。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鞣质含量、微量元素为成分指标,以小鼠凝血时间为药理指标,对蒲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2]。结果表明:在140℃烘制4.3分钟最好[2]。而控制蒲黄杂质的理想方法是用100目筛振摇10分钟过筛效果较好,时间较短[2]。
蒲黄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2]。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3]。
蒲黄治瘀血阻滞,心腹刺痛,经闭腹痛,痛经,产后瘀滞作痛,跌打瘀痛,疮疖肿毒,小便不利:煎服,4.5~9g[4]。
蒲黄炒黑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带下:煎服,4.5~9g[4]。
蒲黄治重舌,口疮,聤耳流脓,创伤出血,阴囊湿痒:撒患部[4]。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2]。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2]。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2]。
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2]。
蒲黄含n-二十五烷(n-pentacosane)、硬脂酸、黄酮类。
水烛香蒲和宽叶香蒲的花粉均含黄酮苷(苷元为异鼠李素)、β-谷甾醇、脂肪油等[4]。
香蒲还含α-香蒲甾醇(α-Typhasterol)[4]。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2]。
蒲黄水或醇浸液可使兔凝血时间缩短,降低实验动物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缩小实验性心肌梗死范围[4]。并有抗炎、兴奋动物子宫平滑肌等作用[4]。
蒲黄
Puhuang
TYPHAE POLLEN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1)本品粉末黄色。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7~29μm,表面有网状雕纹,周边轮廓线光滑,呈凸波状或齿轮状,具单孔,不甚明显。
(2)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香蒲新苷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取本品10g,称定重量,至七号筛中,保持水平状态过筛,左右往返,边筛边轻叩2分钟。取不能通过七号筛的杂质,称定重量,计算,不得过10%。
不得过13.0%(附录IX H第一法)。
不得过10.0%(附录IX K)。
不得过4.0%(附录IX K)。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峰应不低于5000。
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香蒲新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50μg的溶液,即得。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冷浸12小时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C28H32O16)和香蒲新苷(C34H42O20)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揉碎结块,过筛。
同药材。
取净蒲黄,照炒炭法(附录II D)炒至棕褐色。
本品形如蒲黄,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焦香气,味微苦、涩。
本品粉末棕褐色。花粉粒类圆形,表面有网状雕纹。
同药材,不得少于11.0%。
甘、平。归肝、心包经。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5~10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孕妇慎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其二件全似,只是味及吐人。真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再焙干用之妙。大明...
蒲黄味甘,平,无毒。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
瑁散治产后败血不下。上冲心腹疼痛。玳瑁(镑三分)蒲黄琥珀(另研如粉)好墨丹皮(去心各半两)赤龙鳞(烧...
圣惠方)治诸伤折。损蹉跌。筋骨疼痛。散瘀血。泽兰蒲黄(各一两)赤芍药(锉微炒)当归(微炒)白芷芎细辛...
)白茯苓(一两)熟干地黄(一两)柏叶(一两微炒)蒲黄(一两)白芍药(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鹿角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