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jī guàn huā
cockscomb[朗道汉英字典]
coxcomb[朗道汉英字典]
prince’s-feather[朗道汉英字典]
celosiae cristatae,flo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ELOSIAE CRISTATAE FLOS[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Flos Celosiae Cristat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ckcomb inflorescenc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鸡冠花
鸡冠花为中药名,出《滇南本草》。是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的干燥花序[1]。鸡冠花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和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鸡冠花炭表面焦黑色,质轻,味涩[1]。
鸡冠花味甘、涩,性凉[1]。归肝、大肠经[1]。具有收涩止血、止带、止痢的功能[1]。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2]。生鸡冠花性凉,收涩之中兼有清热作用,多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痢疾,湿热便血和痔血等证[1]。鸡冠花炭凉性减弱,收涩作用增强[1]。常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反复不愈及带下、久痢不止[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Flos Celosiae Cristat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ckcomb inflorescence(《中医药学名词(2004)》)
鸡髻花、老来红。
鸡髻花、鸡冠头[3]。
一年生草本,高60~90cm,全株无毛。茎直立,粗壮,绿色或带红色。叶互生,卵形、卵状披针形,长5~13cm,宽2~6cm,两端渐尖。花序扁平,鸡冠状,顶生;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紫色、红色、淡红色或黄色,干膜质;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子房上位,柱头2浅裂。胞果卵形,盖裂。种子扁圆形或略呈肾形,黑色,有光泽。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3]。
鸡冠花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和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明代则沿用微炒的方法[1]。
清代有烧灰(《幼幼集成》)或烧灰存性(《串雅内编》)及炒法(《本草从新》)[1]。
取净鸡冠花段,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净火星,取出晾干[1]。
鸡冠花为鸡冠状不规则短段[1]。表面紫色或红色(鸡冠花),或者黄白色(白鸡冠花)[1]。种子黑色,细小,有光泽,质轻,味淡[1]。
鸡冠花炭表面焦黑色,质轻,味涩[1]。
生鸡冠花性凉,收涩之中兼有清热作用,多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痢疾,湿热便血和痔血等证[1]。如治五痔肛边肿痛的淋泽鸡冠散(《卫生宝鉴》)[1]。
炒炭后凉性减弱,收涩作用增强[1]。常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反复不愈及带下、久痢不止[1]。如炒白鸡冠花、棕榈炭、羌活为末服用,治下血脱肛(《永类钤方》)[1]。或本品煎酒服治赤白下痢(《濒湖集简方》)[1]。
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 、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鸡冠花具有收涩止血、止带、止痢的功能[1]。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2]。
生鸡冠花性凉,收涩之中兼有清热作用,多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痢疾,湿热便血和痔血等证[1]。如治五痔肛边肿痛的淋泽鸡冠散(《卫生宝鉴》)[1]。
鸡冠花炭凉性减弱,收涩作用增强[1]。常用于吐血、便血、崩漏反复不愈及带下、久痢不止[1]。如炒白鸡冠花、棕榈炭、羌活为末服用,治下血脱肛(《永类钤方》)[1]。或本品煎酒服治赤白下痢(《濒湖集简方》)[1]。
煎服:9~15g[3]。
鸡冠花含山柰甙(kaempoferitrin)、苋菜红甙(amaranthin)、松醇(pinitol )及多量硝酸钾。红色花含苋菜红素,黄色花含量微。
鸡冠花含山柰苷、苋菜红苷(Amaranthin)、松醇及多量硝酸钾[3]。
鸡冠花
Jiguanhua
CELOSIAE CRISTATAE FLOS
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的干燥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和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取本品2g,剪碎,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鸡冠花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不得过13.0%(附录ⅨH 第一法)。
不得过13.0%(附录ⅨK)。
不得过3.0%(附录ⅨK)。
除去杂质和残茎,切段。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段。扁平,有的呈鸡冠状。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可见黑色扁圆肾形的种子。气微,味淡。
取净鸡冠花,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焦黑色。
本品形如鸡冠花。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可见黑色种子。具焦香气,味苦。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6.0%。
同药材。
甘、涩,凉。归肝、大肠经。
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6~12g。
置通风干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分赤白用(时珍)。【附方】新十一。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七次,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经验...
两服效。灵仙散治肠风。病甚不瘥。威灵仙(去土)鸡冠花(各二两)上锉碎。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过捣为...
连贯众散(神效方)治肠风下血。(儒门事亲)黄连鸡冠花贯众大黄乌梅(各一两)甘草(炙三钱)枳壳(炮)...
苓(各二钱)炒槐花(二钱)泽泻(一钱五分)大红鸡冠花(三钱)左痔坠便血身热。风邪在表,湿热在府。冬...
臭椿木白皮(炙二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三分)鸡冠花(炙)附子(炮裂去皮脐)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