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筋翻 病证名。指因暴力致使伤筋发生翻转之症。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见该条。作者:
摸法 推拿手法名。指手触摸肢体穴位用于诊断和治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摸法摸者,用手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法、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本法适用于全身各关节、骨骼、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作者:
踝骨者,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在外者为外踝,俗名核骨。或驰马坠伤,或行走错误,则后跟骨向前,脚尖向后,筋翻肉肿,疼痛不止。先用手法拨筋正骨,令其复位,再用竹板夹定跟骨,缚于骨之上。三日后解缚视之,以枕支于足后,用手扶筋,再以手指点按其筋结之处,必令端平。内服正骨紫金丹,灸熨以定痛散,洗以海桐皮汤,常服健步虎潜丸。若稍愈后,遽行劳动,致骨之端,向里歪者,则内踝突
篇名:上编外治法分类:四肢部[1]踝骨者,□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者名内踝, 俗名合骨;在外者为外踝,俗名核骨。 [2]或驰马坠伤,或行走错误,则后跟骨向前,脚尖向后,筋翻肉肿,疼 痛不止: 先用手法拨筋正骨,令其复位。 再用竹板夹定跟骨,缚于□骨之上。 三日后解缚视之,以枕支于足后,用手扶筋,再以手指点按其筋结 之处,必令端平。 内服正骨紫金丹,
伤筋 病证名。人体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多因斗殴、扭挫等引起。证见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色呈青紫,甚则关节功能障碍,屈伸不利。包括古文献之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治宜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为要,内服可用舒筋散,或疼痛严重者给予云南白药、止痛之剂。重在外治,可选海桐皮煎汤温洗,并可用针灸、按摩、拔火罐、水疗、蜡疗等物理疗法,局部自我之功能锻炼亦属重要。作者:
行或重合,是鉴别经筋组织的依据。经筋组织正常时,其柔软度与周围软组织接近或相同。经筋组织不正常时,其柔软度稍硬于周围软组织,沿“筋方向推几次即可观察出形态变化。经筋的“离股、筋翻是伴随着筋肉组织的偏离,使经筋处于不正常的功能位置,尽管这种偏离很小,没有发生常规解剖位置的改变,也足以影响经筋功能。通过手法“复位,可使“筋合槽,从而使“筋消失
篇名:上编外治法分类:手法释义[1]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 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 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 。 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 [2]先摸其或为跌扑,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 按、方剂:注:%《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用手细摸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或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或为跌扑,或为闪错,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伤科大成》清赵濂公元1644-1911年
3]凡有伤损,其人头昏目眩,耳鸣有声,项强咽直,饮食难进,坐卧不 安,四肢无力 内服正骨紫金丹 外敷乌龙膏 洗以海桐皮汤,以散瘀去麻木止痛。 [4]如误从高处坠下,后山骨伤太重,筋翻气促,痰响如拽锯之声,垂头 目闭,有喘声者,此风热所乘,至危之证,不能治也,遗尿者必亡。 [5]惟月芽形者,更易受伤。 [6]如被坠堕打伤,震动盖顶骨缝,以致脑筋转拧疼痛,昏迷不省人事,
篇名:上编外治法分类:四肢部[1]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 [2]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 筋短者,脚尖着地。 骨错者,臀努斜行。 [3]宜手法推按胯骨复位,将所翻之筋向前归之,其患乃除。 宜服加味健步虎潜丸,熏洗海桐皮汤,灸熨定痛散。按、方剂:[1]加味健步虎潜丸 专治跌打损伤,气血虚衰,下部腰、胯、膝、腿疼痛,酸软无力,步
形,或偃月形,或鸡子形,皆属枕骨。凡有伤损,其人头昏目眩,耳鸣有声,项强咽直,饮食难进,坐卧不安,四肢无力,内服正骨紫金丹,外敷乌龙膏,洗以海桐皮汤,以散瘀去麻木止痛。如误从高处坠下,后山骨伤太重,筋翻气促,痰响如拽锯之声,垂头目闭,有喘声者,此风热所乘,至危之证,不能治也,遗尿者必亡。惟月芽形者,更易受伤。如被坠堕打伤,震动盖顶骨缝,以致脑筋转拧疼痛,昏迷不省人事,少时或明者,其人可治,急以凉水
去药,贴万灵膏,二、三日一换,用和伤汤洗之,自然肿消痛止。或皮破血出不止,用止血絮封固,内服和营养卫汤。若溃烂流脓,用甘葱煎洗去前药,掺生肌散,贴玉红膏。宜避风寒,忌食发物火酒。若皮破血流不止,骨陷筋翻,必损脑髓,气息无声,则危笃难医。若破伤风者,照前伤风法治之。山角骨,即头顶两旁棱骨也。凌云骨,在前发际下,即正中额骨,即额颅也。左右天贤骨者,即两额角也。睛明骨,即目窠四围目眶骨也。眉棱骨其下曰骨
[2]打扑损伤,青肿坚硬疼痛,牙车紧急,嚼物艰难,鼻孔出血,两唇掀翻 内服正骨紫金丹 外以海桐皮汤熏洗 口嗽荜茇散 坐卧避冷处。按、方剂:[1]海桐皮汤 专洗一切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 海桐皮 铁线透骨草 明净乳香 没药各二钱 当归(酒洗)一钱五分 川椒三钱 川芎一钱 红花一钱 威灵仙 白芷 甘草 防风各八分 共为粗末,装白布袋内,扎口煎
