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0/3/15 16:58:52
摘要:胰岛又称兰氏小岛。胰岛是胰腺内分泌部分。为分散在胰外分泌腺之间的不规则的细胞索团。在胰腺尾部较多。大小不等,有的有数十个细胞,在的可达数百个细胞。细胞排列成团索状。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紧密相贴,分泌激素可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内。人和哺乳动物胰岛中有四种细胞,可用特殊染色方法或用电镜观察辨认。α(A)细胞:占细胞总数的20%,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于胰岛的外周部。电镜下,胞质内可见很多圆形粗大颗粒。颗粒外包界膜,中心部电子密度致密,外周部密度低,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体少,线粒体小而少。α细胞分泌高血糖素,有促进糖原分解,提高血糖的作用。β(B)细胞:数量占细胞总数75%,体积小。电镜下,可见其颗粒大小不一,细胞分泌颗粒外包质膜,中心为致密的方形或长方形结晶小体,小体与质膜间有较大间隙。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蛋白体较多,高尔基复合体较发达,线粒体较大。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为糖的分解代谢和糖原合成的重要激素。γ(C)细胞:为数量很少的细胞。胞浆内无明显分泌颗粒,细胞器也很少,认为是α,β细胞的前身或其分泌后的状态。δ(D)细胞:数量少,约占细胞总数的5%。分泌颗粒体积较大
查看全文 [ 535字 ]
胰腺内产胰岛素细胞——β胰岛细胞能否再生一直是理解糖尿病和开发药物的关键因素。加拿大研究人员研究发现,β胰岛细胞可诱导再生是肯定的。有关结果发表在7月期LaboratoryInvestigation上。体外研究证实,β胰岛细胞可以脱分化形成一种更加原初的发育状态、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同样的脱分化现象同时也发生在其他三种组成兰氏小岛(isletsofLangerhans)的细胞类型上。这些兰氏小
在过去的10年里,用新的产胰岛素细胞来替换掉出错或损失掉的细胞一直是糖尿病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之前的组织培养研究显示,一种类型的胰腺细胞能够被诱导转化成产胰岛素小岛细胞。现在,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这些胰腺细胞不能在动物模型中变成产胰岛素细胞。但是,他们发现受伤的胰腺细胞很容易重生为健康的胰腺细胞——这对治疗胰腺癌和炎症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4月的《临床检查杂志》
利用培养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移植来治疗糖尿病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方法。许多研究人员都试图开发出一种将培养的胚胎干细胞移植给糖尿病人的方法,从而希望能替代胰腺小岛细胞的功能和胰岛素的生产。但不幸的是,刊登在2005年12月的CloningandStemCells杂志(第7卷,第4期)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培养的能诱导形成产胰岛素类小岛细胞群的胚胎干细胞并不能如人们期望的那样产生可检测量的新胰岛素(即产生的胰岛
2005年05月24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Vol.21No.1P.68-70(上海)为了检测脂联素受体(AR)在大鼠胰岛细胞的表达和脂联素对体外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研究者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AR1、AR2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在体外用脂联素(100μg/L)和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胰岛细胞,放免法测定上清液的胰岛素浓度。结果RT-PCR扩增出胰岛AR1和AR2基因,并经直接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糖代谢,同时对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也有调节作用。 胰岛素对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能促进进入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变成中性脂肪并贮存起来,同时还能抑制贮存脂肪的水解,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此外,胰岛素对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我们似乎可以推知,肥胖开始时,也许与胰岛素水平的增高有一定关系。事实上,研究的结果,正好证明了这
【摘要】通过对108例应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在院糖尿病患者实行一对一的知识教育及强化训练等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胰岛素笔的注射技术及保养维护及对不良反应的观察,消除因使用不当引致的不良后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胰岛素笔;注射;健康教育 近年来,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加,很多患者长期甚至终身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使用传统的注射器存在死腔、刻度读数不是注射单位、吸药时易导致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一旦胰腺中生成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全被破坏,那么胰腺中就会有其他细胞出来“救急”,“变身”为胰岛β细胞。这一发现表明,胰岛β细胞可以“再生”,这也许有助于医学专家重新设计对糖尿病的疗法。一般而言,胰腺中的胰岛α细胞负责制造胰高血糖素,胰岛β细胞负责制造胰岛素。但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表明,这种分工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研究人员给小鼠使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一旦胰腺中生成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全被破坏,那么胰腺中就会有其他细胞出来“救急”,“变身”为胰岛β细胞。这一发现表明,胰岛β细胞可以“再生”,这也许有助于医学专家重新设计对糖尿病的疗法。一般而言,胰腺中的胰岛α细胞负责制造胰高血糖素,胰岛β细胞负责制造胰岛素。但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表明,这种分工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研究人员给小鼠使
