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huái huā
flos sophorae[朗道汉英字典]
sophora flower,sophorae flo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lower of Chinese scholartre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OPHORAE FLOS[《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Flos Sophor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agodatree flow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槐花为中药名,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豆科植物槐 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1]。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2]。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气微,味微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涩。
槐花味苦,性微寒[2]。归肝、大肠经[2]。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2]。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2]。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2]。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的作用[2]。其清热凉血作用次于生品[2]。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凉血止血力胜[2]。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Flos Sophor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pagodatree flower(《中医药学名词(2004)》)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2]。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2]。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3]。
槐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3]。
落叶乔木,高15~25cm。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5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和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分离,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2]。
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气微,味微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宋代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炒黄黑色(《苏沈良方》)、炒焦(《史载之方》)、麸炒(《圣济总录》)、地黄汁炒(《产育宝庆集》)[2]。
明代增加了醋煮(《奇效良方》)、烧灰存性(《济阴纲目》)、酒浸炒(《炮炙大法》)[2]。同时还论述了炮制作用,如“若止血炒黑”(《炮炙大法》);“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研服,凉大肠炒香”(《本草原始》)[2]。
清代多沿用炒法[2]。
取净槐花,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2]。
取净槐花,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净火星,炒干,取出凉透[2]。
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花瓣黄色或黄白色,体轻[2]。味微苦[2]。花蕾(槐米)卵圆形或椭圆形[2]。花萼黄绿色,上方为未开放的黄白色花瓣,内呈黄褐色[2]。质轻[2]。味微苦涩[2]。
炒槐花外表深黄色[2]。
槐花炭外表焦褐色[2]。
本品于60℃干燥6小时,含芦丁(C27H30O16)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2]。
槐花味苦,性微寒[2]。归肝、大肠经[2]。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2]。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2]。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2]。如治疗肠胃湿热,胀满下血的槐花散(《丹溪心法》);治杨梅疮、下疳的槐花蕊(《新方八阵》);治肝阳眩晕、头痛(如高血压),可单用煎水代茶饮,或与豨莶草、钩藤等合用(《中药临证应用》[2]。
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的作用[2]。其清热凉血作用次于生品[2]。
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凉血止血力胜[2]。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2]。如治久痢出血不止,无腹痛和里急后重症状的槐花散(《洁古家珍》)[2]。
本品主要含芦丁(Rutin),槐花米甲、乙、丙素(Sophorin A、B、C),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槐花皂苷Ⅰ、Ⅱ、Ⅲ(Kaikasaponin Ⅰ、Ⅱ、Ⅲ)等[2]。
关于槐米的炮制研究,国内外都做了很多工作[2]。炒槐米的主要作用是杀酶保苷,因为温度不高,时间不长,所以破坏了酶,保存了苷,一般炒后芦丁含量略有增加[2]。若温度增高,时间增长,芦丁的含量则随之降低[2]。
槐米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是肯定的,可为什么能增强呢?过去一直认为是鞣质增加而止血作用增强,并有芦丁转化为鞣质之说[2]。但后来发现鞣质降低止血作用也增强,遂又深入研究[2]。归纳起来槐米炭的止血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鞣质增加而止血 鞣质本身就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增加,一般在190℃时可使鞣质增加达到高峰,外观褐色,只有炒焦的程度[2]。
2.槲皮素增加而止血 后来发现正常炒炭,鞣质降低止血作用也很好[2]。研究首次发现槲皮素有止血作用,经含量测定,槲皮素确实有增加,国外学者测定炒炭品是生品的1.5倍,国内学者测定炒炭品是生品的3倍或10倍[2]。槲皮素的增加是肯定的[2]。由此解释了槐米炒炭鞣质降低止血作用也增强的原因[2]。
3.异鼠李素降低而止血 在研究槐米炭中槲皮素止血的同时发现,总有一种干扰物质,对抗槲皮素的止血作用,经进一步跟踪分离,发现这种抗止血成分是异鼠李素[2]。炒炭后异鼠李素的含量几乎减少一半[2]。由此看来,槐米炒炭,使止血作用增强具有双重意义:即止血成分增加,抗止血成分降低[2]。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2]。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降火的功效,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崩漏,咯血,衄血,风热目赤,痈疽疮毒,颈淋巴结结核,高血压病[3]。
槐花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2]。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2]。如治疗肠胃湿热,胀满下血的槐花散(《丹溪心法》);治杨梅疮、下疳的槐花蕊(《新方八阵》);治肝阳眩晕、头痛(如高血压),可单用煎水代茶饮,或与豨莶草、钩藤等合用(《中药临证应用》[2]。
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的作用[2]。其清热凉血作用次于生品[2]。
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凉血止血力胜[2]。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2]。如治久痢出血不止,无腹痛和里急后重症状的槐花散(《洁古家珍》)[2]。
槐花的花蕾名槐米,又名槐蕊,功用与花同[3]。
槐花
Huaihua
SOPHORAE FLOS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气微,味微苦。
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涩。
(1)本品粉末黄绿色。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直径14~19μm。具3个萌发孔。萼片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非腺毛1~3细胞,长86~660μm,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 4~8个。草酸钙方晶较多。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8∶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待乙醇挥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不得过11.0%(附录IX H第一法)。
槐花不得过14.0%,槐米不得过9.0%(附录IX K)。
槐花不得过8.0%;槐米不得过3.0%(附录IX K)。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30%甲醇作溶剂,槐花不得少于37.0%;槐米不得少于43.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5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芦丁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 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与6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水至6.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弃去乙醚液。再加甲醇90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移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少量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6.0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μ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nm。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槐花约0.2g,槐米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5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无水芦丁(C27H30O16)槐花不得少于6.0%;槐米不得少于15.0%。
除去杂质及灰屑。
同药材。
取净槐花,照清炒法(附录II D)炒至表面深黄色。
取净槐花,照炒炭法(附录II D)炒至表面焦褐色。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5~10g。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拼音名:ErzhilingChongji处方:小槐花广山楂茯苓槟榔制法: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1000g、广山楂1000g、薏苡仁700g、小槐花1500g制法:以上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
成:当归炭16两,蒲黄炭16两,大黄炭16两,槐花炭16两,阿胶珠16两。功效:清热止血,引血归经...
蔚子50g杜仲50g大黄(酒制)30g三七50g槐花100g桑寄生50g制法:以上十六味,黄芪、葛根...
处方:金银花480g鸡蛋花240g木棉花240g槐花120g葛花120g甘草48g制法:以上六味,金...
钱,煎汤日服暴热下血∶生猪脏一条,洗净控干,以炒槐花末填满扎定,米醋沙锅内煮烂,擂丸弹子大,晒干。...
大效。治初得肠风及血痔。(出本草)以槲叶微炙。炒槐花减槲叶之半。同为末。米饮调服。热多者尤佳。治便...
。将肚并治肠风下血。(出危氏方)猪脏(一条控干)槐花(好净者炒为末)上将槐花填入脏内。两头线缚好。米...
解不爽。此气虚统摄无权,清阳沦陷也。党参黄柏炭槐花炭炙黄醋炙柴胡炙草丹皮炭炮姜炭地榆炭醋炙升麻于术...
甘草节大者一百个,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空心用槐米煎汤送下,轻则三钱,重则五钱,服半料或一料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