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bǎi bù tāng
百部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八首。
百部、百合、桑白皮、柴胡、枳壳(麸炒)、木通各一两,赤芍药、郁李仁(去皮,炒)各三分,炙甘草半两,赤茯苓二两[1]。
上药为粗末[1]。
百部1两,款冬花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
上药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百部汤主治伤寒咳嗽痰涕多,不思食味。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大枣3个(掰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百部、款冬花、紫菀(去苗土)、贝母(去心)、知母(焙)、白薇、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等分。
上药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方之百部汤主治产后咳嗽,痰壅烦闷。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地骨皮、麦冬、天冬、知母、玄参、瓜萎仁、百部根、百合、地茄根。
《麻科活人》卷四方之百部汤主治肺痈。
水煎服。
《麻科活人》卷四
《女科指掌》卷五方之百部汤主治产后咳嗽。
水煎服。
《女科指掌》卷五
百部半两,生姜半斤,细辛3两,贝母3两,甘草2两(炙),杏仁4两(去皮尖双仁者),紫菀3两,桂心2两,白术2两,麻黄6两(去节),五倍子2两。
上药切。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方之百部汤主治咳,昼夜不得眠,两眼突出。
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分3服。
白薇、紫菀、百部、玄参、麦冬、甘草、五味子、大力子、白芥子。
《慈幼新书》卷二方之百部汤主治喉癣。
水煎服。
虫,或疼或痒,干燥枯涸,甚至面红耳热而不可忍,百部汤治之,苡仁汤调之。牛蒡子汤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
黄脓者。乃成肺痈之候。以桑连散治之。如不愈。以百部汤治之。倘不全愈。以花蕊石丸治之。并以白芨为末。...
去滓食后温服。治肺脏实热,喘嗽鼻塞,口干咽痛,百部汤方百部款冬花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甘草(炙锉各一...
如膏,即将药和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乌梅汤下,不拘时服。治产后咳嗽痰壅。半夏汤方半夏(半两...
七分。去滓。温服。早晚临卧并三两服。汗出即瘥。百部汤治伤寒后咳嗽。痰涕多。不思食味。百部(一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