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筋短者,脚尖着地,骨错者,臀努斜行。宜手法推按胯骨复位,将所翻之筋向前归之,其患乃除。宜服加味健步虎潜丸,熏洗海桐皮汤,灸熨定痛散。加味健步虎潜丸专治跌打损伤,气血虚衰,下部腰、胯、膝、腿疼痛,酸软无力,步履艰难。服此药至一百日,舒筋止痛,活血补气,健旺精神。龟胶(蛤粉炒成珠)鹿角胶(蛤粉炒成珠)虎胫骨(酥油炙
坠而下,多在左,而少在右,因右手利便 而然也,其治法同磞撞诸伤。 [9]如顶骨塌陷,惊动脑髓,七窍出血,身挺僵厥,昏闷全无知觉者,不 治。按、方剂:[1]混元膏 治打扑损伤,骨碎筋翻,瘀血凝聚,消青紫肿痛等证。 羚羊血五钱 没药五钱 漏芦三钱 红花三钱 大黄二钱 麝香三钱 升麻三钱 白芨五钱 生栀子二钱 甘草二钱 明雄黄五公 白敛三钱 共为细末
义[1]披肩者,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二孔,夹于伤处 ,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较之木板稍觉柔活。 [2]用法释义: 凡两肩扑坠闪伤,其骨或断碎,或旁哭,或斜努,或骨缝开错筋翻 法当令病人仰卧凳上,安合骨缝,揉按筋结。 先以棉花贴身垫好,复以披肩夹住肩之前后,缚紧。 再用白布在外缠裹毕,更用扶手板,长二尺余,宽三、四寸,两头 穿绳,悬空挂起,令病人俯伏于上
测量纵向外露肌腱或骨的长度,在外露骨质或肌腱的近心侧,从正常的深筋膜开始向上测量:肌腱外露长度加7cm为深筋膜瓣的长度,宽与外露的骨质和肌腱宽度相等。标记深筋膜瓣范围,切开皮肤和浅筋膜,从近心端掀起筋膜瓣,向下分离直至深筋膜覆盖肌腱和骨质,深筋膜供区皮瓣对位缝合,深筋膜上及周围的皮肤缺损创面用中厚皮片覆盖,间断缝合。加压包扎最少14天。 2治疗结果 本组8例,7例经加压包扎14天后皮片完全成
功状,呼吸一口,使脚跟挨地作下势。\r起立三推势图\pt151A120.bmp\r11.仰面朝天势。此势与前图中仰面朝天法同。\r仰面朝天势图\pt151A121.bmp\r12.献杵还原势。此势与前图中献杵还原法同。\r献杵还原势图\pt151A122.bmp\r13.拱立归位势。此势与前图中拱立归位法同。\r拱立归位势图\pt151A123.bmp\r《达摩洗髓易筋经》项杨惠吴德华张鉴若曹江
流动,形成间质性脑水肿,硬脑膜散开后癫痫发生率增加,手术创面渗血进入脑池脑室系统可引起脑积水,脑在颅腔内不稳定引起再损伤,颅内感染,切口裂开机会增加等。现在主张在去骨瓣同时,强调采用人工硬脑膜、颞肌筋膜减张缝合硬膜或带蒂筋膜修复硬膜,从而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发生[1]。笔者认为采用颞深筋膜翻转并与硬脑膜缝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颞深筋与硬脑膜均为自身致密结缔组织,有极好的相容性,愈合好。组织坚韧富
不移者,其血必化而为脓,则腕掌皆凉,或麻木。 [5]若臑骨突出 宜将突出之骨,向后推入合缝,再将臑筋向内拨转,则臑、肘、臂 、腕皆得复其位矣。 内服补筋丸,外贴万灵膏,烫洗用海桐皮汤,或敷白胶香散,或金 沸草汁涂之亦佳。按、方剂:[1]补筋丸 此药专治跌仆踒闪,筋翻筋挛,筋胀筋粗,筋聚骨错,血脉壅滞,宣 肿青紫疼痛等证。 五加皮 蛇床子 好沉香 丁香 川
【摘要】[目的]分析Ⅱ期翻修治疗全膝置换(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后感染化验指标动态变化,探讨感染有效控制的敏感指标。[方法]自2004年6月~2008年4月本院共收治TKA术后延迟感染患者20例,均采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假体植入Ⅱ期关节翻修治疗,每周检查血常规、红血球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观察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最为敏感的监测指标。[结果]C反应蛋白对感
2006年07月05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Vol.41No.3P.205-20715(北京)为了评价上颌骨翻转入路在鼻咽咽旁颅底及颞下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者回顾1995年1月-2005年1月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60例鼻咽、咽旁颅底及颞下窝肿瘤。51例原发于鼻咽或中颅底,9例原发颞下窝。13例良性肿瘤,47例为恶性肿瘤,其中28例术前接受过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深层巩膜翻转引流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1例26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深层巩膜反转引流手术,术后随访降压效果及并发症3个月~4年。结果术前平均眼压64.36mmHg(1kPa=7.5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9.41mmHg。无一例发生前房延缓形成。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深层巩膜翻转引流术可有效地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文章标识码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髁上内翻截骨术结合新型槽式钢板固定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方法和有效性。[方法]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之间37例43膝膝外翻患者行股骨髁上闭合楔形截骨术矫正畸形,并使用新型槽式钢板(Giebel钢板/德国Link)固定,其中男7例8膝,女30例35膝;平均年龄为31.2岁(15~70岁)。术前外侧间室有骨关节炎表现者11例13膝,Ahlback分级中Ⅰ度8例10膝,