006年01月26日《中国医药报》8利用培养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移植来治疗糖尿病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方法。许多研究人员都试图开发出一种将培养的胚胎干细胞移植给糖尿病患者的方法,从而希望能替代胰腺小岛细胞的功能和生产胰岛素。但不幸的是,刊登在2005年12月的《克隆和干细胞》(CloningandStemCells)杂志(第7卷,第4期)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培养的能诱导形成产胰岛素类小岛细胞群的胚胎干细胞并
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2)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
胰岛素制剂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猪胰岛素、牛胰岛素及人胰岛素。猪胰岛素是从猪胰脏提取的;牛胰岛素是从牛胰脏提取的;人胰岛素并不是从人体内提取的,而是借助先进的人工基因高科技生产技术合成的,其结构、功能与人胰岛素相似,主要的生产方法有:①将动物胰岛素进行化学处理,而使其转变为人胰岛素,如将猪胰岛素B链30位的丙氨酸换成苏氨酸,即为人胰岛素。②DNA重组技术:是一种可以无限制合成胰岛素的化学过程。具体说,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年第26卷第8期研究者探讨了限制能量摄入对大鼠胰岛细胞衰老及胰岛素表达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对18月龄SD大鼠经过限制能量摄入(给予正常饮食量的60%)6个月,建立限制能量摄入动物模型。取限制能量摄入组(实验组)及对照组胰腺,行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并检测胰岛内p16的表达,以了解胰岛细胞衰老状态;同时检测胰岛B细胞胰岛素的表达。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2007年09月11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年23卷2期100-103医学空间(MEDcyber.com)9月11日消息,2型糖尿病个体可分为单纯胰岛功能异常、单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异常伴胰岛素抵抗3类,其诊断和治疗需依据此病理生理状态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中华
维持血糖稳态所需要的最优化的胰岛素分泌依靠胰岛β细胞总和和个别β细胞分泌能力,而这是由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不同机制调节的。因为GLP-1的这些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GLP-1已被认定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在最新一项研究中,科研工作者给予VAMP8基因缺失小鼠囊泡相关膜蛋白(VAMP8)证明,VAMP8介导胰岛素颗粒招募到质膜,这部分解释了GLP-1增强葡萄糖刺激胰岛素的分泌。VAMP8基因缺
胰岛素(insulin,INS)是1922年从胰脏中提取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1923年开始临床使用,1965年我国完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牛结晶胰岛素。从牛、猪胰岛素到人胰岛素,取得了重大进步,到目前应用胰岛素类似物,给临床带来了更多的益处。胰岛素有许多剂型,本文针对胰岛素常见剂型、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1胰岛素的分类 1.1按生产来源分动物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和DNA重组生物
美国与加拿大的医生日前公布一项数据称,有将近60%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细胞移植手术后身体机能恢复正常,无需再注入胰岛素。据报道,医生采用最新技术从人体中提取出胰岛细胞,再通过主静脉把细胞注入到糖尿病患者的肝脏中。在肝脏中成功存活的细胞就会产生胰岛素,帮助病人完成新陈代谢。到目前为止,接受这项手术移植的病人中,大约60%的患者一年后可正常生活,不必再注射胰岛素。专家指出,每年美国有上百万的病人被I
2005年09月27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Vol.21No.3P.237-23910(广州)为了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的发病机制,研究者采用PCR对一临床拟诊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胰岛素受体的22个外显子进行扩增并直接测序,测得突变所在外显子后,将其一级亲属的相应外显子进行扩增并直接测序。结果先证者及其父亲均为胰岛素受体第20号外显子R1174W杂合错义突变,另发现
2008年03月11日新华网新华网达卡3月6日电(记者黄亚男)据孟加拉国《每日星报》6日报道,孟加拉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药茶,它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对注射胰岛素的依赖。 孟加拉国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以当地一种名为“Jarul”的树的叶子为原料,开发出了这种药茶。 孟加拉国糖尿病协会主席阿扎德·可汗说,由于药茶采用了植物的天然提取物,因此它没有副作用。 孟加拉国专家说,这种药茶对长期
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糖尿病患者中近90%~95%是2型糖尿病,对2型糖尿病的合理治疗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控制好2型糖尿病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1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胰岛素的必要性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是胰岛β细胞的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如何能够阻止和延缓胰岛β细胞的功能衰竭同时减轻胰岛素的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所在。1.12型糖尿病是一慢性进行性疾病
AmJTransplant.2008Dec15.[Epubaheadofprint]近年来胰岛移植的结果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大部分患者在长时间后仍会丧失胰岛素非依赖性。为此,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的BerneyT及其同事报告了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后最长期(长达11年)胰岛素非依赖性的病例。该患者的1型糖尿病史达27年,接受肾后胰岛移植。该患者在移植后三个月停用胰岛素,至今仍无需使用胰岛素。每年的随访研
