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jí lí
Tribulus terrestr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uncturevine caltrap frui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Tribul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uncturevine caltrop frui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蒺藜为中药名,是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燥成熟果实[1]。
蒺藜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2]。归肝经[2]。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能[2]。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蒺藜生品常用于风热目赤,风疹瘙痒,白癜风等[2]。炒蒺藜辛散之性减弱,长于平肝潜阳,疏肝解郁[2]。常用于肝阳头痛,眩晕,乳汁不通[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Fructus Tribul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puncturevine caltrop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2]。
南北朝刘宋时期有“凡使,采得后,净拣择了,蒸,从午至酉,出,日干,于木臼中舂,令皮上刺尽,用酒拌再蒸,从午至酉,出,日干用”(《雷公炮炙论》)[2]。
宋代有微炒去刺(《太平圣惠方》)、酒炒(《圣济总录》)、去尖炮(《急救仙方》)[2]。
炒后去刺仍是历代主流方法,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等[2]。
蒺藜一般都需去刺,过去多用研槽或碾子去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2]。现可采用碾米机去刺,效果较为理想[2]。
取净蒺藜,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碾去刺,筛去刺屑[2]。用时捣碎[2]。
蒺藜呈放射状五棱形,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2]。质坚硬,无臭,味辛、苦[2]。
炒蒺藜无刺,表面微黄色[2]。
蒺藜生品常用于风热目赤,风疹瘙痒,白癜风等[2]。如治疗风热目赤多泪的白蒺藜散(《张氏医通》)[2]。
炒后辛散之性减弱,长于平肝潜阳,疏肝解郁[2]。常用于肝阳头痛,眩晕,乳汁不通[2]。如治疗肝阳上亢的平肝降压汤(《中药临床应用》)[2]。
蒺藜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能[2]。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蒺藜生品常用于风热目赤,风疹瘙痒,白癜风等[2]。如治疗风热目赤多泪的白蒺藜散(《张氏医通》)[2]。
炒蒺藜辛散之性减弱,长于平肝潜阳,疏肝解郁[2]。常用于肝阳头痛,眩晕,乳汁不通[2]。如治疗肝阳上亢的平肝降压汤(《中药临床应用》)[2]。
(1)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头目胀痛,视物模糊等。常配伍菊花、枸杞等,如加味六味地黄丸。
蒺藜
Jili
FRUCTUS TRIBULI
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气微,味苦、辛。
(1)本品粉末黄绿色。内果皮纤维木化,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少数单个散在,有时纤维束与石细胞群相连结。中果皮纤维多成束,多碎断,直径15~40mm,壁甚厚,胞腔疏具圆形点状纹孔。石细胞长椭圆形或类圆形,黄色,成群。种皮细胞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30µm,壁网状增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8~20µm。
(2)取本品粉末3g,加三氯甲烷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加水1ml,搅匀,加水饱和的正丁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分取上清液,加2倍量的氨试液洗涤,弃去洗液,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蒺藜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Ⅳ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g,加盐酸34ml,甲醇100ml,摇匀,即得),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不得过9.0%(附录Ⅸ H第一法)。
不得过12.0%(附录Ⅸ K)。
除去杂质。
同药材。
取净蒺藜,照清炒法(附录Ⅱ B)炒至微黄色。
本品多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棕黄色,隆起,有纵棱,两侧面粗糙,有网纹。气微香,味苦、辛。
同药材。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6~10g。
置干燥处,防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名:标准编号:WS3-BC-0336-95处方:蒺藜1500g青稞500g制法:将蒺藜1000g与青...
anweiJiliSan本品系蒙古族验方。处方:蒺藜250g、冬葵果150g、方海150g制法:以上...
丸。处方:肉桂、炮川乌各十六两,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天、山药、茯苓、肉苁蓉(酒浸,...
BC-0237-95处方:金礞石15g螃蟹20g蒺藜15g冬葵果20g硇砂15g豆蔻15g喜马拉雅紫...
金、蜈蚣(不去头足)、大黄(酒制)、黄芩、山药、蒺藜、姜黄、五味子。九味肝泰胶囊的功能主治:化瘀通络...
小神丸改名蒺藜苦参丸。统治三十六种恶疾。白蒺藜(去刺二两)北蝉蜕(去头足三钱半)北全蝎(米汁洗糯米...
如羊内肾,大如黍粒,补肾药,今人多用。风家惟用刺蒺藜也。时珍曰∶蒺藜叶如初生皂荚叶,整齐可爱。刺蒺...
,作荚,结子如羊内肾。补肾药,今人多用。风家唯用刺蒺藜。《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右目星障。当归焦白术赤芍茯苓甘草柴胡薄荷蝉衣白蒺藜荷叶灯心汪(左)因虚寒郁,右目已废,右目云翳赤...
藜子,味甘、辛,气温、微寒,无毒。沙苑者为上,白蒺藜次之,种类各异,而明目去风则一。但白蒺藜善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