眼睑内翻是指睑缘向内卷曲所致的睑缘位置异常的一种眼病,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瘢痕性睑内翻与非瘢痕性睑内翻两类。 眼睑内翻使睫毛和睑缘皮肤触及眼球,造成角膜和球结膜损伤,重症者可致视力严重减退,甚至失明,因此应及早采取手术方法治疗。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类型的睑内翻,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眼睑外翻根据其病因可分为瘢痕性睑外翻、老年性睑外翻、麻痹性睑外翻和痉挛性睑外翻。临床上对睑外翻的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外,
国研究者探讨了一种较好的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研究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顶浅筋膜岛状瓣,沿同侧发际线切开,在耳后乳突区皮下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囊腔,将颞顶筋膜瓣转移至囊腔内,适当固定,于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扩张完毕后,取出扩张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耳后乳突区预制岛状筋膜皮瓣,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结果发现自1999年以来,临床应用9例,其中面
本报讯你如何告诉世界自己是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如果你是侏獴,就会倒立让自己的屁股撅得尽可能高,然后在一些植被上面蹭上肛门的气味。一些体形较小的雄性甚至会翻筋斗,只为能够到达稍高一点的地方。为何要如此费尽周折?因为高度对于侏獴来说非常重要。它们更加关注较高处的气味标记,而这表明其利用这些标记估计竞争者的体形大小。对于很多哺乳动物来说,气味标记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能传递关于其性别、年龄和繁殖状况的信
囟骨者,婴儿顶骨未合,软而跳动之处,名曰囟门。或跌打损伤,骨缝虽绽,尚未震伤脑髓,筋未振转。其形头项浮光,面虚眼肿,鼻大唇翻舌硬,睡困昏沉,肉虽肿而未皮破出血者,宜扶起正坐,即以葱汁合定痛散,敷于伤处;再以毛头纸蘸醋贴药上,烧铁熨斗烙纸上,以伤处觉热疼,口中有声为度。去药贴万灵膏,三日一换。待疼止思食,始揭去膏,以和伤汤洗之,则风除肿散,血活气理矣。肉破出血者,即用马屁勃灰先止其血;次用榆树皮灸
2007年01月19日PlastReconstrSurg.2006Dec;118(7):1557-60.11目前在隆乳术中广泛采用的是肌下或腺下平面。最近,一些研究者报道在隆乳术中使用筋膜下平面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浙江省杭州市立整形外科医院的JindeL及其同事在中国女性尸体上对胸肌筋膜进行了解剖以探讨在胸肌筋膜下施行乳房增大成形术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在15具尸体上解剖了30侧胸肌筋膜,并测量了胸肌
白68.3g/L,白蛋白45.2g/L,球蛋白23.1g/L,谷丙转氨酶37u/L,谷草转氨酶41u/L,白细胞5.95×109/L,中性粒细胞75.2%,血红蛋白119g/L。进行创面扩创左髂腿部筋膜皮瓣修复术,术后14天拆线,皮瓣成活,痊愈出院(附术前术后图片各一张,见图1、图2)。 2讨论 本例患者合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肝功能损伤、营养不良等,术前应注意改善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血压、
泽泻、泽漆)等化湿利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以髋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由创伤、脱位、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引起,导致气滞血瘀、痰湿蕴结、肝肾亏虚而发病。施师认为治疗应气血并重、筋骨同治、痰瘀兼祛、补益肝肾。早期以气滞血瘀为主者,应益气化瘀通络,方用益元舒筋煎加减;中期以痰湿蕴结为主者,治以化痰利水通络,圣愈汤合防己黄芪汤加白芥子、制南星、生米仁、炙僵蚕等;后期以肝肾亏虚为主
【摘要】目的报告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运用效果。 方法对32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20例,慢性溃疡8例,瘢痕切除术后4例。皮瓣面积最大14cm×10cm,最小5cm×4cm。 结果30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5个月
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蒂皮瓣修复拇指远近节皮肤缺损临床报道甚多[1]。2003年5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第一掌骨背侧逆行筋膜皮蒂皮瓣修复2~5指指端软组织缺损50例,效果非常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男42例,女8例;年龄13~60岁,平均34岁。损伤原因:挤压伤35例,撕脱伤12例,刀割伤2例,电锯伤1例。修复指别:示指26例,中指18例,环指3例,小指2例,中环指1例