2007年04月03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Vol.14No.6P.446-4473(十堰)为了了解胰岛素泵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者对新诊断5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FBG≥15mmol/L者,分别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其血清C-肽浓度的变化。结果强化组治疗4天血糖达标后血清C-肽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变化,继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半年后明显升高(P<0.001)。口服降糖药组
2007年05月08日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Vol.6No.1P.8-1113(北京)为了了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胰岛素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情况。研究者哮喘患者40例,其中初诊轻中度非激素治疗组(简称未治疗组)20例,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激素治疗组20例(简称治疗组),健康对照20例。清晨空腹采血,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受体,进行肺功能
期104-109医学空间(MEDcyber.com)9月18日消息,基于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正确评估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瑞格列奈及格列吡嗪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及真胰岛素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二月第二期刊
妊娠妇女有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为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用胰岛素治疗。在孕妇早期由于妊娠反应,进食量少,胰岛素需要量较少,有时空腹血糖正常甚或有低血糖者,可不用药物,但妊娠后期由于胎盘中生长泌乳激素、雌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分泌及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多,均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故常需增大胰岛素剂量。至分娩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停用胰岛素,妊娠前原有糖尿病者分娩后所需胰岛素的量亦须减少。一般剂
2006年08月22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Vol.14No.2P.92-93,9711(武汉)为了研究游离脂肪酸(FF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磺脲受体1(SUR1)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者分离纯化胰岛细胞后分别与0.25mmol/L软脂酸(PA)和0.125mmol/L油酸(OA)温育48小时,放免法检测胰岛素,RT-PCR检测SUR1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使基础
2006年09月05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Vol.14No.2P.116-11814(北京)为了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制剂用胰岛素泵长期治疗时的差异。研究者15个胰岛素泵治疗的1型糖尿病人分别用诺和灵R及诺和锐各治疗3月以上,比较其疗效。结果诺和锐显著减少了泵的胰岛素总量,基础率无明显改变而总追加量及低血糖事件显著减少。但改用诺和锐后导管堵塞次数增加,2人由此引发酮症酸中毒住院治疗。可见超短效胰岛
量。四次尿糖指所留的每次尿作尿糖检查。可根据每次尿尿糖粗略估计此时的血糖水平。 一般说,血糖越高,排尿越多,排出的尿糖也就越多,尿糖可粗略估计血糖水平(肾糖阈值过高或过低时尿糖不能反映血糖)。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每次餐前的胰岛素用量主要是根据四次尿糖及尿量与四段尿糖来调整的(尿糖不能反映血糖时主要依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的量)。如早餐前RI的剂量是根据第一段尿量及尿糖和第二次尿糖来调整的,余类推。用胰岛
加拿大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培育出一种可生产胰岛素的转基因红花,这种作物中含有人类基因,它产生的胰岛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 这家名为瑟姆拜奥西思的公司称,目前大多数胰岛素都是利用转基因细菌生产的。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人们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而且新的吸入式用药方法也比注射法需要更大的剂量。他们利用转基因红花籽生产胰岛素,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开辟了大批量生产的途径。从理论上讲,一个北美大型
【关键词】胰岛素;血清学试验;体育和训练;学生 胰岛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比较进行系统训练的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运动前后胰岛素水平的变化,观察体育训练对人体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天津工业大学男生田径运动队员50名为训练组,训练期为2~3a;同年龄组未经训练的非运动队男大学生50名为对照组。受试者体重均在正常体重范围,身体健康,无心、肺、肝、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①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②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类似物(CSII)和多次注射胰岛素类似物(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诺和锐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对照组用诺和锐30特充餐时皮下注射,每日2次。结果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和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CSII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CSII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理
