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09/12/4 18:15:30
摘要:处方苍术炭9g,白术炭9g,姜厚朴6g,通草6g,莲子9g,炒扁豆30g,炒山药30g,茯苓12g,煨诃子12g,煨肉豆蔻6g,党参9g,甘草3g。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收涩止泻。主虚寒型急性肠炎,大便频数,水样便或带泡沫,或挟有不消化食物,舌苔白,脉濡缓。各家论述党参、白术、甘草、莲子、扁豆、山药健脾止泻;茯苓、通草淡渗利湿;诃子、肉豆蔻收涩固肠;厚朴消胀;苍白术炒炭,既能燥湿,又能增强止泻作用。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查看全文 [ 209字 ]
我按摩的保健法符合自己的健康自己掌握的原则,在按摩中学会了自我保健的本领,及时解除病痛,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全书主要从五个篇章介绍,分别是常识篇、经穴篇、手法篇、治疗篇和调护篇。常识篇详细介绍了保为胃肠炎,自我按摩治疗胃肠炎的特点、疗程、注意事项;经穴篇介绍了经络及治疗胃肠炎的体部、耳部、足部、手部的常用穴位及反射区;手法篇介绍了治疗胃肠炎常用手法;治疗篇介绍了体部、耳部、足部、手部治疗胃肠炎的自我
的发生。首先应注意大便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必要时做详细记录。大便多泡沫表示发酵,有腐败臭味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粪便有油光表示脂肪消化不良;轮状病毒炎多发生于9~11月,大便多为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黏液少,无臭味[2,3];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呈蛋花汤样,黏液较多,有腥臭味;而沙门菌肠炎或菌痢多为脓血便;霉菌性肠炎大便往往呈豆腐渣样,色多灰。因此一定要注意区别致病微生物以利于治疗。对腹泻突然停止的患
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补肾活血药物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能收到明显效果。【关键词】补肾活血药物;慢性结肠炎;作用[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67587(2010)12077602慢性结肠炎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的久泄、久痢等范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以清热祛湿、健脾、疏肝、涩肠等治法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
~52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2年。1.2诊断标准(1)慢性腹泻反复发作;(2)阵发性下腹部刺痛或隐痛,左下腹有深压痛;(3)粪便镜检或肉眼可见脓血便或粘液病;(4)纤维结肠内窥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或散见溃疡。(1)(4)两项必备,并除外慢性菌痢、阿米巴痢、克隆病及结肠癌等。 1.3治疗方法1.3.1方药组成《医宗金鉴》“木香流气饮”原方:木香10g,党参15g,白术10g,茯
shop在电镜下于急性腹泻患儿十二脂肠粘膜活检标本中,发现上皮细胞内存在大量球形病毒颗粒,根据其类似车轮状形态,1975年命名为“轮状病毒”(RotaVirus),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估计全世界40%的感染性腹泻病多由轮状病毒所引起,因其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故亦称秋季腹泻。 2.诺沃克(Norwalk)病毒:是成人与年长儿流行性非细菌性肠炎的主要病因。 3.肠腺病毒:可引起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及结肠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病变严重者,其中少数或可出现10cm以内的反流性回肠炎(backwardileitis)。临床症状以黏液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本病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中医学称之为“痢疾”、“泄泻”等。本病以20~40岁年龄者居多;男女发病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
【概述】放射性肠炎(radiationenteritis)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的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肠粘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
【关键词】老年缺血性;肠炎;探讨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断,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肠壁缺血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和腹泻。过去对本病认识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年化,该病有增多趋势[1]。但目前临床对其认识尚不足,常出现误诊、漏诊,延误病情。为提高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水平,现对本院2003年5月—2010年4月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16例患者的临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分析清热扶正汤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Wista雄性大鼠62只,制作放射性直肠炎动物模型,直肠组织做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放射性直肠炎大鼠直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活性减低。结论清热扶正汤对放射性直肠损伤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抑
