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jí lí sǎn
蒺藜(炒,去刺)草乌头(水浸三日,逐日换水,去皮,晒)各15克 白芷 白附(生)苍术(炒)荆芥穗各7.5克
上研细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病在上以茶清,在下以盐酒送服。
《仁斋直指》卷十九
丝三、十九号大畜方
白蒺藜(捣去刺)2两,泽兰1两,姜黄1两,卜子1两,楂肉1两,茜草1两,土贝母(净)1两,玄胡索1两5钱,五灵脂1两5钱,槟榔7钱,金银花8钱,乌药6钱,青皮6钱,桃仁(去皮尖)1两2钱。
上为末。
丝三(《痧症全书》卷下)、十九号大畜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痧胀玉衡》卷下
蒺藜(杵去刺)半两,草乌头(水浸3日,逐日换水,去皮,晒)半两,白芷2钱半,白附(生)2钱半,苍术(炒)2钱半,荆芥穗2钱半。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疒颓)风。上攻耳鸣目眩,下注阴湿疮痒。
每服30丸,上则茶清,下则盐酒送服。
《直指》卷十九
蒺藜子1升(烧为灰)。
一切疔肿。
上以酽醋和,封头上,经宿便愈。或针破头,封上更佳。
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洞天奥旨》卷八
上为末,酢浆和如泥。
灭瘢。主齄皯(黑黾)。
暮卧,涂病上,明旦汤洗去。
《医心方》卷四引《深师方》
蒺藜子(炒,去角)1两,白扁豆(炒)1两。
上为散。
蒺藜子散(《普济方》卷二九九)。
《圣济总录》卷三十
上为细末。
痘疹入眼。
每服2钱,水调服。有拨云见日之效。
《准绳·幼科》卷六
蒺藜子1石(于七月、八月熟时收,晒干,舂去刺)。
上为末。
断谷长生。服之一年以后,冬不寒,夏不热;服之二年,老者复少,鬓白复黑,齿落重生;服之三年,身可长生。主
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1日3次,勿令中绝。
《普济方》卷五十
蒺藜散
白蒺藜(炒)、芍药、茯苓、甘草、石决明(盐水炒)、川芎(炒)、羌活、当归、防风、苍术(米泔浸,炒)、蝉蜕、麻黄各等分。
头风注于目,每早晨昏花者。
白滚水送下。
上为细末。
蒺藜散
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羚羊角屑3分,黄芩半两,细辛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苦参半两(锉),蛇床子半两,秦艽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麻黄半两(去根节),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莽草3分(微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上为散。
蒺藜散
白蒺藜(生)。
固齿。
擦牙。或水煎,入盐1捻,带热时时漱之。久则大效。
上为末。
蒺藜散
蛲虫。又治诸虫。
每服2钱,食后煎芜荑酒调下,1日3次。
上为细末。
蒺藜散
白蒺藜、谷精草、防风、羌活、生蛤粉各等分。
痘疮入目肿痛。
每服2钱,水调下。
上为细末。
蒺藜散
蒺藜、甘草、羌活、防风各等分。
痘疹入眼。
每服2钱,水调服。有拨云见日之效。
上为细末。
轻者无不全愈。又此方治妇人血蛊红崩。神效。舒筋蒺藜散治麻疯筋拳骨折。十指脱落。或指曲不伸。身多死肉...
心神烦闷,及血风游走不定,并宜服之。何首乌防风白蒺藜枳壳天麻僵蚕胡麻茺蔚子蔓荆子(各等分)上为细末...
为阳。气旺故使头风攻注于目。宜服局方芎菊散、白蒺藜散、石膏散。局方芎菊散方川芎菊花甘草(各一两)薄...
,肝主风木,故云头风攻注也。宜服芎散、石膏散、蒺藜散。十八问曰∶夜间目昏者,何也?答曰∶乃脑损也。...
转于首,与风气相攻,早晨疼痛两,宜服川芎散、白蒺藜散。川芎散石膏(二两)川芎(五钱)白附子(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