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kē qián xǐ yǔ shé gǔ jī ròu qiē duàn 、xuán diào shù
inferior mandibular osteotomy with hyiod myotomy suspension
颏前徙与舌骨肌肉切断、悬吊术
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正颌外科治疗
颏前徙与舌骨肌肉切断、悬吊术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正颌外科治疗。 单纯行下颌骨及颏部前徙术对舌骨位置的改变并不明显,而颏前徙加舌骨肌肉切断、悬吊术可同时改变舌和舌骨的位置,充分前移舌根部,且不改变咬
颏前徙与舌骨肌肉切断、悬吊术适用于中等程度的OSAS,经X线头影测量,上气道结构X线分析证实阻塞部位在上气道。AHI21~50,最低血氧饱和饱和度>80%,颌关系正常,无严重小颌畸形和病态肥胖病人。
首先确定舌骨体位置,在其上方1.0cm左右颈中部,沿颈部皮纹作横行切口,长约5~7cm,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向两侧充分暴露舌骨体(图10.8.4.2.1-4)。
切开附着于舌骨体的骨膜,从中线开始,沿舌骨体下缘向一侧剥离舌骨下附着的肌群,剥离至舌骨大角,助手可用组织钳牵引舌骨向对侧,便于操作,对侧相同,剥离时采用钝性加锐性相结合方法,紧贴舌骨体和大角用骨膜分离器和眼科剪进行,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内侧支和穿通甲状舌骨膜,切忌剥离舌骨大角上缘,以免破坏舌骨上肌群的附丽。
沿舌骨上肌群表面向上剥离至颏部下缘,组织张力大时可适当延长切口,在颏部下缘切开肌肉附丽和骨膜,从骨表面向上剥离、显露截骨区域,避免穿通口腔。颏部截骨线与“凸”形颏前徙术相同,充分前移颏部后,行坚强内固定。然后在颏部截骨块两侧,距中线7~8mm,颏下缘5mm处,制备两个1mm×2mm骨孔,供舌骨悬吊使用。(图10.8.4.2.1-5)。
在大腿外侧区切取阔筋膜,分成两根4mm宽备用。将阔筋膜从舌骨小角内侧沿舌骨下缘→内侧→上缘穿过并绕过舌骨体,再将阔筋膜穿过同侧颏中线旁的制备的骨孔,拉紧筋膜并充分将舌骨向前上悬吊,重叠之筋膜用丝线反复缝合固定(图10.8.4.2.1-6)。
1.舌骨下肌群应从舌骨上剥离,而不是切断,否则易出血,且易损伤喉上神经内侧支与喉上动脉。舌骨体和大角的深面仅隔一层甲状舌骨膜与口腔相通,应防止穿通。
2.剥离下颌骨颏部骨膜时应注意不能穿通口腔。颏部截骨块既要前移,又要悬吊舌骨,有较大张力,因此要行可靠的坚强内固定。
颏前徙与舌骨肌肉切断、悬吊术术后常规处理。麻醉拔管应特别注意,即使病人各种反射正常,自主呼吸恢复,也不能作为安全拔管的指征。因为全麻术后病人睡眠结构仍不正常,对缺氧的呼吸调节也不完善,加之术后组织肿胀,仍存在呼吸道并发症的危险,建议术后保留气管内插管24~72h,以保证安全。
1.伤口感染,导致悬吊失败。
2.术后复苏中呼吸道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