1月,我院采用注射用鱼腥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3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241例,均为我院住院治疗患儿,按1998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分型,均为中、重型[1]。其中男137例,女104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11.6个月。均表现为腹泻,大便为水样或蛋花汤样,粪便常规镜检均无异常,细菌培养均阴性,粪便上清液作轮状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心电图;急性肠炎;心肌损害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acid-bindingprotein,FAB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脂肪酸载体蛋白,分子量小(14~15 kD),心肌含量最多,为近年发展起来反映心脏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1]。急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测定有明显升高[2],说明伴有心肌损害。我们对48例急性肠炎患儿和30名健康儿童进行FABP、CK-MB的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患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时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为防治婴幼儿RV肠炎开辟新思路。方法测定30例婴幼儿RV肠炎血T细胞亚群,与同期11例正常婴幼儿作对照。结果RV肠炎患儿血中CD3+、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和<0.05),而CD8+细胞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D3+、CD4+细胞在RV肠炎的重度较轻度明显减少
.复方苦芥液22.地芍玄甘汤23.冰片海螵散24.痔疮收口散25.蚕卵桐冰散26.肛裂松解方27.裂创灵洗剂28.苦黄硝软膏29.血竭甘石膏30.复方白蜜膏三、肛窦炎方1.芍药汤2.苦葜煎3.清肺泻肠汤4.清热化瘀汤5.五神黄连汤6.消痔坐浴剂7.银刺山甲饮8.五神解毒汤四、肛周脓肿方1.败酱草煎2.蜂房地丁汤3.地黄胆草汤4.加减阳和汤5.仙方活命饮6.阿是拔罐法7.药条挂线法五、肛瘘方1.生
【摘要】目的评价思密达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3年间秋冬季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具备:≤2岁,居住在银川地区,急性起病,病程在5天内,24h大便4次以上,稀水样。并随机分为思密达治疗组96例,对照组5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96例,显效49例(51.0%),有效35例(36.5%),无效12例(12.5%);对照组54例,显效18例(33.33%),有效20例(37.04
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文对鱼腥草加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03年9月~2004年11月住我院儿科的腹泻患儿,大便4~20次/d,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脓血,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ELISA)均阳性而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且筛选未使用微生态制剂及抗生素者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
治疗及各种炎性水肿的局部湿敷,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可能机制为:当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导致大量Mg2+丢失,血浆Mg2+浓度下降,使乙酰胆碱释放增多,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加快了胃肠道的蠕动,同时加剧胃肠道黏膜的渗出,从而又加重呕吐、腹泻。当静滴硫酸镁后补充了丢失的Mg2+,血浆Mg2+浓度升高,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减少,使神经-平滑肌传导阻滞,从而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腹痛消失,胃肠蠕动及渗出
退症1例。11例患者无基础病变,另有30例有便秘史。 1.5辅助检查 对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者于发病后3~8天内全部全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缺血性结肠炎,并除外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感染性肠炎等,14例患者在首次检查后2周~1个月复查肠镜,观察其临床特点、高危因素、结肠镜下病变分布特点,部分病例取活检及病理结果。 2结果 2.1内镜表现 52例患者中,累及乙状结肠13例(25.0%
热者加黄芩10g,黄连10g;食滞者加山楂15g,神曲15g;便脓血者加地榆15g。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10天为1个疗程。2结果2.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正常,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好转,肠黏膜病变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纤维结肠镜复查无好转。2.2治疗结果60例中痊愈45例,占75%,
不细致而造成误诊。8卵巢囊肿蒂扭转误诊为急性肠炎1例患者,女,32岁,已婚。2h前有剧烈腹痛,腹泻5次,呈稀便,无脓血。查体:患者痛苦面容,大汗,左下腹压痛,大便常规(-),肠鸣音正常,拟诊为急性腹炎。经用抗生素输液治疗2天,查大便常规(-),但阵发性腹痛不减轻,面色苍白,即出现休克状态。经妇科会诊,诊断为卵巢囊肿扭转,经手术治疗证实。误诊分析:卵巢囊肿扭转多见于妇女妊娠期、产褥期,主要症状为突
;肠炎;思密达轮状病毒是秋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全国流行,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削弱了小儿防御其他疾病的能力,甚至导致死亡[1]。笔者于2007年至2008年使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象均为2007年至2008年因腹泻住院的患儿,年龄≤2岁,急性起病,腹泻病程≤5天,大便次数≥5次/d,呈水样或蛋花汤样
