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和窌为经穴别名。即口禾髎穴[1][2]。《备急千金要方》:“迎香在和窌上一寸,鼻孔旁。”
穴位 | 口禾髎 | ||
汉语拼音 | Kouheliao | ||
罗马拼音 | Holiao | ||
美国英译名 | Stalk Bone | ||
各 国 代 号 | 中国 | LI19 | |
日本 | 19 | ||
法 国 | 莫兰特氏 | GI19 | |
富耶氏 | |||
德国 | DI19 | ||
英国 | Li19 | ||
美国 | LI19 |
口禾髎为经穴名(Kǒuhéliáo LI19)[3]。出《针灸甲乙经》。即禾髎,代号LI19[4]。别名和窌、䪼、长频、长髎、长颊、长顪[4]。属手阳明大肠经[3]。口指口部,禾指谷物,髎指骨隙,谷物从口入胃,穴在口旁骨隙中,故名口禾髎[3]。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口㖞,鼻炎,鼻塞不通,鼻衄,鼻息肉,尸厥等。
和窌(《备急千金要方》),长频(《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长颊(《针灸聚英》),长髎[4],长顪[4],䪼[4]。
《针灸甲乙经》:禾髎,在直鼻孔下,侠(挟)水沟旁五分。
口指口部,禾指谷物,髎指骨隙,谷物从口入胃,穴在口旁骨隙中,故名口禾髎[3]。
《说文》:“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凡禾之属皆从禾。”髎指穴在形如曲头木的鼻唇沟之下方而言。本穴在鼻孔下,上颌骨的犬齿窝中,五谷之馨味,由此入鼻,故名禾髎。[5]
面[6]
标准定位:口禾髎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7][8]。
口禾髎位于面部,横平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鼻孔外缘直下,水沟旁开0.5寸[3]。
口禾髎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口禾髎穴的位置
口禾髎穴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口㖞,鼻炎,鼻塞不通,鼻衄,鼻息肉,尸厥等。
口禾髎穴主治口㖞、鼻塞不通、鼻衄[8]。
口禾髎主要用于口面部及鼻部疾患:如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鼻炎、鼻塞、鼻衄、口㖞、鼻息肉等[4]。
口禾髎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㖞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