2007年05月01日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Vol.23No.1P.5-78(合肥)为了探索一种新的局部组织瓣修复足跟后深度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研究者于小腿下段,外踝腓外侧筋膜间隙,设计切取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最大筋膜瓣6cm×13cm,覆盖跟腱及跟骨裸露缺损,在其上移植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修复。结果2004至2005年11月,修复足跟后组织缺损6例。修复最小缺损3.5cm×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代表传承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施杞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学家,早年师从沪上骨伤科名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在近五十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致力于慢性筋骨病的诊疗以及基础研究,提倡“一体两翼的中医骨伤科学术发展战略。先生汇全国和沪上骨伤科名家之所长,结合石氏伤科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对慢性筋骨病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诊疗方案。在冬令进补之时,倡
诊因“跌伤致腰痛2天经服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而愈;三诊因“外伤致左侧胸肋部疼痛3天服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而致病情加重,郭剑华审证求因,中医辨病为“气虚血瘀之“筋伤案,治以“温阳益气,舒筋活血之法而获痊愈。 刘某,男,47岁。搬运工,重庆市巴南区人。2009年1月11日初诊。患者体质素健,因在搬运货物时,不慎从汽车上跌下使腰部损伤,当即感腰部右
远端掀起皮瓣,分离时注意将深筋膜与皮肤随时固定。掀起皮瓣后可看到神经血管的走行。蒂部保留3.0cm左右宽的皮下组织,浅层以小隐静脉为导向,向下分离至踝上7.0~8.5cm处,切开皮肤,采用明道将皮瓣翻转转移至受区。对于受区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者,供区提供皮瓣的长或宽度受限,根据受区软组织缺损情况,设计皮瓣先满足软组织缺损处有关节、骨或跟腱等暴露者,剩余软组织缺损较少者,取同侧大腿中上段、后外侧中厚
2001年6月至2003年4月,笔者运用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肩背筋膜炎7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25~54岁,平均39岁;病程1个月至3年。1.2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95年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本病好发于肩背、两肩胛骨之间,局部痠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劳累后症状加重,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痛性结节,有反复发作病史,X
方用养血汤 当归生地肉桂牛膝杜仲破故纸茯苓防风(各壹钱)川芎(五分)甘草(参分)核桃(贰个)山萸土茯苓(各贰钱) 水酒煎服。作者:傅青主
患者因早晨起床时动作过快而致背痛,舌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少许瘀滞,脉弦涩;胸椎CR检查示:胸椎未见骨折及小关节增生征象。西医诊断: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中医辨证为“筋骨错缝、气滞血瘀型之背痛,治疗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配合坐位端提胸椎整脊法,一次治愈。 刘某某,男,35岁。2010年7月25日初诊。患者因“背痛1天前来就诊。患者诉因昨日早晨起床时动作过快而突感背部疼痛,尤以
此案患者不慎摔伤致右肘关节疼痛伴功能障碍。根据其病因病机,并结合症状、体征及舌象脉象,四诊合参,辨为“气滞血瘀,筋脉挛缩之证,治以“活血化瘀、舒筋解痉、理筋整复,采取五步法(一针、二松、三牵、四扳、五整复)进行治疗,临床取得良效。 郭剑华系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筋伤科主任,重庆市名中医,擅长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
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擅长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偏、截瘫等病症,疗效显著。本版今起将于每周三介绍其治疗筋伤验案,敬请关注。 10岁男孩患寰枢关节半脱位(颈部伤筋),症见左颈肩不适,频繁扭动颈项及抽动左肩,此乃筋骨错位、气血不和所致。借轻手法舒筋、理筋以放松颈项、肩背肌肉,予卧位定点旋转扳法纠正寰枢关
[摘要]目的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方法分别以桡动脉的腕背皮支、第1骨间肌背侧支和拇指背侧支三支动脉为蒂,形成鼻烟窝皮瓣、第1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拇指背侧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拇指损伤、虎口挛缩、食指损伤、腕掌腕背缺损。结果成功切取挠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3例,修复拇指、虎口、食指、腕掌腕背损伤及组织缺损。术后随访皮瓣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桡动脉腕背支手背逆行岛状筋