2007年04月03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Vol.14No.6P.452-4542(北京)为了探讨ghrelin对小鼠胰腺β细胞株NIT-1细胞胰岛素释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者NIT-1细胞与不同浓度ghrelin和高浓度葡萄糖孵育后,放免法测定上清液胰岛素含量,RT-PCR法检测葡萄糖转运子2(GluT2)、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含两个跨膜区的内向整流钾通道(Kir6.2)及
澳大利亚利用生物技术治疗Ⅰ型糖尿病近日取得新进展。一项将胰岛素生长因子输入海藻提取物细胞内再植入人体的方法将帮助13万澳洲糖尿病人摆脱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痛苦。位于悉尼市的威尔士王子医院20日为51岁的糖尿病人志愿者斯图尔特进行了首例临床实验,向其体内注射了20万个包裹在微型胶囊内的胰腺生长细胞。直径只有千分之三毫米的微型胶囊是由从海藻中提取的藻酸盐制成,而胰岛素生长细胞则来自死者捐献。接受注射第
如果能将大量完全分化的成年细胞以受控方式转变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贝塔细胞的话,糖尿病治疗的前景将会改变。虽然文献中有几个以这种方式生成贝塔细胞的例子,但这个过程迄今为止是无法控制的。所以,人们对QiaoZhou等人发表的这一研究报告会感兴趣的。他们发现,患糖尿病的活小鼠的外分泌胰腺细胞可被重新编程,成为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内分泌细胞,与贝塔细胞相似,从一种分化状态进入另一种分化状态,中间并不需转变成干细胞
导读:在2型糖尿病早期,可以通过修改适当的生活方式和口服药物达到血糖控制的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胰腺细胞逐渐被破坏,所以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需要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事实上,2型糖尿病患病6到10年后,约60%的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合理的血糖控制。但大约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不愿或是不太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有“心理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会导致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神
【摘要】目的探讨测定胰岛素(IRI)的可靠方法。方法采空腹血不抗凝,离心分离成血清,直接上机测定。结果线性范围在0~335.0mIU/L;灵敏度:0mIU/L的IRI,其平均光量子数为3808,10.1mIU/L的IRI,其平均光量子数为30350,152.0mIU/L的IRI,其平均光量子数为357399,335.0mIU/L的IRI,其平均光量子数为684567。特异性:测定质控血清时,测定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讲到,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糖,该病诊断标准相似,但病因却存在差异。在体质指数(BMI)较低的患者中,血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原因是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障碍。而BMI非常高的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则多与饮食和行为异常有关,这些患者的胰岛β细胞并无原发功能障碍,但他们如长期处于脂毒性和糖毒性等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胰岛β细胞的功能依旧会出现障碍。不同发病机制的患者所适用的
2007年01月25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Vol.14No.4P.263-26512(深圳)为了应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时相的影响。研究者对12例正常人及6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行高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重复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结果正常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1PH)257±36mU/L,第
(1)高纯胰岛素。胰岛素是由动物(牛、猪)胰脏提取的一种蛋白质生物制剂,所含不纯物质不仅对人体具有抗原性,而且还影响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即使多次重结晶的胰岛素制剂,仍含有不纯物质,70年代利用层析园盘电泳和凝胶过滤等方法,得到进一步纯化的胰岛素,即单峰胰岛素和单组分胰岛素。单峰胰岛素纯度达98%,单组分胰岛素纯度达99%。目前欧美各国都采用高纯度胰岛素,我国已能制备高纯胰岛素,但尚未投入大批量生产。
3卷4期-360-362页医学空间(MEDcyber.com)7月24日消息,该项研究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IRS-2在宫内发育迟缓(IUGR)幼鼠组织中的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采用母孕期饥饿法建立IUGR新生大鼠模型。IUGR组出生至3周龄肝组织IRS-2表达水平和骨骼肌组织IRS-1表达水平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诱导胰岛素抵抗,可能是IUGR易患代谢综合征的
