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PRL是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199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其对乳腺与泌乳的作用主要为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主要由于雌激素刺激,孕激素、生长素等也起协同作用。妊娠期,PRL、人绒毛膜生长素、孕激素、雌激素使乳腺组织进一步发育,由于血液中雌激素、孕激素浓度过高,与PRL竞争乳腺细胞受体,PRL失去效力。分娩后,血中孕激素、雌激素浓度降低,PRL发挥启动和维持泌乳作用。胎儿垂体能分泌、贮存与释放PRL。到分娩前几周,其在血中浓度达高峰。羊水中其浓度也比母体血清高5~10倍。在应激反应中,PRL在血中浓度也有所提高,有人认为它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一样,为应激反应中腺垂体分泌的三大激素之一。近来认为其对人卵巢也有作用,表现在刺激卵泡黄体受体生成,对卵巢激素的生物合成起允许作用。PRL的分泌受下丘脑的PRL释放因子及PRL释放抑制因子的双重控制。在生理情况下,PRL释放抑制因子起作用。吸吮乳头的动作,引起神经冲动经脊髓传入下丘脑,使PRL释放因子神经元兴奋,引起PRL分泌。
PRL是一种多肽激素,由腺垂体酸性细胞分泌产生,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及乳汁形成,有抑制促性激素的作用。PRL生理状态下呈脉冲波动,且有昼夜节律的变化。高峰在入睡后1~1.5h出现,次日清晨下降。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测定PRL水平对了解下丘脑及垂体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PRL
激素类测定 > 垂体激素测定
催乳素放射免疫测定是标准品(或待测样品)中催乳素和125I-催乳素竞争催乳素特异抗体的结合点。经一定时间温育后,采用双抗体-PEG法分离反应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及游离抗原,测定复合物沉淀的放射性。根据已知催乳素含量即可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催乳素含量。
(1)催乳素抗血清:1瓶(蓝色),冻干品,使用前加入水10ml复原,轻轻混匀后置2~8℃冰箱内可保存30天。
(2)125I-催乳素:1瓶(黄色),经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冻干品。使用前用水10ml复原,轻轻混匀。复原后置2~8℃冰箱内可保存30天(或试剂瓶上注明失效期)。
(3)催乳素标准品:7瓶(分别用A-G标记),系采用人血清配制的冻干品,使用前用水复原。A瓶(零标准)加6.0ml、B-G瓶加3ml,放置30min并轻轻混匀,使其充分溶解,在-20℃冰冻可保存30天,但应避免反复冻融。复原后其含量分别为0、5、10、20、50、100、200μg/L(用WHO放免测定催乳素的参考1st IRP 75/504对照标定);与常用第二参考标准(2nd IS 83/562)对照含量为0、115、230、460、1150、2300、4600mIU/L。
(4)分离剂:1瓶(110ml)含单克隆抗γ球蛋白抗体(第二抗体)及稀释PEG,可直接用于实验,启封后在2~8℃可保存30天,使用前必须充分混匀。
严格按加样程序操作(表1):
男性:<0.91nmol/L。
女性:卵泡期:<1.05nmol/L。
黄体期:0.23~1.82nmol/L。
妊娠头3个月:<3.64nmol/L。
妊娠中3个月:<7.28nmol/L。
妊娠末3个月:<18.2nmol/L。
绝经期:<0.91nmol/L。
降低:见于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单一性PRL分泌缺乏症、卵巢切除术后、肾癌、未分化的支气管癌等。
升高:见于下丘脑病变、垂体肿瘤、垂体柄肿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支气管癌、胃癌、肾功能衰竭、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肌损害、精神病、外源性PRL分泌增多症、妊娠期及哺乳期、闭经期泌乳综合征等。
摄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释放激素和口服避孕药可使PRL水平升高;接受左旋多巴等治疗,可使PRL水平降低。
绝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胃癌、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