原因引起的腹泻患儿住院病人中20%~7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近年来发现RV不仅能引起胃肠道病变,亦可导致肠道外器官感染,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病原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对于RV肠炎的治疗急待规范,以避免大量抗生素的滥用、延误合并症的治疗等。本文仅就RV肠炎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1饮食治疗婴儿6个月以前,通过胎盘获得母体抗体的被动免疫,对RV有强耐受性[1]。因考虑到母乳中含有特异性抗体
酶的活性;另一方面,该药可增加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增殖率,从而促进溃疡愈合。这样便起到抗酸、促愈合的双重药效。所以该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较好药物。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炎症。在此类患者的病变肠壁中常见有肥大细胞增多。该细胞受刺激后可释放大量的组胺。而导致肠壁充血、水肿、平滑肌痉挛,甚至引起肠壁小溃疡。在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可见到细小的溃疡存在。笔者试想:胃与肠道组织结构差异不大,胃十二指肠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重要意义。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住院的婴幼儿腹泻病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和大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本调查在346例婴幼儿中测得轮状病毒(RV)阳性共120例(34.7%),其中6~12月龄婴儿发病率占44.2%。在RV阳性组中检测出条件致病菌菌株12株(10.0%);在RV阴
【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合并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10月~2006年12月收住院并确诊为RV肠炎的13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4例患儿中84例合并肠外脏器损害,占62.7%,其中0~1岁婴儿54例,占64.3%,受累器官中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肝损害多见,分别为83.3%、69.0%、32.1%、17.9%、14
与T波融合。严重低钾时可出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个别重症有心室纤颤。区别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以利诊断。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四季都有发病,但5~7月分最多。多起病较缓,开始轻泻,不发热,很少吐。逐渐发展严重,呕吐和低热常与脱水同时出现。大便多呈蛋花汤样,色淡黄,有时粘液较多,偶见血丝,有腥臭味。O111、O126、O127、O128肠炎的大便中,可有白色脓液。以O111引起者最重,
本报讯(通讯员刘华记者程守勤)我国学者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药代动力学等多学科结合方法,揭示了炎症性肠炎状态下胆汁酸失调的分子机理,并发现药物干预胆汁酸合成代谢、恢复其体内代谢平衡是治疗慢性肠炎的有效路径。该项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近年来,随着我国人群生活水平的改善,慢性肠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肠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在疾病后期易诱发结肠癌的发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又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ˉryboweldisease,IBD)。1932年因Crohn首先报道该病发生于回肠末端而得名,之后发现本病不仅多见于末端回肠与邻近结肠,而且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常呈节段性分布。本病在欧美较多见,国内以往认为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属于难治性疾病。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优势,但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对某些物质、某些部位和某些通路的研究层面,未涉及到艾灸治疗该病的整体性调节特点。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一门在新陈代谢的动态进程中系统研究代谢产物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的科学。本文旨在探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来研究艾
小儿肠炎又称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儿科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小儿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以往主要靠经验选用抗生素,不仅造成经济负担加重,还可导致菌群失调,严重者导致二重感染,我们采用肠炎治疗仪佐治小儿肠炎,取得了满意疗效,无毒副作用,使用简便,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选取我科肠炎住院患儿共110例,男60例,女50例,年龄4个月~12岁不等,其中感染性腹泻83例,
2006年01月17日HeartLung.34(4):291-44健康个体和中间宿主都有可能感染巨细胞病毒(CMV)。CMV会引起脑炎、肺炎、肝炎、肠炎等,在免疫功能健全的患者中,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感染CMV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CMV肠炎则很少见。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期报道了一例以社区获得性血性腹泻起病的病例。患者为一名免疫力健全的82岁个体,腹部CT提示为全肠道的炎症表现。结合患者的年龄和腹痛的特点
局部组织学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益生菌对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给予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双歧三联活菌(商品名:培菲康)或SASP治疗,1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比较肠道组织学评分及肠黏膜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及组织学评分显示益生菌对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在不同治疗组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益