2006年01月12日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Vol.21No.5P.356-35919(济南)为了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研究者1999年9月至200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小腿、足背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9例,其中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烧伤(包括电击伤)创面及瘢痕切除后创面11例,慢性溃疡3例。皮瓣切取范围
【摘要】目的评价以远端为蒂的腓肠浅血管筋膜皮瓣,及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后继发的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后继发慢性骨髓炎伴有软组织缺损及大量瘢痕的病例,在行病灶清除术后,以远端为蒂的腓肠浅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及填塞骨髓腔,同时,应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端。结果51例病人均能Ⅰ期愈合,于术后3月再行胫骨植骨术,随访7~19个月,均获的愈合。无明显膝、踝关节僵硬。结
【摘要】目的探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1997~2006年应用筋膜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病例,共计93例。结果皮瓣完全成活,软组织缺损修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筋膜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关键词】筋膜皮瓣;软组织缺损;修复【关键词】筋膜皮瓣;软组织缺损;修复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1997~2006年我院收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软组织病例93例,均采用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骨、骨间膜、肌间隔所构成的筋膜室,内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压力的不断升高,引起室内的缺血、缺氧,导致肌肉、神经、血管功能的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它是一个急性早期诊断名词[1],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时间较短,如能早期认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则可终止病变的继续发生,挽救患肢,减少或防止功能障碍,否则,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挤压综合征,病变发展到中后期,因肌肉神经病变
【摘要】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修复4例足跟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溃疡,皮瓣面积最大10cm×9cm,最小6cm×5cm。结果4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14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耐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该皮瓣动脉供血可靠,操作简单、安全。【关键词】皮瓣;足跟;软组织缺损 1991年10月起笔者应用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足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Ilizarov技术骨输送与筋膜皮瓣修复下肢大段(块)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本组12例患者,11例为小腿严重开放复合伤,1例为前臂开放复合伤,骨缺损范围4~12cm,平均8cm,皮肤缺损面积4cm×5cm~14cm×5cm,全部病例均合并急性感染。软组织缺损采用小腿外侧筋膜皮瓣修复9例,小腿内侧筋膜皮瓣修复1例,交腿皮瓣修复1例,前臂内侧皮瓣1例,12例中,骨输送幅
断:急性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髌骨撕裂骨折(左)。于伤后10h在腰麻下行左髌骨切开复位,髌韧带修补后作Mubarak双切口筋膜切开减压术,在小腿内、外侧分别作20cm、18cm的纵行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筋膜后,见肌肉膨出创口外胫前肌呈暗紫色,进一步松解深筋膜及钝性分离各肌间隙。观察7min后,见胫前肌颜色转为鲜红色,肌膨出减轻。因张力大创口未行缝合,以油纱布包敷,石膏托外固定。手术局部渗出多量淡红色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120例患者六通筋骨康贴的临床应用,证明六通筋骨康贴在治疗骨关节疾病辅助治疗的止痛效果。方法察120例患者在使用六通筋骨康贴的临床过程,进行疗效观察和结果统计。结果120例患者镇痛有效率达92%,疗效显著的组别是骨质增生、肩周炎、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其余组别的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六通筋骨康贴作为中医中药理论和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在治疗骨关节疾病引起的疼痛辅助治疗中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