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fú liáng
heart amassmen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cardiac fullnes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ass located in the upper abdom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welling of thigh[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伏梁(heart amassment[1])为古病名[2]。又称心积(《难经·五十六难》)。即心之积症[2][1]。是指以心下悸动,腹痛,从心下至脐有包块突起为常见症的积证[1]。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
《难经·五十四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
《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
《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心积,脉沉而芤,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嗌干,心烦,掌中热,甚即唾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心积,名曰伏梁。”“伏梁圆治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
心积可用大七气汤加石菖蒲、半夏,兼吞伏梁丸(见《证治准绳·杂病》)[3]。
积聚(abdominal mass[4]、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1])为病名[5]。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4]。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5]。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4]。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4]。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6]。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5]。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6]。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癥瘕为女子病者[5]。又有从部位区分者[5]。
在现代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腹盆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7]。
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人有身体髀股䯒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以本证为心积伏梁之日久不愈者可见之,亦宜用伏梁丸治之[2]。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
《儒门事亲》卷三:“其一伏梁,上下左右皆有根,有大脓血,此伏梁义同肚痛。”
1972年甘肃武威汉滩坡出土《武威汉代医简》有“治伏梁裹脓在肠胃之外方”,用大黄、黄芩、芍药、消石、桑卑肖、䗪虫,祛瘀破坚,清热解毒[2]。
,从而加强碘的杀菌作用。试验表明,该类消毒剂(碘伏类)可使细菌胞壁通透性屏障破坏,核酸漏出,酶活性...
FugeliebotangPian本品主要成份为伏格列波糖,其化学名为(+)-1L-[1(OH),...
【药品名称】通用名:吗氯贝胺胶囊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MoclobemideCapsules汉语拼...
用,可降低抗惊厥药的作用。(6)本品与氟西汀或氟伏沙明合用,可增加两者的血浆浓度,出现惊厥,不良反...
作用】1.与酮康唑、红霉素、氯氮平、奈法唑酮、氟伏草胺,卡马西平等合用,可使奎的平血药浓度升高。2...
)上以桃奴三两为末。空心。温酒调二钱服。人参丸治心积伏梁。人参(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捣末醋一...
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否?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
齐下为从。下节云。环齐而病。病名伏梁。是又不独以心积为伏梁也。盖凡积有内伏而坚强者。皆得名之。故本篇...
诸聚者,盖聚无常处,故无名状可定也。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
何病?正其名也。可治否?求其治也。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如梁之横伏于下,故病名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