副作用、价格低廉,故推荐应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肺炎的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可降低和控制小儿肠炎的发生率。【参考文献】1唐秋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相关因素分析及微生态制剂的预防作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12(20):732-734.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3.作者单位:138000吉林松原,吉林油田总医院儿科(△传染科)作者:罗忠媛,张艳梅
肠炎是肠道炎症的泛称。根据发病的特点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肠炎,是一种肠道黏膜急性卡他性病变;慢性肠炎,是肠壁黏膜炎症病变过程极为缓慢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一种疾病,它由急性肠炎转化而来,腹泻为其主要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病因病机急性肠炎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
、对照组不良反应复发病例分别为0例、1例与15例、7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汤剂痛泻要方加味治疗伪膜性肠炎临床疗效优于甲硝唑。且具有安全、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痛泻要方;加味;伪膜性肠炎伪膜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伪膜。此病多见于应用抗生素后,故为医源性并发症,现已证实是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毒素引起,病情严重
34份,当日砧板、刀等物表涂抹物5份,饮用水样品5份等,样品参照GB/T4789-2003、WS/T.9-1996、WS/T81-1996、GB17012-1997进行检测。结果45份学生肛拭子检出肠炎沙门菌14株,占31.11%,同时在剩余食物凉拌豆芽和海带检出肠炎沙门菌。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凉拌豆芽和海带引起的肠炎型沙门菌食物中毒。【关键词】食物中毒肠炎沙门菌鉴定沙门菌属细菌种类繁多,其血清型
取大便送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者124例。入院前病程均≤3天,既往无肝脏疾病。男67例,女57例。年龄5个月~2岁8个月(5个月~1岁33例,1~2岁82例,2~3岁9例)。单纯肠炎41例,肠炎合并脱水、酸中毒83例。临床表现有发热者82例,不发热者42例。1.2方法(1)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取静脉血,采用日本日立7170A型的自动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试剂为中生北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概述】克隆(Crohn)病,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克隆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诊断】腹泻、腹痛(尤其是慢性)及腹块应考虑克隆病可能,如
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两组均于清晨空腹抽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5项指标。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心肌酶谱异常,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检测,及时发现对心肌的损害并早期予以营养心肌治疗是必要的。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
疗效标准参照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讨论会制定的疗效标准评定[1]: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症状及镜检均正常,便次少于每日2次,结肠镜检查所见肠黏膜病变消失,血管纹理清晰,色泽正常;肠黏膜无炎细胞浸润,腺体无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示黏膜病变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变化或加重。3.2治疗结果治疗组98例临床治愈64例,占65.6%;好转30例,占
【摘要】目的研究轮状病毒肠炎的肠道外损害。方法对22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的同时,丙氨酸转氨酶增高18例(7.96%),心肌酶谱异常54例(23.9%),66例合并鼻塞、流涕、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2例,支气管炎11例,肺炎3例。结论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以在肠管外消化器官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发病,这说明轮状病毒存
病毒性肠炎无特效疗法,治疗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不需应用抗生素。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急性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仅用支持疗法即可痊愈;有人认为,应用抗生素对病程无明显影响,且易产生耐药菌株,延长带菌状态,但对新生儿、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的衰弱儿和重症者仍宜使用抗生素。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治疗。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可选择应用,有条件者可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之。 (1)大肠杆菌肠炎:多用