在一项发表于5月18日《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中的研究报告中,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胚胎制造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之关键因素。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发展出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这种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制造量不足所致。研究发现,葡萄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健康的beta细胞在胚胎中的胰脏中发育。葡萄糖可促进一种名为Neurogen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进展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血管、肾、眼、神经等脏器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据WHO最新数据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将会有2.4亿DM患者。胰岛素(INS)是一多功能的蛋白质激素,除了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
组织在2007年发布各国的肥胖比例的报告显示,在当今65亿人口中,有l6亿人超重。肥胖作为一种全身内分泌代谢疾病,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在2型糖尿病中,80%是肥胖者,其根本原因在于肥胖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IR),由于具有IR的糖尿病患者达2.5亿人,因此,通过防治肥胖、降低IR,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全球意义。肥胖是由于遗传、环境等特定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使体内脂肪积聚过多,
【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和一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的疗效。方法80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来得时,一组应用一般胰岛素,各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IC)较用药前明显较低,但来得时对于HbAIC降低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来得时和一般胰岛素均能有效降低FBG、2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Ins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2(insulinreceptorsubstrate-1、2,IRS-1、2)在正常成年大鼠大脑中的分布,为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脑中InsR、IRS-1、IRS-2的分布。结果:InsR、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分布,在与学
【关键词】胰岛素;添加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静滴加有胰岛素的液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添加胰岛素剂量不准确,造成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本文对4例低血糖反应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1~12月,我科住院患者输注极化液23例,发生低血糖反应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42~74岁,平均58岁。病毒性心肌炎2例,心肌梗死1例,冠心病1例。1.2加药方
【关键词】中枢胰岛素;中枢胰岛素受体;生物学效应 众所周知,胰岛素能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糖元的合成,使血糖下降;同时还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是促进机体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浓度稳态的主要激素。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能发挥明显的协同效应,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另外,胰岛素还有促分裂和舒血管的作用。早期的研究认为,外周血液循环中的胰岛素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无中枢性作用。而脑
【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使用胰岛素的缺陷及校正。方法以问卷形式随机调查我院内科医生、护士100名;调查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DM)病人100例,均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结果基层医院医患双方糖尿病知识匮乏;定期监测欠缺;胰岛素使用态度上认识不足;造成胰岛素使用率低、使用方法不当及治疗上的落后。结论胰岛素是DM并发症的应用指征,及时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可挽救生命,避免或延缓DM慢性并发症的进展
【摘要】目的通过胰岛素短期干预,研究在体情况下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的影响,揭示不同病程中胰岛素的旁分泌刺激效应规律。方法75例入选者分为正常组、IGT组、临床糖尿病组,后者又分为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即DM-N组和有并发症组即DM-Y组。2型糖尿病患者先经过胰岛素干预治疗,然后所有入选者作OGTT和IRT,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C肽、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
对于胰岛功能差每日需3或4次RI注射的糖尿病人来说,在胰岛素作用很强以前的时刻,如上午9~10时,下午3时及晚间睡前应酌情加餐;使用PZI或PZI+RI混合液时,晚上睡前加餐很重要;在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在开始体力活动时加餐。一般每次加餐主食25g左右。另外加餐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不要单纯进食肉类蛋类食品,应适当进食些碳水化合物,若碳水化合物摄取过少会引起饥饿性酮症。②加餐不要超过总热量的需要,因为热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由于肾脏本身对胰岛素灭能下降,患者(尤其Ⅱ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水平增高,故胰岛素的需用量明显减少。肾功能不全时,又伴有胰岛素受体不敏感,胰岛素需要量增加,且肾衰病人,因丙氨酸转变为葡萄糖的速度增快,在饥饿或热量减少时,容易发生低血糖,故在肾功衰竭时血糖波动很大。 在肝功能不全者也有类似情况,因胰岛素大部分在肝内灭活,但肝硬化时易有受体不敏感性,且肝病严重者糖元沉积较少,肝脏对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