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jiāng huáng sǎn
川姜黄(成片子者)120克 蓬莪术 红花 桂心 川芎各30克 延胡索 牡丹皮 当归各60克 白芍药90克
上为细末。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姜黄3分,牡丹3分,当归3分(锉,微炒),虻虫1分(炒微黄,去翅足),没药1分,水蛭1分(炒令黄),刘寄奴3分,桂心3分,牛膝1两(去心)。
上为细散。
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圣惠》卷八十
上为散。
诸般牙疼不可忍。
擦2-3次,盐汤灌漱。
如蛀牙疼,去姜黄加蝎梢。
牙疼:胡长文给事之父,牙疼不可忍,面肿。偶无姜黄,检《本草》,川芎亦治牙,遂代之。坐间,便见肿消疼止。后用川芎亦验。
《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
上为散。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经脉欲来先服此药。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姜黄(切碎,炒干)1两,蒲黄(微炒)1两,桂(去粗皮)1两。
上为散。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姜黄8两(醋浸,炒黑)。
上为散。
产后恶露不尽,脉沉涩者。
每服3钱,米饮调下。
《医略六书》:产后污血不尽,新血又虚,故腹痛,胸闷,恶露经久不尽焉。姜黄一味,性能行散血气,醋浸炒黑又能祛血中之湿,以止多郁人污血之漏血也。为散,米饮调下,使污血去尽,则郁结顿开,而新血自生,经脉完复,何患恶露不净,腹痛胸闷不除乎。
《医略六书》卷三十
没药1分,川姜黄末3分。
产后腹疼。
以水、童子小便各1盏,入药煎至1盏半,分作3服,通口服;约行5-7里,再进1服即止。
《妇人良方》卷二十
上为细末。
五般淋。
每服1钱,水1盏,煎7分,温下,1日3次。
《普济方》卷二一四
生姜(切)4两,生地黄(切)8两。
上为散。
室女经脉虚冷,月水来腹痛。
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川姜黄(成片子者)4两,蓬莪术1两,红花1两,桂心1两,川芎1两,延胡索2两,牡丹皮2两,当归2两,白芍药3两。
上为细末。
血脏久冷,月水不调,脐腹刺痛。
每服1钱,水半盏,酒半盏,煎至7分,热服。
《妇人良方》卷一引《专治妇人方》
姜黄散
姜黄2两,大附子1两(炮),赤芍药半两,芫花1分(醋浸过,炒令黄色),丹皮1分,红蓝子半两,郁李仁1分(去皮),荆三棱半两,没药1分,木香1分,柳桂半两(去皮)。
血脏久冷,腹疼痛,小便浓白泔。
每服1大钱,如腹痛,用当归、没药酒煎服,水7分,酒3分,同煎及7分,热服。
上为末。
姜黄散
姜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艾叶1两(微炒),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上为散。
姜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姜黄散
姜黄。
小儿血淋。
每服半钱,用红酒调下,连2-3服。以通为度。
上为末。
姜黄散
姜黄、槟榔(锉)各等分。
小儿心痛。
温酒调下,1-2岁儿每服半钱匕,余以意加减。
上为散。
姜黄散
姜黄8两,白术8两,生姜(去皮,细切)3升,当归(切)10两,陈曲末2升,大麦糵末2升,生地黄(细切)3升,桃仁(去皮尖,双仁)2升,杏仁(去皮尖双仁)2升,青橘皮(汤浸去白,切)3升。
每服方寸匕,酒调下,1日2次,取利为度。若炼蜜为丸亦得,每服30丸,酒送下,1日2次。
用木杵臼捣如泥,纳甑中铺匀,以面封之,勿使泄气,蒸熟,并甑置屋下3日,开,出药晒干,为散。
10日内忌生冷难消化物,过10日百无所忌。
姜黄散
姜黄3分,槟榔半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半两,石灰(捣末,炒令黄色)1两。
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上为细末。
为散空腹温酒调下二钱匕。治产后血块攻心腹刺痛,姜黄散方姜黄当归(切炒)蒲黄桂(去粗皮)生干地黄(焙...
,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凤髓经》姜黄散治小儿血淋方。上姜黄一味,为细末。每服半钱,酒...
,脐腹冷痛,恶心,胀满,至晚则剧者,宜四乌汤、姜黄散,或艾煎丸。【姜黄散】姜黄川芎肉桂蓬术丹皮红花...
无误也。又一《玉诀》小儿淋沥候歌一同,云∶先与姜黄散,(方见血淋门,《凤髓经》方同。)次与石韦散(...
行,则经络调和而经候如常,何气滞痛经之不除哉。姜黄散治血冷血凝腹痛经愆脉紧涩者。姜黄(一两)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