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炒蒺藜为蒺藜的炮制品。蒺藜的炒法宋代已有,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1]。炒蒺藜无刺,表面微黄色[1]。炒蒺藜辛散之性减弱,长于平肝潜阳,疏肝解郁[1]。常用于肝阳头痛,眩晕,乳汁不通[1]。
蒺藜呈放射状五棱形,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1]。质坚硬,无臭,味辛、苦[1]。
炒蒺藜无刺,表面微黄色[1]。
蒺藜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能[1]。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蒺藜生品常用于风热目赤,风疹瘙痒,白癜风等[1]。如治疗风热目赤多泪的白蒺藜散(《张氏医通》)[1]。
炒蒺藜辛散之性减弱,长于平肝潜阳,疏肝解郁[1]。常用于肝阳头痛,眩晕,乳汁不通[1]。如治疗肝阳上亢的平肝降压汤(《中药临床应用》)[1]。
统治三十六种恶疾。白蒺藜(去刺二两)北蝉蜕(去头足三钱半)北全蝎(米汁洗糯米水炒二钱半或姜汁炒)荆...
再蒸,从午至酉,日干用。大明曰∶入药不计丸散,并炒去刺用。【气味】苦,温,无毒。《别录》曰∶辛,微...
,作荚,结子如羊内肾。补肾药,今人多用。风家唯用刺蒺藜。《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此乃失光之症。熟地归身(米炒)炙草枸杞子(盐水炒)菟丝子楮实子桑椹子五味子党参麦冬野马料豆又左归...
藜子,味甘、辛,气温、微寒,无毒。沙苑者为上,白蒺藜次之,种类各异,而明目去风则一。但白蒺藜善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