中西医结合通过中药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的作用治疗结肠炎,临床观察有其先进性、科学性。中药健脾和胃,渗湿通便之参苓白术散有较强的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能力,用于治疗结肠炎疗效显著。10剂为一疗程,一疗程可见效,3个疗程可治愈。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分别应用西药、中药、中西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结肠炎60例。现将治疗患者的溃疡愈合、息肉电灼切除、结肠黏膜炎症的减轻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麻杏石甘汤为我国传统古方之一,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临床应用的有效方剂。因其组方精当,疗效显著,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麻杏石甘汤由麻黄6g、杏仁50g、石膏18g、甘草9g组成。本方依邪热在肺之理,导清气宣肺之法,重用石膏为君药,以其辛甘大寒专清气分实热,臣以麻黄清宣入肺,领石膏清热之力飞腾上焦,清宣肺热以平喘逆,杏仁苦降,宣肺下气定喘,甘草调和诸药,配杏仁以止嗽,其为佐药,合之有清热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与中医“痢疾”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33例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医“痢疾”分型并运用中药内服1个月。结果本组33例患者有27例治愈(818%),6例好转(182%)。结论放射性肠炎与中医“痢疾”的主要症状一致,按中医分两型分别用中药内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关键词】放射性肠炎;痢疾;中医中药;治疗效果 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经
鼓音,肠鸣音活跃。查血常规WBC11.4×109/L,N0.82,L0.18。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轻度充血。可见回肠腔内节段性呈紫蓝色,考虑为肠腔内出血;回肠系膜可见略肿大淋巴结,术中诊断为节段性出血性小肠炎。遂用普鲁卡因封闭肠系膜后关腹。术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腹痛渐减轻,体温3天后恢复正常,1周后痊愈出院。例2,患者,男,51岁,主因发热2天、腹痛15h入院。患者于入院
【概述】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colitis,PMC)又称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手术后肠炎、抗生素肠炎、抗生素诱发的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等。PMC常发生于大手术后及一引起危重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口服洁霉素后,促使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异常繁殖,产生霉素而引起肠道粘膜急性休克性炎症,在坏死的粘膜上形成假膜。【治疗措施】㈠早期诊断
结肠炎是结肠的炎症性病变,临床上有既往史或持续、反复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关节、眼、口腔、肝、脾等肠道外表现。笔者应用中医药理论及方法,采用三联疗法,即口服中药、中药灌肠加中药外敷综合治疗,临床观察病例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临床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的病人共45例,女15例,男30例。年龄17~45岁,平均31岁。病程为6个月至数年。临床表
病毒性如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真菌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性腹泻,一律称为小儿肠炎。对病原明确者要加以说明,如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肠炎称为轮状病毒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称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腹泻病因分类 1肠道内感染: (1)病毒性: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诺沃克病毒等。 (2)细菌性:产毒素性细菌:产毒素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
【关键词】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cutehemorrhagicnecrotizingenteritis)是以小肠的广泛出血、坏死为特征的肠道急性蜂窝组织炎,为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暴发性疾病,但对于散发的病例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也很容易造成误诊。我院收治的2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均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例1术中见回肠腔内节段性呈紫蓝色,考虑为肠腔内出血,回肠系膜可见略肿大淋巴结,术中诊断
【关键词】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肠穿孔抢救 1病历摘要 患儿,生后11天,因“纳差1天于2009年5月23日入院。系孕41周剖宫产,母孕期体健,出生体重4100g,评分不详。出生时羊水污染。查体:T36.5℃,P120次/min,R30次/min,质量4000g,神清,气平,反应欠佳,肤黄(+++),囟平,面色黄。颈软,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隆,软,无胃肠
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头孢曲松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多种细菌对其敏感,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活性。连蒲双清片主要由黄连、蒲公英制成,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通便燥湿。其抗菌原理是使细菌表面的菌毛数量减少,使细菌不能附着在人体细胞上引起感染,因而具有抗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